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定西震中日记

本报记者 张鹏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8月05日   04 版)

    志愿者陪灾区儿童做游戏。本报记者 张鹏摄

    小熊成了陪伴灾区孩子入眠的心灵寄托。本报记者 张鹏摄

    7月22日  晴

    这原本是一个平常的早晨。在甘南草原瑟瑟的冷风中,我爬出滴着露水的帐篷。就在此时,一阵摇晃袭来。

    7点45分,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8点40分,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了这一震级。

    这是我在甘肃驻站的第四个年头,四年赶上四场灾难: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岷县“5·10”洪水,加上这次岷漳地震。每一次挺进灾区的过程都是曲折的。这次也不例外,换了5种交通工具才得以抵达震中永光村。

    包的出租车到达梅川镇后便走不动了。我把背包扔进了一辆来自渭源的救护车,没走多远,就在文斗乡卫生院停下了。我再背上几十公斤的背包,挥手拦了几辆车,都是满员的,没有停。一位开桑塔那的警官让我上了他的车,走了不到几千米,前方的路断了,车只能走走停停。下车,徒步上山。

    在半山腰上,遇到一个当地小伙儿。他骑着摩托车又载了我一段。他说,我已经是他拉的第二个记者了。

    到车路村的时候,路彻底断了,我在直升机的轰鸣中,徒步到永光村。

    7月23日  晴

    很难得,很奢侈,这天早晨还在县城吃了一碗牛肉面。

    对于此次岷漳地震来说,理论上的黄金救援72小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震中的建筑多为土坯房,房屋震毁后,废墟下的人不久便窒息而亡。

    在山梁的灾民集中安置点,几个半大孩子追着我的镜头跑,冲着镜头笑啊,跑啊,跑啊,笑啊。孩子们灿烂的、天真的笑容深深刺痛了我——是啊,他们原本应该有一个快乐的暑假,一切都因为这场地震戛然而止。这场可恶的地震,让多少孩子成了孤儿,又有多少孩子由于父母受伤入院无人照看,像田野的荒草一样生长。

    走下山梁,在呼呼的山风中,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闪过。办一所帐篷学校,为这些流离失所的孩子建一个庇护之所。

    兰州城市学院团委书记石虹来电告知,学院正好有一支暑期支教小分队也在岷县。而快乐学校(关爱西部留守儿童公益行动)的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培训的,在兰州经过系统、扎实的培训,他们为这个暑假的支教已经准备了很久。

    两下合兵一处,这给了我信心。

    震后第一所团省委帐篷学校即将开课。

    7月25日  雨转阴

    真正的困难在震后第四天才刚刚开始。平时根本感不到的短缺,在灾区随处可见。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震后灾区多雨,大雨磅礴过后,山路泥泞,道路不通,物资上不了山。

    我紧急将快乐学校甘南队的12名志愿者调往灾区。24日,姚妍多和康睿两位甘肃校媒主席带领队伍赶到了岷县。但队伍被大雨所困,在梅川镇休整了一夜。今天这些志愿者将徒步上山。

    昨晚由于大雨造成山体滑坡威胁,地方政府紧急将永星村6社的灾民安置在了扎扎学校安置点。50多位妇孺老幼挤在一间教室里坐了一夜。于是,我们把大教室让了出来。张校长又给了我们一间小的老师宿舍。

    今天,共青团兰州市委副书记赵海峰押运30万元物资抵达灾区。物资车上,有急需的棉被和床。老乡们用三轮车把物资一车车转运上山。其间,颇多周折,这些物资堪称“雪中送炭”。志愿者们有床睡、有被子盖,基本的食宿条件解决了。

    今天,我还记住了一张面孔。他叫范健康,74岁的老母亲死于地震。这一天,他没有忘记去给母亲烧头七。

    7月26日  雨

    震后第五天,在一梁之隔的岷县禾驮乡拉路村,第三所帐篷学校开课。当我和志愿者抬着搭帐篷的钢管、帐篷布踩着泥泞艰难爬山的时候,第一次真正体悟了成语“筚路蓝缕”的意思。

    今天还发生了一件很感动我的事。以前南方日报的同事张由琼背着一书包童鞋上了山。原来,昨天张由琼到帐篷学校来采访,他拍到了一组照片。一个小女孩震后没有鞋穿,穿着奶奶的大布鞋,布鞋已经很旧了,几乎看不到原先的颜色。张由琼把这组图片发到了网络上,感动了众多网友。

    张由琼拍到的这个小姑娘叫张茹茹,今年6岁。她还有一个弟弟,叫张豪杰,仅两岁。他们的母亲重伤住了院。

    7月28日  晴转阵雨

    上午10时,汽车停行鸣笛、市区和各县城拉响防空警报,人们驻足哀悼此次地震的95名遇难者。岷县是受灾最重的地区,灾难几乎将岷县梅川镇永星村、永光村、马家沟村等多个村落摧毁。

    今天,天气转晴了。炊烟在蓝色的帐篷间腾空升起。震中在一步步恢复生机和活力。

    这一点从灾区的声音里便可听得出来,灾区的声音变得多样起来。永星村村会计包普安的声音通过大喇叭扩放到很远。他频繁地喊村民们来领物资,或是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开三轮车下山拉物资。

