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行驶在山西省右玉县的公路上,窗外满山的油松、樟子松、杨树、柠条等林木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海洋。谁能想到:6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山秃岭、漫天黄沙的不毛之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沙堵门。风起黄沙扬,雨落洪成灾。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首在山西雁北地区流传甚广的民谣即是当年右玉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年近七旬、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右玉县原政协主席王德功说:“新中国成立时,摆在右玉县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右玉县志上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右玉县近300万亩的土地,仅有残林8000亩,绿化率不到0.3%,土地沙化面积达76%,水土流失面积达73%。那时,很多人都说“右玉没有春天”。
一提起右玉,很多山西人的印象是:那是个风口。右玉县地处晋蒙交界,距毛乌素沙漠的主要风口不到100公里,尤其是县城东北部有一道长20公里、宽8公里的黄沙梁,那是右玉最大的风口。
右玉县林业局一位干部介绍说,右玉的风分两种:一种是“黄风”,常刮起于沙漠地带,向东南地区席卷而来,能快速在平地上积起一座沙丘,甚至将人掩埋;另一种是“黑风”,风从平地起,瞬间狂风大作,能把碗口粗的树刮断,风起时,遮天蔽日,天昏地暗。
在右玉县梁家店村党支部书记马兵的记忆中,“小时候村子周围就没几棵树,成天刮大风,一刮风就是黄沙漫天,刮得家里到处是沙尘,一股土腥味,就连煮饭的锅里都有沙子,由于风沙很大,白天得点灯,第二天早上起来门口都会被沙土堵了一半”。
“人要想在这里生存,就得先让树在这里生根。只有恢复植被,种粮才有条件,吃粮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第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带领一班人拿着地图,背着水壶,带着干粮,徒步穿行在右玉的荒山秃岭间,顶着风沙探索改善植被稳风沙的方法。右卫镇的黄沙洼就是当时防风固沙植树的“主战场”。
要想让漫漫沙丘改变颜色谈何容易?村民们说,当时想要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村民杨喜回忆说:“当时植树很辛苦,早上6点半带上干粮就出门了,中午在野地里吃饭,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回家往炕上一躺就睡着了。”
尽管辛苦,但头两年的植树并不顺利,群众们满怀期待在黄沙洼栽下的树苗只活了几棵。不过,右玉人没有气馁,在苦干摸索中,右玉人逐渐找到了“穿靴”、“戴帽”、“扎腰带”、“贴封条”等科学治沙植树的办法。“穿靴”就是营造雁翅形护岸林,防止河滩干沙移动;“戴帽”就是在流动的沙丘上网状开沟,秧苗结绳压条,固定沙丘;“扎腰带”就是在半坡环造防风林带;“贴封条”就是先在侵蚀沟沿和风蚀残堆上不规则地密集造林种草,之后再不断补植。
“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让黄沙洼逐渐变了模样,右玉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从张荣怀至今,右玉县19任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都有一把植树的铁锹,60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他们始终都在做同一件事:种树。
今年8月12日,天高云淡,右玉县牛心堡乡石炮沟的山上满目葱翠。年近花甲的王占峰30年前在这里植树,硬把一条乱石沟治理成有3000亩森林面积的生态林区。
有人问王占峰,用30年时间绿化这条乱石沟值不值?“值不值我不知道,但只要一看见我的树,我就觉得高兴。”这位身穿老式灰色西装外套,黑黑瘦瘦、满脸皱纹的老人动情地说,“我来这儿的时候,这就是一片荒沟,啥也没有,连条能走的路都没有,现在看看,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高兴。”
昔日黄沙漫漫的西口古道绿了,如今右玉全县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的不到0.3%扩大到现在的53%,“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多次带领班子成员到右玉学习。他说:“每一次来右玉感受、感知右玉精神,对党的群众路线都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鼓励我们更好、更准确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
绿化和经济种植并重的发展模式也让右玉的老百姓腰包鼓了起来,走进昔日沙丘遍地的风口黄沙洼,放眼望去尽是平坦的土地、规整的畦垅,几百亩苍翠嫩绿的樟子松苗呈现在眼前。右卫镇高墙框村的种苗大户刘玉才4年前种植了50亩樟子松,“目前已卖出三分之一的成苗,这一茬苗木都卖完纯利润达300万元”。
本报山西右玉8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田国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