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是大义还是利益 “反续签说”动了谁的奶酪

本报记者 王超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5日   09 版)

    “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开放过度?”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源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的“反续签说”,这一激昂的宣言毫无意外地引起了在华跨国企业的反感。回忆几年前的“何龙之争”,坚持开放和国际化的中国WTO谈判主帅龙永图的败走,不由得让人好奇此次赵航的处境。

    赵航的原话是如此表述的:“要实现汽车强国战略,合资30年了是否还要续签,值得商榷。当初日本韩国也是走引进技术的路线,日本到了30年马上不再续签,坚定自主,韩国更过分,合约进行了一半就撕毁单干。我们这儿合资一到期马上续签30年,还给批建三四五六甚至七八工厂,等于给列强开绿灯,怎么干啊!”

    虽然有理有据且激情迸发,但与2005年的“何龙之争”相比,赵航此次发声,是处在跨国企业完成新一轮本土化、合资自主品牌遍地开花的背景下的。他没有老前辈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那么幸运,不只遭到了跨国车企的围追堵截,也被一些业内人士抨击为“不识时务”。

    在近期举办的2013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讲述了“十个馒头的故事”,表达了对“反续签说”的反感。他表示:“我们还没有吃到第九个馒头,刚吃到第三、第四个馒头。我认为,我们连提这个问题的资格或者时间都没有,等到吃完第九个馒头时可以考虑,现在提这个问题有点太早。”

    张绥新认为,要讨论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做大做强,首先要定义什么叫中国的汽车工业,中国的汽车工业包不包含这些合资企业。其次,所谓做大做强,就是我们和其他的国家相比有没有竞争力,能否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取胜。

    “如果把合资企业排除掉,中国汽车产量的60%、70%就没了。”张绥新表示,在1983年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之前,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轿车工业。经过这30年的努力,主要依靠改革开放引进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从零开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制造国。

    在张绥新看来,汽车工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从经营范围来说,德国的汽车产量有70%~80%是出口。“我们注册在德国,但你说我们是一个德国企业,这个很难说。至少我们现在产销量的三分之一是在中国,已经远远超过德国,甚至超过整个欧洲。如果再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一个中国企业。如果说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是我们的出发点,唯一该走的路就是更加深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更有效、更优化地利用全球的资源。”

    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似乎更为理性。他回避了对“反续签说”这一焦点发表看法,而是从合资企业战略转型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合资是国际合作的一种形态,衡量合资企业的价值,就看它能否做到几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首先,合资企业要从以整车制造为主,向覆盖全产业链为主转变,合资企业的中方要从被动应对和垂直分工,向主动出击和水平分工转变。“过去的合资,外资处于高端,我们处于低端,他们出技术来源和产品,我们负责销售和生产,但现在我们的话语权已经大大增加了。”

    付于武认为,以前我们只是立足于国内市场,以“请进来”为主,现在则要基于全球视野,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以资本纽带为主的合作方式,选择联合开发、战略联盟等新合作方式。

    他说:“如果在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看,我们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特别是轿车,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合资。而现在,我们不光有制造技术,也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开始理解技术,合资对于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成长是具有历史作用的。”

    在付于武看来,不能把上世纪80年代开放合资的情况说成“你不自主”。“当时桑塔纳生产时要求我们配套,我们是无零件可配。即使是我们完全自主的企业,国际合作也是支撑它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如今发展最好的自主车企长城,它自制的零部件只占19%,81%来自国际、国内最好的零部件供应商。这就是资源优化,表面看没有合作,背后看是广泛、全面、深度的国际合作。离开国际合作,我们的企业没有路可走。”

    付于武的话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现实,没有对外合作,在整体制造能力落后的背景下完全依靠自主,是无法跟上国际化的大趋势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研发和制造能力并非中国车企可比。尽管在IT、家电等领域,我们已可以实现全球代工,但汽车产业是建立在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各种现代基础工业基础之上的,其复杂程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

    在跨国企业纷纷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出让平台或技术帮助中方伙伴搞自主的时候,抛出“反续签说”的赵航似乎有些寡不敌众。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对外资马首是瞻,对合资项目和强势企业的异地建厂大开绿灯,为了GDP一哄而上。更可怕的是,政府对外资的谄媚造成自主车企生存堪忧,因为前者给予的是“超国民待遇”。

    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的话引人深思,他说:“我们的文化里,以前是对外人亲切,对朋友仇视,对亲人残忍,现在一定要扭转过来。某跨国品牌在中国要建第8个、第9个合资工厂,整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中国人怎么回事,帮工还有帮上瘾的,这个是我们要反思的。”

    从自主产业的发展来看,“反续签说”并不是一个超前的说法。只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将矛头指向跨国车企,即使他们在此刻充当了陪审团的角色,也是因为与他们合作的中国车企,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让出了。

    对于那些仍坚持自力更生的中国车企来说,他们渴望的并不是外资的离场或合资模式的分裂,而仅仅是希望求得一个公平,那就是在给予外资或合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同时,能给自己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在当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合资为上”思潮流行、“唯GDP论”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想得到尊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大义还是利益?不管“反续签说”动了谁的奶酪,其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的确应该引起业内的深思。

分享到:
是大义还是利益 “反续签说”动了谁的奶酪
东本十年的启示:哀兵必胜
从古琴到昆曲 皇冠想借谁的力
格锐要做现代“杀手锏”?
全新爱丽舍:600万公里见证可靠品质新标准
驾由新生 值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