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重庆,热浪袭人。住在重庆开县大进镇年华村西南角的陈益松家却打破了酷暑带来的沉闷。原来,他的二儿子陈厚双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村里人都在分享和传递着陈家的喜悦。
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陈厚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忧心忡忡地望着眼前的这个家:母亲重病,花掉家里13万余元,最终还是离开人世;父亲患肝病,需长期服药,不能干重活;哥哥陈厚兵在重庆大学读研。全家仅靠几亩薄田来维持生计。陈厚双担心的是,上大学的学费和路费还没有着落,怎么办?
一边是他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大学,一边是因贫困而不堪重负的家庭,摆在他面前的两条路让他很纠结。最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靠做家教来积攒路费和学费。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7月28日,家里来了3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籍的同学。他们带来了上海交大精心为陈厚双准备的爱心车费和助学大礼包。
媒体“发现”乐观坚强好青年
这个千里接力圆梦的故事,还得从一则网上的新闻说起。
7月24日,《重庆晨报》刊登了一则《男生被上海交大录取 为筹路费暑期兼两份家教活》的新闻。新闻当中的主人公就是陈厚双。陈厚双是开县中学的学生,今年以高分被上海交大录取。新闻讲述了陈厚双在家庭贫困的境况下,照顾奶奶和生病的爸爸,乐观坚强,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交大,并做多份家教赚取路费的感人故事。
新闻一经刊发,各媒体纷纷转载。上海交大关注到这则新闻,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学校学生事务中心的帮困工作老师陈恩桃跟陈厚双取得联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告知他学校的帮困助学政策和大学学习生活情况,介绍了学校的“助飞计划”。
不能让任何一个贫困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为了帮陈厚双圆梦交大,上海交大启动了“新生助飞计划”,在沪渝两地发起了千里助学圆梦行动,为他送去爱心礼包和贴心关怀,鼓励他直面逆境,乐观生活,自强自立,充满信心开启大学生活。
于是,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新生助飞计划”令陈厚双圆梦
7月27日,学校夏季学期一结束,上海交大学生事务中心即派出3名参与“新生助飞计划”的重庆籍同学连夜赶往陈厚双同学所在的开县大进镇年华村。开县大进镇距县城较远,交通较为不便。7月28日,3名同学辗转找到陈厚双的家。
作为学长,3位同学向陈厚双传授了大学自强自立生活的经验,并为他送去一个爱心大礼包。里面有300元爱心车费,学校爱心屋提供的大学教材、自行车及其他学生生活用品的抵用券。爱心大礼包里,上海交大还为陈厚双准备了一系列的资助举措。学校把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申请表、勤工助学岗位报名表等送到陈厚双的手中,让他了解学校相关政策,为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考虑到陈厚双特殊的家庭情况,上海交大为他准备了1万元助学金,等他一入校,完成报到手续后即下发,消除了最让陈厚双头痛的学费之忧。
“及时雨落在我们家里。”陈厚双捧着大礼包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
陈厚双说,他目前承接了4份家教工作。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帮爸爸做好饭后就出门做家教,回来就到田里帮着父亲做农活。
干完农活,陈厚双喜欢坐在家里院坝阶梯上的一张木书桌旁,开始看大学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他告诉记者,在重庆大学读研二的哥哥一直是自己的榜样,他也想读研,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做好准备。陈厚双表示:“不仅要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努力造福社会和更多的人。”
七百志愿者走访千名新生
在上海交大,每年像陈厚双这样的贫困新生并不在少数。学校每年面向全国招收约4000名本科生中,贫困生占到20%,约800人。为了帮助贫困新生顺利入学,上海交大启动“新生助飞计划”。
今年“新生助飞计划”组成了近700人的志愿者,由29位院系、部处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将走访各地1000余名上海交大新生,其中包括300余名家庭困难新生。为了做好这项工作,7月22日,学校从工作内容、走访礼仪、帮困助学体系等方面对志愿者进行专题培训。
“新生助飞计划”于7月27日正式启动,预计8月中旬结束。主要采用“老乡走访老乡”的形式,以小组走访为主展开,每个省份根据本省份组员人数制定分组情况和走访计划。在走访过程中,将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送去爱心车费和爱心助学大礼包,宣传国家及学校帮困助学政策,为他们预先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爱心屋的爱心教材、自行车、服装等;同时,向新生介绍学校及专业等各方面的情况,便于新生提前了解学校环境,做好暑期安排。通过老生新生之间互相交流,志愿者了解新生的想法,为学校建立新同学家庭情况档案和针对性的帮困举措提供基础信息。
上海交大表示,对贫困新生而言,物质上的贫困是暂时的,心灵的坚强和精神的富足才是永恒的。学校希望贫困家庭的学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志存高远,用知识改变命运,同时心怀感恩,向社会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