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6时,山东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卸船机司机孙越飞将满满一钩矿石从“旅行”轮上稳稳起吊出舱。这“历史性的一钩”,标志着青岛港吞吐量胜利跨越4亿吨。
那一刻,在激动的泪光中,孙越飞愈发清晰地感到:青岛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就在眼前。
在这个圆梦的蓝色海港,越多越多年轻的产业工人尽享精彩人生。
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青岛港前港公司流机队团支部是青岛港首个“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作为这个先进集体的的一员,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郭凯的身份是流机队133#装载机车长。
郭凯来自山东乐陵的农村,以前由于家境贫困,不仅没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还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一度对未来充满迷茫。
2005年,郭凯进港后,公司安排他学开装载机。作为装载机司机,技术难度要求最高的莫过于清舱作业。装载机作业,往往成为卸船作业的关键,司机技术越高,人工清料越少,卸船效率也就越高。郭凯反复演练高难度清舱动作。2007年9月,山东省港航系统举行全系统装载机比赛。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郭凯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随后,他在青岛港集团举办的技术比武中连年夺冠,并考上了高级技师。
8月4日,郭凯当班的工作是在76A区6舱进行清舱作业。到了船上,他找到当班负责船舶作业的调度,开了个“船前配工会”,明白作业任务后,郭凯沿着只有1米见方的舱梯下到了近30米深的舱底和上一个班司机进行交接班。当天,郭凯在作业时从铁矿粉中发现一块40厘米长的贴钢筋,他及时下车捡起来放到车内,并向当船调度员汇报。在他眼里,“这块铁钢筋要是被门机抓斗抓走的话,在皮带流程向堆场输送货料时会造成皮带撕裂,后果会很严重!”
郭凯说,尽管工作很辛苦,但能体会到“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的幸福!”
“你看,这是我的梦想路线图!”
“我十年圆了四个梦: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买了房,有了车,是青岛港圆了我的幸福梦!”8月3日下午,青岛港实华公司原油码头,装卸三队运行一班副班长张德宝在队里组织的“共享精彩人生,奋斗成就梦想”主题班会上发表感言,引来阵阵掌声。
“你看,这是我的梦想路线图!”青岛港前港公司流机队装载机车长崔锡洪拿着一张A4纸展示着,上面用表格、图形清晰地列着自己的梦想:今年争取当节能降耗标兵、两年进入青岛市技术比武前3名、5年取得本科文凭,10年取得研究生文凭……
青岛港现有在岗职工2.3万余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9859人,占43%。28岁以下团员3669人,这些青年工人分布于港口生产发展的各个工作环节,是港口发展重要的支撑力量。青岛港搭建舞台,让每一名工人都敢于描绘出自己的“梦想路线图”,以汇聚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
主题班会“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我身边的青春榜样”报告团,不断让普通员工走上讲台,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梦想路线图。
近3年,农民工出身的皮进军、院校毕业的吕楠、军营转业的董新龙、青岛港土生土长的薛骁伟等46人次先后赴青岛海关、黄岛边防检查站、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大学等作专场报告,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再造一个青岛港
2006年,只有初中文化的宋春彩带着3岁的儿子,从山东沂南县的农村老家来到了青岛港。
刚参加工作,宋春彩从洗刷餐具开始,她几乎以食堂为家,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才休息。她唯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2012年,宋春彩荣获了集团十佳巾帼标兵,董家口食堂也获得了集团“创新管理优胜食堂”、“情满工地”服务品牌、“巾帼标兵岗”等多项集体荣誉。
两年前,宋春彩所在的董家口食堂还是一片荒沙滩。当时,来自青岛港不同基层单位的职工,撇家舍业,背着铺盖来到人迹罕至的董家口。
根据规划,董家口港区码头岸线35.7公里,泊位总数112个,大多数是深水泊位,常年不冻不淤,建成后,将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1年时间,董家口港区堤坝回填车辆所拉的土,从陆上可以连至太平洋;每月挖的泥有1000万立方米,相当于50艘巨轮的载量。在超人的汗水和付出中,青岛港仅用363天就建成了常规需要五到六年的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到2012年,董家口港区已建成11个泊位。
青岛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青岛港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郑明辉透露,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打造蓝色经济先行区”和“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主城”的战略部署,青岛港将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向着世界一流强港的步伐迈进。
“我的梦想就是和广大职工一起,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港口的命运、职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带领伙计们艰苦奋斗,早日把青岛港建成世界一流强港,让港口工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好日子!”郑明辉说。
本报青岛8月15日电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何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