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九江职业大学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4日   03 版)

    九江职业大学校门

    名人文化墙

    学生公寓

    成立于1985年的九江职业大学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与百年名校九江师范学校和庐山旅游中专合并,组建新的九江职业大学,开始新的发展之路。

    如今,这所大学已成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国家级“幼儿教师培训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全国双新人才计划培训基地、江西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还先后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全国模范教工之家、江西省高校就业评估、后勤服务和公寓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设有11个教学院部,在校生13000余人。

    近年来,九江职业大学坚持“以德立人”的育人理念,切实履行一所大学的社会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创造了“融合、发展、跨越”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在2012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通过了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验收,学校在综合性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走上了强校之路——

    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创新理念谋发展

    九江职业大学始终坚持“三个主动适应”(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办学发展方向,按照“重品行、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五个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品行教育相结合,与国际形势教育相结合,与党情、国情、省情、市情、校情相结合,与实践课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教育方法,认真落实“四个一”(关心关爱学生从每一餐饭、每一瓶水、每一节课着手,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人本举措,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搭建了一个“美丽、和谐、快乐、发展”的学生成长平台,把“立志、精业、诚信、感恩、健康”作为大学生的成长目标。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坚持走“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九江、服务江西、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教育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发挥了良好作用,办学实践和探索卓有成效。

    九江职业大学大力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战略,在具有办学区位优势、传统优势和综合性优势的基础上,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专业设置思路,支持机电、师范、学前、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传统优势专业,拓展设立建筑、农林、会计、护理等专业,淘汰过时的部分专业,同时拥有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并建立了师范教育、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国际贸易实务、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信息工程技术等为引领的专业群,夯实了学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以组织举办“全国学前教育高峰论坛”为标志,在专业的建设发展上,紧跟国内外前沿趋势,不断创新学前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很好的彰显了学校三十多年学前教育的办学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深度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脊梁,一所对学生负责任的大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为此,九江职业大学加强人才建设,实施“五大工程”,即名师工程、双师工程、骨干工程、青蓝工程和硕士工程等,每年安排近百万元经费用于师资培训、锻炼提升等,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目前,学校已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省级高校名师4名、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1名,校级专业带头人32名、校级骨干教师54名。

    同时,学校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课程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着重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课程与技能结合、课程与岗位结合)、双证并举(毕业证与职业技能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参加获取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如普通话合格证、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导游证、会计证、市场营销证、电子电工技能证),通过率位于江西省前列。 

    近年来,学校投资70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以特色专业为抓手,实现了所有专业都有实践教学场所的目标。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2个(包括国家级建筑工程实验室、省内一流的电子电工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包括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中心1个,国家双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职业鉴定站1个,职业资质培训考试点3个),覆盖了所有的专业。

    学校还与九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城等校外100多家大中型企业(行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国内知名大学以及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院校开展了联合办学,开拓了办学领域。

    九江职业大学以人才培养评估和示范性院校创建为动力,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由一堂好课向一门好课转变,由知识加技能向教学做一体化转变,培养社会实用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推进“学生本位”课堂教学改革,以督促教、以督促学、以督促管,督导结合,重在引导。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由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信息反馈等多个要素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坚持教学评价的“四个结合”,即“定量与定性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全面和重点结合、标准与创新结合”,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按照“实现一个目标,构建两个体系,促进三个转变”的教学改革思路,学校以“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为核心,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意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技能考核在学生考试中的比重。

    坚持“以德立人”,培养“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人才

    九江职业大学坚持“以德立人”,希望学生“德技双馨”,很注重品行教育。思政课堂也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新思考,从单一的课堂教学逐步转向多元、多途径的开放式教学。同时,学校领导也以不同的方式走进学生的思政课堂,直接进行学生品行教育的指导与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学生公寓作为思想工作的阵地,使学校的思政工作做到了全面覆盖学生的所有生活环境,实现全方位育人。

    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途径。九江职业大学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们开展富有情趣、贴近学生的社团、文化活动,有的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如学生社团组织的“向东爱心家教协会”、“主持人风采大赛”、“晨燕文学社”、“祥鹤记者团”、广播站、班刊“新语丝”,学校田径运动会及各种球类竞赛,学生业余党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校学术交流平台“濂溪讲堂”、学生毕业晚会、全校唱响红歌大合唱比赛、学生辩论赛、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学生礼仪队、学校艺术团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参加大学生各类大赛屡获大奖,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学校皆获得一等奖。

    为使学生们能更好地就业,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把握良好的就业心态,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调整他们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倡导“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循序渐进的就业创业观,实事求是地按照能力和需要就业。

    学校将每一个毕业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开辟毕业生网络活动阵地,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诉求,并在他们毕业之后继续跟踪服务。学校就业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2009年和2012年获得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工作优秀单位称号。近5年来,学生的就业率和学前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均达较高水平,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很高。

    (傅义赣)

    AD

分享到:
“独一代”父母如何教育“独二代”孩子
广西东兴一男子闯入计生局行凶致2死4伤
河南新野回应“毁公园建豪华酒店”
九江职业大学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