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挂嘴上还是装心里

——部分干部群众路线教育“三不”现象透视

“新华视点”记者 刘元旭 凌军辉 姜刚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8月05日   01 版)

    访最贫困家庭,听最真实意见,解最急迫问题……近日,中央领导率先垂范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榜样。

    然而,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在基层采访时发现,在一些地方,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现象依然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见不到群众的问题仍然突出。广大群众期待: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

    不会“融入”:讲话汇报口若悬河,面对群众结结巴巴

    近日,记者随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

    “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打交道确实少了。”他私下向记者坦承,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聊些什么。

    “开大会作报告都在行,怎么见到老百姓就没的谈了呢?”一位在场人士事后纳闷。

    现实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些领导干部有时虽然“身入”群众,但却放不下架子,缺乏亲和力,不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不会讲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话,不会融入群众的问题尖锐暴露出来。

    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干部开会讲话,或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一旦去了村庄社区、工地厂矿直面群众时却“结结巴巴”,不知道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也就查不清基层的实情,摸不准群众的诉求。

    “不会融入群众,反映了当前有些干部并没有找准自身定位,摆正群众位置。”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这种错位的群众观导致了一些干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不重视学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由此造成一些事关公众利益的决策往往缺乏“民意”基础,容易拍脑袋、瞎决策,引发群众不满。

    记者近日在北京、天津、安徽等地随机采访了数十位群众,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干部多深入群众“接地气”,放下架子,不打“官腔”,真心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群众才愿意“掏心窝子”,干部也才能融入群众。

    不愿“心入”:吃喝游娱时间充裕,群众工作抽不开身

    记者在大别山区走访时,当地一些困难家庭群众告诉记者,这么多年,镇里干部基本没上门过,更别说县里干部了。“领导到群众家里的场景,只在电视里看到过!”

    谈及深入群众时,一些干部往往以工作忙、抽不开身为理由。然而,有的却将大把时间花在公款吃喝游娱等事情上。即使在中央八项规定的禁令之下,个别干部仍我行我素。

    日前,中央纪委通报了8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部分干部吃喝游娱现象赫然在列,如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组织10名工作人员赴外地公款旅游,四川达州市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在考核工作期间公款娱乐……

    “没有时间就是借口。”采访中有群众质疑,吃喝游娱有大把时间,做群众工作就没时间?为何不把这些时间花在密切联系群众上?难道群众路线只被挂在嘴上、写到文件里吗?

    群众反映,部分干部不愿“身入”更不愿“心入”:要么借口公务繁忙,浮在上面养尊处优,认为群众有事自然会找上门来,走基层迈不开腿;要么下去了也是“隔窗看景、走马观花”,不用心与群众交流,最后变成走过场、做样子。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这暴露出个别干部对群众感情淡漠,认为自己比群众“高一等”,存在“居庙堂之高而拒群众之远”的做派,热衷于政绩工程、经营“小圈子”、与老板打得火热,基层调查研究习惯于“看材料、要数字、催报表”。

    更有甚者,一些干部对找上门来的群众“厌烦不已”。近日,河北任丘市环保局副局长让举报企业排污的群众“滚出办公室”一事被曝光。记者了解到,任丘市政府已决定将涉事副局长停职。该副局长已就自己的粗暴言语向群众当面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

    “干部脚下沾多少泥土,群众心里就有多少感情。”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认为,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将群众路线真正装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不敢“深入”:表现政绩争先恐后,遇到矛盾腾挪躲闪

    江苏盱眙县王店乡民建村村民日前向记者反映,今年7月,该村不少民房被当地有关部门以违章建筑名义“强拆”,村民认为有问题因此多次向上反映,却很难找到相关领导。“总说走群众路线,但为什么找干部反映点问题总是这么难,面都不让见。”一位村民无奈地说。

    “碰到矛盾腾挪躲闪”,成为一些干部不敢直面矛盾的真实写照。专家认为,有的干部表现政绩时争先恐后,但却害怕解决难题,不愿倾听批评,不敢深入矛盾一线。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曾遇到一些诸如小区污水外溢、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普遍规律是,群众此前曾反复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或见不到干部回应,或被“踢皮球”,最终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一些干部长期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不仅自己不敢直面群众,当上级领导深入辖区调研时,也往往‘提前做好工作’。”安徽一位县政府工作人员透露说,甚至领导到哪个村、进哪一家都是“用心安排”,想方设法把那些有意见、有可能说真话、报实情、反映实际问题的群众“隔开”。

    安徽省纪委原党风党纪监督员李益湘认为,领导干部要不怕坐冷板凳,不怕掉架子,不怕碰钉子,直面群众意见和批评,有问题认真解决,有矛盾努力化解,以心换心方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感情问题掺不了假,部分干部距离群众远了,群众对干部的感情自然也淡了。必须下大工夫,以实际行动把曾经伤害的感情重新找回来。”辛鸣说。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分享到:
“有团委帮忙,我的创业路一路绿灯”
我国率先成为全球“人进沙退”国家
第五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举行
宁夏泾源:由穷向富的转型探索
粉尘下的装卸工
旱区“追云人”
中国“神童”期盼中国式资优教育
股市不必坐等政策“底线”
三位退休高官担任独董惹争议
挂嘴上还是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