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嫩江流域连续的阴雨天气让嫩江全线水位持续上涨。下游的齐齐哈尔市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
嫩江居于松花江上游。松花江经过齐齐哈尔后,依次流经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等地区,汇入黑龙江。因此,齐齐哈尔市在防汛抗灾中地位突出。
8月16日,前一天的万里晴空被密布的阴云遮盖。
嫩江新一轮洪峰16日到达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防汛指挥部防汛会商会议认为,未来的5至8天将是入汛以来的最大考验。
大昂堤战洪峰
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位相比一天前又有上涨。15日浸泡在水中的一间房屋尚能看到窗户的上半部分,今天,窗户已经整个没入水下。区委宣传部的李东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水位为146.52米,比15日升高了0.22米。区防汛指挥办预计,此次洪峰最高水位不会高过146.7米。
昂昂溪区长14.3公里的民堤大昂堤面临着洪水的压力,它保卫着昂昂溪仅剩的未被淹没的耕地。
在堤坝上靠洪水一侧,堆在堤坝顶端的沙袋比15日又多了两层。不远的地方,安泰企业的员工在铲土、填袋。李东戈告诉记者,今天最多时,坝上同时有抗灾救援人员近3000人。
沿着大昂堤向北,土坝的地势起伏不定。地势低的地方,水面距坝顶堆着的沙袋不到0.6米。在地势较高的坝段,堤坝尚高出水面1米多,堆砌的沙袋也较其他坝段要少不少。
傍晚5点,昂昂溪区榆树屯镇水利站的白宇正和当地村民一起为坝面加铺防水布。白宇告诉记者,这段堤坝地势较高,暂时没有水面漫坝的风险。但眼下需要先做好防止堤坝渗漏的工作。
“噗咚”一声,一名村民把一个连着铁丝的沙袋丢进了水里,而在铁丝的另一端同样绑着一个沙袋。“这是为了压住防水布。”白宇解释道,“连着铁丝的沙袋能把水下的防水布压得紧贴堤坝,不会浮起来。”
面对袭来的洪峰,除了加紧修筑堤坝,人员转移也已经完成。大昂堤背后的村庄,已共紧急转移380人。眼下的村庄里,只有男性青壮年还留守抗洪,妇女老人孩子都已经被转移出村。
五福屯是紧挨着大昂堤的一个村屯。1998年,五福屯被整个冲毁淹没。之后,连同五福屯在内的几个村合并称稻田村,由政府出资另选新址,在高处修建了新村。但村民们并未放弃旧址,不少人家在原址上重建起了砖房,每年夏季种地的时候过来居住。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这一片常住的有十多户,人口40多人。到了夏季农耕的时节,最多时会有七八十户。
屯里,大多数人家都已人去屋空。五福屯的供电已经被切断,唯一自备了发电机的村民林立伟家,已经成了附近坝段抗灾人员的大本营。白宇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家吃住了3天。之前他与这家人并不相识。
林家院落里一台柴油发电机在轰鸣作响,院落里四散着鸡鹅等家禽。几名身着迷彩服的救灾人员正坐在林家门口抽烟。正值晚饭时间,林立伟的母亲出来招呼大家吃饭。晚饭后,这些人还要一起巡视堤坝。
被问及招待这么多人是否会有些不便时,林立伟的回答颇为实诚:“有,肯定有,但都是为了救灾嘛。”
保卫滨洲线
滨洲线旧称中东铁路,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立合同,名为“中俄合办”,实为沙俄经营。线路东起哈尔滨站,西至满洲里,是东北东西向干线的组成部分,也是通往俄罗斯的国际铁路线之一。滨洲线可以称为是东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滨州铁路途径昂昂溪区,自西向东从大昂堤穿过。站在滨州铁路旁,每隔约十分钟就会有一列火车从面前呼啸驶过。
1998年洪水来袭时,就在距大昂堤不远的地方,滨州铁路被洪水阻断。15年后,水灾再来,力保滨洲线不失成为时下最紧要的目标之一。
8月15日晚上近10点,黑龙江储备物资管理局二三三处的王玉志正在家休息。猛然手机铃响,来电的是他的同事——行政科的李波。“坝上渗水,赶快来!”李波在电话里告诉王玉志。王玉志急忙赶到单位,他发现不少同事和他一样接到了紧急动员令。随后,单位派车载着他们开赴大昂堤。王玉志单位50名上坝的员工全部到齐。
到了堤上,王玉志看到,堤坝的另一侧,水不断地从泥土中渗透出来,往坝下流淌。而这段渗水区距滨州铁路不到20米。“如果放着不管,渗水就会变成涌水,再被冲形成孔洞,最后堤坝就决口了。”王玉志回忆起当时的景象时说。
面对渗水一边要堵住源头,另一边还要加固堤防。王玉志和他的战友们用防水布罩在洪水测的坝上,并填上泥土压实。在堤坝的另一侧,救灾人员把一个个沙袋堵在渗水部位。之后再用铁丝串联起木桩,将木桩沙袋旁边的土里,用以加固堤坝。
直到今天凌晨3点前后,渗水才逐渐停止。王玉志并非在孤军奋战,当晚参与排除这个险情的工作人员有200多人。
8月16日下午4点,近铁路堤防再度告急。随着水位的上涨,水面到坝顶的距离变得太短。包段的救灾人员纷纷拾起铁锨装填沙袋,加高堤坝。“左边一点,再左边一点。”卢长生是铁路工务段的线路工,他时不时地向在不停堆叠沙袋的救灾人员提供意见。前后一个小时,堤坝又被加宽加高了两层沙袋。
傍晚6点,天空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小雨。两名堤上的巡防人员长出一口气,此次雨量较小,对堤坝影响不大。
孤岛托力河乡
在齐齐哈尔西南方向的托力河乡,大水淹没了进出乡的道路,使整个托力河乡变成了一座孤岛。乡里的8000多人进出只能依靠渡船。
托力河乡以托力河得名。嫩江在托力河乡的上游一分为二,分成嫩江和托力河,把托力河乡包围起来。当地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托力河平时河面宽约100米。现在,水面宽度是原来的3倍都不止。在托力河的临时渡口,两条渡船停靠在岸边。船上有数十名百姓等待发船。每天,两条渡船都要来回摆渡12次以上,运送村民和物资。
托力河乡隶属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镇党委副书记徐林贵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水势,托力河乡没有被淹没的危险。他蹲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一个圆圈,“这就是托力河乡的防汛国堤,长46.7公里。目前的水势水面离坝顶还有1.5米高。”
尽管没有迫在眉睫的危险,村民的转移工作也已经展开。徐林贵告诉记者,目前镇里的老弱病残都已经转移。到8月15日晚,共转移2700多人。走在村里的道路上,没有孩子的村庄显得颇为冷清。
徐林贵在象征着国堤的圆圈上画了几个向外突出的半圆,“这是百姓在托力河河滩上修筑的民堤,民堤里面是村民开垦的农地。”这些农地恰恰属于行洪区域。民堤的存在压缩了行洪的空间,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在洪水快漫上民堤的时候,当地政府就把民堤掘开口子,增加行洪面积。
这样一来,托力河乡的农作物损失惨重。徐林贵告诉记者,全乡约有水稻田31万亩,而处在国堤外被淹没的稻田就有约10万亩。往年一年能产水稻15万吨,今年的产量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
本报齐齐哈尔8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