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8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考出去的多回来的少 人才缺乏制约地方发展

甘肃团组织引领“学子返乡”

本报记者 张鹏 狄多华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8日   01 版)

    日前在兰州举行的金城大专辩论赛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还是城市创业更易实现人生理想?”成为正反双方激辩的焦点。

    场内的这场口舌之战比拼的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场外,这道辩题却是摆在不少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鲜为人知的是,这道辩题出自团甘肃省委书记陶军锋,而这道富有时代感的辩题背后,是制约一个欠发达省份图强求变的人才困局现实。

    基层履历丰富的陶军锋对此感受深刻。据这位团省委书记的观察,在很多甘肃人的就业观念里,依然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而广大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日趋活跃的民营经济,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却人才难觅。此外,虽然近年来西部基层的硬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没有足够的医疗人才到基层去,同时基层教师断档现象严重。

    对甘肃省来说,基层缺少优秀人才是个不争的事实。本报记者近日赴“甘肃高考状元县”会宁调研,发现这个教育大县同样面临着人力资源紧缺的困局。

    “考出去的多,回来的少。最好的毕业生都往外地走,到本县就业的很少。”会宁县人社局的李定禄说。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的会宁籍高校毕业生回到生源地的仅有2200多人。而会宁每年都有超过2000名学生考入大学。

    “对会宁县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筑巢引凤谈何容易,即便是基层政府在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优秀高校毕业生也难以回到家乡。”李定禄说。

    不只会宁,本报记者赴甘肃各地采访时,常听到的就是“缺人才”。

    地处甘肃省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曾打算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一位80后年轻处级干部,遍查档案,竟没有找出一个80后本科生后备干部。而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中级人民法院,本科毕业生不超过5个人。

    正是基于对人才困局的认识,今年5月,团甘肃省委展开“学子返乡”乡情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留在家乡、建设甘肃,吸引外省大学生来甘创业,并号召全省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发愤成才、建功立业,激励学子返乡就业创业。

    对于团省委开展的“学子返乡”乡情教育活动,甘肃省委省政府是支持的。今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3341”项目工程——即打造包括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在内的三大战略平台。深入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这项计划的实现同样需要大量优秀的学子返乡助力。

    陶军锋透露说,目前团甘肃省委正在组织大规模调研,他给调研组下达的任务包括摸清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去的制度政策,静下心来倾听年轻人的心里话,摸准企业、农村的需求脉搏等等,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要创造机会让甘肃籍和非甘肃籍的年轻人到甘肃来就业、创业,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出台切实的政策,打消年轻人到基层去的顾虑。”陶军锋说。

    与此同时,引导“学子返乡”发展的人才思路也正成为甘肃不少企业的共识。

    26岁的李红平重返家乡的理由再简单不过——“我比较恋家。”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回到家乡的原因是因为甘肃陇原中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耀祥。

    2009年,李红平上大学的时候,偶然的一个机会,他看到了央视《焦点访谈》对陈耀祥创业事迹的报道。这个视频他看了不下10遍,每看一遍都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很激动,苦甲天下的家乡也有变好的一天。”李红平说。这位先后在苏州、东莞工作过的大学毕业生,如今每天在给羊喂草、打针,“但从头来过,感觉很踏实”。

    像李红平一样,不少陇西籍以及周边县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或者在外工作几年之后纷纷选择加盟陇原中天。他们之所以选择这家民营企业,理由很充分,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报效家乡。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王馨萱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陇原中天,60%的公司员工是80后大学生,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22%,90%以上的员工来自甘肃。

    “没有想到取得这样的成绩,没想到学到这么多东西,没有想到民企能提供这么好的发展平台。”3年前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王馨萱,一连用3个“没有想到”形容自己的成长历程。

    对于西部民营企业吸引人才的话题,董事长陈耀祥深有感触:“凡是养殖、种植的地方,没有繁花似锦的地方,都是贫瘠得不得了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做通人的工作,让人才留住,让大家驻扎下去的理由就越显得勉强。”这位民营企业家也曾试图尝试“让人才来自全国各地”,但这个方案宣告失败。现在,陈耀祥的想法很明确——要动员热爱家乡的西北籍大学生回到西部。他以公司的名义在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师专、甘肃中医学院设立“中天奖学金”,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大学生到企业来工作。

    在陈耀祥看来,西部民营企业要留得住年轻人,就要保持求贤若渴之心,重塑大学毕业生的“三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分享到:
一名海归硕士的“士兵突击”
甘肃团组织引领“学子返乡”
甘肃东南部三市州灾情严重
为地震灾区儿童免费体检
“和平使命-二○一三”中俄联合反恐军演举行
食品如何变“药品”
河北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可获补贴
准大学生当搬运工挣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