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初一学生吴昊哲向台下观众展示自己“出版”的一本书《平哥语录》,这本书比较特殊,从外表看只是一沓普通的A4纸,没有封面,也没有装帧,但它却是吴昊哲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书的内容全是吴昊哲的数学老师平时所说的经典段子,每本5元,签名版每本10元。吴昊哲还找来班上的“大喇叭”进行“吆喝式”营销:“全球限量版《平哥语录》,先到先得,卖完为止!”几天内,100多本《平哥语录》被同学们一抢而空,吴昊哲净赚500元。
8月7日,首届全国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发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重庆、内蒙古等地10名像吴昊哲一样的小小创业家和理财师们,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财商实践中的成果和心得。这次活动属于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小学财商教育的实验与探索”的一部分,于2011年12月18日在北京启动。最终,吴昊哲获一等奖,成都市站东小学的李凤娇、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的佟晨分获二、三等奖。
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多来自重庆渝中区、湖北黄石、深圳南山区、呼和浩特新城区四个中小学财商教育实验基地。“因为这几个地区是我们集中推广的区域,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相应出了一些成果,其他地区只有单个的学校,比较单薄。”“中小学财商教育的实验与探索”课题总顾问汤小明说。
“财商”一词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提出,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处理财富的能力,它与智商、情商一起被认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三大素质。中小学生的财商教育在欧美等地早已展开,但在国内一直处于实验阶段。“我们的推广也有两年了,最大的困难就是上下认识不一致,特别是谈到钱的问题,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个东西从心理上有点抵触。”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说。
“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财商教育有误解,认为它就是教人赚钱的东西,而现在这个社会到处都在谈钱,大人谈是不得已,为什么还让小孩谈呢?”汤小明分析说,“这说明社会观念需要改变,财商教育不是理财教育,不是教孩子们如何赚钱,而是让他们正确认识金钱和财富,在生活中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