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在新加坡的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自由”号近来故障频出,从而引发诸多非议。它还被指责存在对空防御能力不足、模块化任务包转换太慢等问题,但类似批评不会影响这种造型科幻的先进舰艇的制造和服役。
濒海战斗舰被认为是美国海军“由海向陆”、“前沿存在”计划的产物,它填补了美国海军力量与新海上战略之间的“空白”,在美国 “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美军濒海战斗舰基本具备了构想中的战斗力
美海军的濒海战斗舰项目从启动至今经过了初样设计、开始建造、下水、交付使用、正式列编、部署海外6个阶段,历时11年。近期,“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开始部署新加坡,并频繁参与美国海军与东南亚各国的联合军演,这种先进战舰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掀起。
濒海战斗舰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航行速度快。美军认为“在危险的近岸水域战斗中,速度比机动性和隐形更重要”。因此,虽然高速能力会使濒海战斗舰建造成本上涨,但物有所值。
从作战对手来看,濒海战斗舰将会频繁用于与敌方快艇作战,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特别是与濒海战斗舰配合的海上巡逻机在空中发现目标后,濒海战斗舰可以快速赶到作战位置,防止目标逃跑或混入沿岸船只。同时,高速航行也能降低敌方鱼雷和反舰导弹的命中概率。
事实上,“自由”号在加勒比海执行任务时,就曾凭借其出色的高速航行能力追上了贩毒船,而不用出动直升机。据悉,美“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具备比“自由”号更加优秀的加速能力。
二是对航道及港口要求很低。美国海军现有的多用途战斗舰艇吃水深度一般都大于10米,而以“自由”号和“独立”号为代表的两型濒海战斗舰的吃水深度都不到4.57米,这更利于与装备小型舰只的中小盟国海军在浅海合作。同时也扩展了美国海军在海上的影响能力,使其在全球可进入的港口数从362个增至1111个,特别是在波斯湾北部、印度洋以及东亚和东南亚部分海域的港口。
三是具备多种能力。模块化的设计使各种能力转换成为可能。濒海战斗舰可以装备反水雷系统装置,用于水雷清理,能发挥扫雷舰作用;能够装备传感器和武器,用于反潜战;可以使用舰炮和火箭,提供火力支援靠岸部队;还同样适合“海豹”突击队这样的特种部队登陆。
濒海战斗舰的甲板可支援多种飞行器,“独立”号的飞行甲板理论上可起降CH-53或CV-22等大型飞机。多艘濒海战斗舰组成一个移动的平台网络,就能使多种飞行器大显身手。
此外,充裕的空间和载重能力使濒海战斗舰能在战区内快速运送常规部队、特种部队以及补给品和装备,这是其他战斗舰艇不具备的能力。
濒海战斗舰并非完美无瑕
美国海军近日证实,“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在参加与新加坡举行的海上联合军演时出现电力故障,不得不中途返航。2008年正式服役后,“自由”号屡屡出现电力故障,令五角大楼头疼不已。据美国海军通报,仅在今年3月开赴新加坡的途中,“自由”号就至少发生3次断电事故,而且原因都与舰上柴油发电机组排气系统出现问题有关。
除了动力系统存在结构性缺陷外,还有几个问题也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高度关注。
一是濒海战斗舰舰上武器系统有待加强。除了没有垂直发射系统之外,舰上攻击性武器与防御性武器的装配比例也很难把握。此外,无法安装远程防空、反舰和对陆导弹也是濒海战斗舰饱受垢病的一大弱点。虽然多数时候濒海战斗舰将得到美军航母和远程打击力量的支援,但其自卫能力、特别是对空防御能力不足的弱点还是无法忽视。
二是模块化任务包转换太慢。按照原始设想,濒海战斗舰能够快速转换模块化任务包,比如在单次部署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容易地从扫雷舰转换成反潜舰。但是实践证明,目前这项转换无法在几天内完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必须依靠港口的吊车才能顺利完成。
三是有限的人员难以满足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此次部署在新加坡的濒海战斗舰“自由”号共有91名海军人员,这其中包括基本人员、航空分队和任务模块人员。困难主要在于使所有船员都“一专多能”的训练量相当大。
四是后勤支援难度大。濒海战斗舰高速航行的要求牺牲了载荷和续航能力。虽然20节时巡航航程约为4000海里,但45节时就只有1500海里。由于舰员编制少,很多维护将转到岸上,这也增加了支援压力。这使濒海战斗舰在编入打击群或在盟国港口附近活动时问题不大,但单舰或以中队规模远距离活动,就要考虑用母船、补给船提供油料、弹药、新鲜食品等消耗品支援。
质疑声不会阻碍濒海战斗舰的继续建造
自从“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在参加演练时发生电力故障失去部分动力以来,濒海战斗舰项目受到多家监管机构的关注与批评。然而,包括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在内的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却认为,这些操作上的问题是任何一款一流作战平台都会遇到的情况,尤其是像濒海战斗舰这样具有可互换性作战模块设计的创新平台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属正常。
格林纳特在7月19日美国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政府问责办公室数日之前发布的有关濒海战斗舰项目的批评性报告,他认为濒海战斗舰与之前的一些先进舰艇平台一样,在研制初期难免会遭到一些质疑。格林纳特辩护说:“濒海战斗舰项目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佩里’级护卫舰、七十年代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甚至‘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所遇到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同。”
虽不成熟但仍具很强威慑力
有分析称,尽管美濒海战斗舰项目尚未完全成熟,但其未来将会继续赢得国会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在太平洋海域和濒海地区部署快速机动的小型作战舰艇,已成为奥巴马总统推进其“再平衡”战略的核心内容,而作为对美国传统蓝水海军的力量补充,濒海战斗舰已成为美国海军未来水面作战舰艇装备的首选。
美国驻新加坡大使戴维·阿德尔曼表示,濒海战斗舰部署在东南亚地区,是美国“再平衡”战略调整的一部分。“自由”号的管理支持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但部署期间的活动范围将覆盖东南亚地区。
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面朝繁忙拥挤的新加坡海峡,毗邻“远东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目前中国近90%的进口石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而新加坡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是该海峡的咽喉所在。这意味着,利用驻扎在这里的美军舰艇,美国可以随时控制这一攸关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海上战略通道。
美军认为,每一艘在海外港口执勤的舰船,都为该地区提供了全天候存在和介入的条件,并为战区指挥官和政治领导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美军明确表示,继今年在新加坡部署“自由”号濒海战斗舰之后,还将部署3艘濒海战斗舰。
有专家认为,由于新加坡海峡的咽喉位置,轮换部署4艘濒海战斗舰足以扼守马六甲海峡,另外,还可为未来南海局势紧张进行快速干预做准备。美军重返亚太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削弱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影响力与主导地位,试图通过插手这一问题来遏制中国不断崛起的步伐,同时,通过加强与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来打造在西南太平洋对中国实施军事战略围堵的链条。
因此,在地缘位置重要的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是美国在亚太打造“地理上更分散、作战上更灵活、政治上可持续”的亚太防务态势,加强第一岛链南端兵力部署与配置的具体举措。
(作者单位:解放军边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