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行刺痛了所有人。19日下午3时5分,河南安阳县白壁镇岗上村路段,一名男子在安阳市区开往北郭乡的公交车上持刀抢劫杀人,随后该男子下车逃逸。车上33名乘客,15人被捅伤,其中2人在救治途中死亡,一名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安阳警方发布悬赏通告,全力展开抓捕工作。(《京华时报》8月20日)
案件发生后,人们都惊诧于凶手的残暴,向受害人致以安慰,并且试图去分析凶手的动机,看看是不是源于报复社会。这样的反应,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有一些人在质疑:怎么一车人都不反抗,怎么连一点血性都没有,你不自救谁又去救你?
这样的质疑,很不合时宜。暴力事件发生后,更应该谴责的是凶手,更应该关心的是凶手的犯罪动机。而对于受害人,应该施以深深的同情,致以真诚的祝福——这才应该是人性人情的最自然流露,这才不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在这样的时候,轻佻地把矛头指向受害人,是在往受害人心口上捅刀,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这样的质疑,也很没有道理。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作判断。事件发生后,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很难对现场进行最完整的还原。仅仅根据猜测去故作深刻的联想,很可能得到与事实真相南辕北辙的判断。
现场目击者称,“当时行凶者从后门上来后,就跑到驾驶室旁边要抢夺方向盘,并疯狂地喝令司机同对面的货车相撞”。事发十分突然,司机没有屈服,和该名男子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司机的手受伤。应该说,司机的反应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应有的职业素质,如果后来不是发生了恶性后果,那肯定会赢得“最美司机”的赞誉。
再从后续情节来看,凶手抢方向盘未果后,又走向车的后面,“此时司机准备将公交车靠边停,就在停车的过程中,男子在车内行凶。司机看到后,赶紧将公交车前后车门打开,疏散乘客,男子也趁乱逃走。”凶手的残暴,事态的突变,超乎所有人想象,再联系到此前“乘客大多在昏睡”,在这其中,乘客出现一些惊慌、恐惧乃至迟滞,实在情理之中。
从已公布的信息看,3名遇难者都是未成年人,1名是10个半月大的女婴,另2个遇难者是男孩,一个马上18岁,一个年仅10岁;而重伤者当中,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18岁。由此不难看到乘客的人员和年龄构成,因此要求这些乘客在第一时间内反应过来,并且迅速与持刀凶手展开生死搏斗,这实在有些不合情理甚至残忍。更何况,当时车上也不是没有反抗,其中一名乘客就勇敢地与歹徒搏斗,并因此受了伤。
有一种指责太过于冷血。考虑到事发的突然、凶手的残暴、乘客的构成,或许现场还有更好的选择,但从目前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并不能得出一车乘客失去血性的答案。这个时候,简单地指责受害人没有血性、不去反抗,既不合时宜,也没有道理。凶手往受害人身上捅刀,“怎么一车人都不反抗”这种指责则是往受害人心口上捅刀。这种分析,看似深刻,实则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