    包会计的喇叭里还传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身处震中,很像台风的漩涡中心,平静而又与世隔绝。听到电台的声音,恍若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前两天下山买的红纸终于派上了用场。今天,我把志愿者组织起来刷标语。标语是前一天晚上集大家智慧想的。一张闲置的乒乓球案成了临时的书案,曾担任过教育局长的督学魏应安和县委办公室石鹏刚主任挥毫泼墨,一幅幅读来令人振奋的标语瞬间挥就。

    “岷县不哭,岷县挺住!”、“帐篷学校,点亮希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条条红色的标语鼓舞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没有什么比得到灾区人民的认可更令人感到高兴的了。几天过去,志愿者已经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每天,都有老乡把烧好的开水给我们送来。我也让志愿者们在上课之余,组织学生一起在灾区捡垃圾,替老乡家抬水背面,清理废墟,搬运物资。

    8月1日  晴转阵雨

    今天,一位岷县当地的女志愿者跟我讲了一件事:有爱心人士到了他们点儿的帐篷学校,分发物资的时候,大人小孩儿全来了,伸手抢着要,秩序根本没法维持。后来,爱心人士伤心离去,志愿者们也索性不管了,众人哄抢了剩余的物资。

    面对衣食无着的灾民,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想起前几日和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周健先生的谈话。他是来灾区给地震遇难家庭发放困难补助的。这位常年奔波在公益一线的人士告诉我:令他很不解的是,川甘地震两重天,雅安和岷漳地震相隔才数月,但外界的关注度和社会的同情度大相径庭。

    谈话间,他还批评了一些人“等、靠、要”的懒惰思想。

    令人欣慰的是,帐篷学校成了震区“爱心大本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爱心人士看到新闻媒体的报道后,拉物资上山,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具、书本。解放军医院和甘肃省心理咨询学会的心理专家也来到课堂,给灾后的孩子们上了几堂专业的心理疏导课。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看到报道后,和志愿者取得联系,将7名地震孤儿带到了北京。辽宁郭明义也和我们取得联系,拨了一笔经费,资助孩子和困难家庭。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军医还给灾区孩子们免费进行了一次体检。

    看到岷县理发志愿者谈卯成上山给灾民们义务理发,几名女志愿者给孩子们洗了一下午的头……

    8月2日  晴转小雨

    我们来到康睿负责的帐篷学校,一共听了三堂课。一堂语文,一堂绘画,另一堂是康睿的英语课。上语文课的女志愿者明显有点紧张,她今天讲的题目是《理想》,显然还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尽管不苟言笑,缺点亲和力,但她还是通过领诵、小组比赛等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

    康睿的英语课让我眼前一亮。她以“逛三园”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她今天讲的是有关水果和动物的单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也很有范儿,有板有眼。

    今天听课最大的收获是我将这个点的帐篷学校分了班,由于学生年龄大小不一,课堂秩序很难管理。志愿者们很快把旁边一处闲置的帐篷打扫了出来。就在这间新的教室里,开了分享会。有一位志愿者谈到我们在灾区支教的意义时说:“到灾区来,就是拿我们会的东西,陪孩子一起玩。”

    8月3日  晴 

    离别要比我想象的来得早。

    我若无其事地开始了在灾区的最后一天。对剩余物资进行了清点,和往常的每一天一样,到永星村和拉路村的帐篷学校看了一圈,发了剩余的小熊和雨靴等物资。在拉路村安置点,小熊发完不够了,一个小男孩在奶奶的肩上哇哇大哭。

    可爱的小熊在灾区大受欢迎,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今年甘肃校媒推出的公益小熊,原本是为西部留守女童准备的陪伴礼物。在灾区,由于余震不断,不少孩子在夜晚不敢入睡,小熊成了陪伴他们入眠的心灵寄托。

    临别,帐篷学校的学生张鹏菊赶了几里的山路来送我们。小女孩提着一篮子的野草莓。只有我知道,她一定是昨天爬了一天的山路,在田埂上,在河沟边,一根一根摘下,自己舍不得吃,再一小把一小把地用草绳小心扎好。小女孩今年已经14岁了,才上小学6年级。父母都在新疆,和奶奶相依为命。

    中午,艳阳高照。我们真的要离开了。

    我拥抱了扎扎学校的张校长。这位40多岁的男人来扎扎学校已经两年了,他监工修建了这所新防震标准下的校舍。扎扎小学去年才落成的校舍成了岷县震中最艰坚固的建筑,震后又成为灾民的避难所。

    此次地震,定西全市1175所学校不同程度受灾,其中114所受灾严重,受灾学生1.61万人。

    车子开动的时候,鹏菊哭了,我其实也哭了。志愿者们一路高歌,下了山。当晚回到兰州,一路无话。

分享到:
定西震中日记
亚洲锦标赛弱旅的篮球梦
美国队出了个“女孙杨”
海耶斯中国行走公益路线
中国企业与国际泳联签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