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量不算少,总让人感到高高在上
暑假还剩两周了。与小朋友们的常规项目——火爆的出门旅游和没完没了的辅导班相比,另一个数据则显得很“冷”:自从进行免费开放试点以来,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000多家,年观众量1.2亿人次,其中青少年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
众所周知,博物馆因拥有无数经典艺术典藏,及其具有的实物性、经典性和现场感的特点,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一些国家的孩子可以说是在博物馆、图书馆里“泡”大的。而在中国,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孩子去博物馆的次数仍然很少。
“我们也想带孩子去博物馆,不过博物馆太少了,不太方便。”北京市海淀区一年级小朋友雯雯的父亲齐先生说。
齐先生的判断似乎并不正确。
“北京的博物馆其实非常多,在册有100多家,这些博物馆不仅质量很高、种类也很多。还有很多不在册的企业博物馆。不要说博物馆离我们很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暑假里,做了10年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的张鹏,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一次教育沙龙上这样说。
记者在北京市文物局的网站上共查到150家在册的博物馆,仅雯雯家所在的海淀区就有21家。
普通家长和专业人士之间的感受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博物馆拒绝了孩子还是孩子拒绝了博物馆?
逛博物馆如逛旅游景点,教育功能被忽视了
“我认为当今博物馆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大家不去博物馆,特别是学校的学生不去博物馆。博物馆教育缺失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说。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博物馆更多地把收藏和保护文物以及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教育功能被放在了从属的位置或者是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了。
记者曾经就孩子很少进博物馆的问题采访过一些博物馆的管理者,不少管理者谈得更多的是:国内的孩子缺少参观博物馆的素质,他们会大声说笑,总想触摸展品,还会你追我赶。
这些管理者的抱怨确实是事实,不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不少博物馆绷着脸面对孩子。
其实,在大城市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并不少,而且博物馆也还会为青少年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以北京为例,首都博物馆就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了“盘子里的风景——瓷盘绘制”,北京天文馆专门为喜爱天文的孩子开设了天文主题夏令营。
但是,这些活动除了媒体记者们在新闻发布时能够了解以外,又有谁在主动向孩子们介绍呢?“现在博物馆的信息都是单向的,有什么展览、有什么讲座,网站一挂就行了,博物馆似乎不在乎来多少人,来的是什么人。只是把这个展览做好,来不来是你的事。”张鹏说。
美国的博物馆则很不同。
宋向光介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考虑对儿童进行服务时,按照年龄把儿童分成了几段,最小的是1岁半到5岁,中间的是5岁到6岁,然后是6岁到12岁,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是把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歌重新填词,把博物馆的展品填在里面,孩子们唱完歌后到博物馆寻找歌词里的这些作品,找到以后真的是非常高兴。”宋向光说。
据了解,美国有88%的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新服务,而且还有300多座儿童博物馆,每两万多儿童就有一个;而我国,儿童博物馆不超过10家。大多数博物馆既没有服务未成年人的展厅和展览内容,也缺乏专门针对儿童的讲解员和讲解词,所有人听相同的讲解。
“所以,人们逛博物馆就像逛旅游景点。”张鹏说,“我们做博物馆讲解的都知道,去博物馆的基本是两类人,一类是真正的博物馆爱好者,另一类就是游客,他们觉得来一次北京要去一次故宫博物院,当成一个旅游景点参观,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供大家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说公众很容易就忽视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近几年,随着观念的转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很多博物馆都免费向公众开放,而且不少博物馆还设立了社教部门,专门负责与教育相关的事项。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仍然有很大的难处。
“一次我们策划了与剪纸相关的体验活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一位专门从事社教工作的人员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能与真正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请了民间艺术家到现场,很多民间艺术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因此,博物馆给他们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于是,支付这个费用就成了大难题:博物馆并没有这样的经费,似乎只能向参观者收取,但是,一旦向参观者收取费用,活动的公益性就要被质疑。“我们的困难就在这里。”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爱上博物馆
重“展”不重“教”使得博物馆没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些已经身在博物馆的孩子就真的走进博物馆了吗?
今年春天,齐先生从朋友那里得知国家博物馆有一个名为“道法自然”的特展,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不少名画都在这个展览中展出。于是,他跟几个朋友相约带着孩子们去看展览了。
没看一会儿,就见其中一个孩子跟自己的妈妈吵了起来,这个孩子大喊着:“我再也不跟你来看什么破展览了。”
原来这位妈妈自从进了展厅以后,就忙不迭地拽着孩子追讲解员,只要哪幅画前面有讲解员,她就把女儿硬塞到前面去,为了检查女儿听的是否认真,还时不时让女儿给自己复述一下,然后再把女儿塞到另一幅正在讲解的画前,没折腾几次,小姑娘就彻底不干了。
“有些家长以为进入博物馆就是要让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其实,我觉得准确、科学的知识确实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张鹏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爱上博物馆。
张鹏记得,有一次在美术馆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画花,虽然看着墙上的一幅画,但是小朋友并没有按照画上的颜色进行涂色,这时坐在旁边的妈妈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不看画面?”
孩子在博物馆有他自己的角度,往往是成年人看不到或是想不到的,而成年人常常按照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孩子一些要求。不少老师和家长要求孩子回家以后必须写一篇日记或观后感,于是,不少孩子在博物馆里没有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而是把自己当成了扫描仪,不停地在自己的本子上拷贝着简介上的知识点。
“其实,只要孩子喜欢上了博物馆,他会自己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劲头。”张鹏说,有一次他讲中国古代史,一个二年级小朋友一直跟着他,跟了五个小时。第二次再去的时候,这个孩子完全不跟着张鹏走了,他要自己去看,他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去看了。“这才是孩子在博物馆应有的效果。”
给自己建一个博物馆
当成为博物馆的常客后,真正受益的是孩子。
罗曦是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张鹏,之后与张鹏合作,利用周末的时间把自己班的孩子带入博物馆。大约两年的时间,罗老师惊讶于孩子的变化。
一次罗老师上公开课,那一课的题目叫《我是什么》,讲的是一滴水,由地面蒸发变成云,再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汇入江河湖海给人类做出贡献。罗老师在这一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我是小水滴,有什么方法让我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罗老师在其他班进行试讲时,得到的答案是建水坝、修水电站、修水车。在自己班正式讲的那天,一个男同学给了大家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水电站是现代人做的好事,古代人也可以做好事,比如那些螭首。“螭首是龙的儿子,在故宫是排水的系统。我们班孩子在故宫博物院很详细地了解过。我很清楚地看到在后面听课的老师所流露出的惊讶表情。”
据悉,北京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项目,市级资源单位已达500多家,包括故宫、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考虑到参观博物馆需要支出门票、学习耗材、往返交通费等费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从2012年起,北京市每年投入两亿元,用于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专项经费,城区按照每年生均150元给予补助,郊区县按照每年生均200元给予补助,保证全市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两次进博物馆参观体验。
全国很多地方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虽然种种数据表明,距离“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两次进博物馆”这样的标准还有距离,但至少在靠近。
“博物馆真的是美好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的是一些记忆,这里也给自己未来留下记忆。是你在给自己建一个博物馆。”张鹏说。
本报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吴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