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第一代试飞员是勇气型的,第二代试飞员是技术型的,第三代试飞员是专家型的。
尤其是现在的第三代试飞员,他们不仅是新型战机的试飞者,也是设计研制的主要参与者,所以他们被称作“飞行的工程师”。
“学习跟不上趟,上了天,掉的可不只是脑袋”
2009年10月1日,空警-2000预警机在国庆阅兵时公开亮相。该型飞机装备部队,国人为之鼓舞,世界为之关注。它的研制定型,也包含着一群“专家型、学者型”空军试飞员的智慧和汗水。
空警-2000试飞时间短、任务重,但目标架次数很多。按照试飞员们提出的建议,科研部门采取新方法,同一架次中,拿的数据量更多,飞行架次少,效益大大提升。
试飞员们还提出,为提高每个架次的综合效应,飞机起飞越早、温度越低、加油量越多,就可以在空中停留更长时间,采集更多的样本和数据。
正是因为有了很多这样的新方法,才确保了该型预警机提前数年飞上祖国蓝天。
试飞员们也为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细心观察早期的歼-10飞机,会发现机体上分布着一些突起,形似“猫耳朵”,它们是飞机的通风装置。
这些“猫耳朵”虽然小,但对于一架高速飞行的战机来说,还是会增加阻力。试飞员雷强回忆说,刚开始试飞时,歼-10总达不到设计速度。
他断定是“猫耳朵”在作怪。但要取消它们,就要改变相关系统。在他的建议下,科研人员反复计算,改变“猫耳朵”设计,减少阻力,最终飞机达到了最大马赫数。
“一架飞机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要想最终把它融合锻造成一把出鞘的利剑,离不开试飞员的学习和探索。”歼-10试飞总师周自全说。
一架新机试飞,涉及飞行的几十个专业领域,需要有信息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十几门学科知识的支撑,这些都是试飞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试飞员跟最先进的飞机打交道,光有胆子不够,关键是靠脑子”,试飞员李吉宽说,“套用IT界的话说,就是你大脑的‘内存’要大,‘CPU’要快。”
雷强、李中华、徐勇凌还走出国门,用1年时间学完了全部培训课程。在国外的课堂上,他们抓住一切机会求教。有的试飞员出国留学多次,却从来没参观过那里的名胜古迹,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为啥这么拼命?都说试飞是玩命,你不学习才真是玩命!”雷强深有感触地说,“空军武器装备更新这么快,试飞员跟不上趟,上了天,掉的不只是脑袋。”
“试飞就是‘试错’,不挑战怎么知道”
初春的一天,下午3点左右,试飞员驾驶某新型战机一飞冲天,很快上升至万米高空,然后开始做试飞动作。
突然,“嘭”的一声闷响,飞机左右发动机相继喘振,紧接着,双发排气温度急剧升高,发动机瞬间达到了超温临界点。内行人知道,这种情况,后果往往是发动机烧坏、飞机坠毁。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关闭发动机。但飞机还在万米高空,距离机场还有180公里。
对于这类特情,《飞行手册》明白无误地建议:跳伞!“但这型战机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辛劳和汗水,如果坠机,一切都要从头再来。”生死抉择间,试飞员毅然关掉了发动机。
只见飞机机头下沉,机尾上翘,高速俯冲而下。试飞员分别对左、右两台发动机进行了多次起动,均失败了。
经过多次尝试,右发终于启动成功。很快左发也起动成功。险情大为缓解,胜利在望。然而,为了保护发动机,试飞员6次交替开关发动机降温。最终在指挥员的指挥引导下,飞机安全着陆。
这次特情处置,挽救了机载科研设备,挽救了飞机,为日后处理此类特情积累了经验和数据。
“成功启动发动机后,又6次关闭6次启动,相当于把特情回放了6次!你怎么敢做?”有人问。试飞员说:“试飞就是‘试错’,对与错,不去挑战怎么知道?”
其实,试飞中看似不起眼的一条操作法则,很可能是试飞员冒着生命危险去获得的经验。1993年,我国开始歼-7D飞机的发动机选型试飞任务。第一次飞完后,试飞员反映发动机有问题,但工厂坚持发动机没有问题。
第二架次试飞由试飞员雷强来完成。飞机刚刚爬升到万米高空,就听“嘭嘭”两声,发动机停车了。此时飞机正好在夹金山上空。地面上皑皑白雪异常壮观,但对雷强来说,却像一场噩梦。
“必须成功启动飞机,要不然即使跳了伞,也会被雪山困死。”在雷强的试飞生涯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紧张的时刻。
几秒钟高度紧张之后,雷强恢复了平静。飞机重启成功,两分钟之后安全落地。
但总设计师仍然坚持说发动机没有问题,雷强又一次驾机升空。为了把这型发动机的故障找出来,他前后起飞9次,9次遭遇空中停车,直到把故障完全排除。
2012年2月的一天,试飞员单有生带队执行某型新机导弹双发齐射任务。
进入预定空域,按照程序操作时,意外发生了,本应该在20秒内发射出去的第二枚导弹没有任何反应。
系统显示导弹仍在正常运转。此时,3名试飞员无异于坐在火药桶上。怎么办?
“等!”3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仪表盘。在40秒时,导弹突然一声长啸,发射了出去。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作为试飞员,要时刻想着部队飞行员的需要”
试飞员们的“倔”都是出了名的。他们甚至敢对国庆阅兵飞行训练喊停。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盛大阅兵式上,空警-200预警机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的场景,至今还令不少人记忆犹新。在国庆阅兵前的试飞过程中,试飞员李春华发现,如果起飞方式不当,遭遇一侧远端发动机停车,可能导致飞机舵面纠偏能力不足,如果飞行员处理不当,飞机可能会冲出跑道。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震惊。
虽然从平时试飞的记录来看,该机型一直比较稳定。但万一此类故障在阅兵中出现,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李春华坚持认为,该机型要暂时停飞。这就意味着,必须在阅兵前争分夺秒地完成排故工作。
试飞总师朱增科回忆说:“研制单位进行了多次测试,根据试飞员提出的建议,及时有效地化解了难题,保障空警-200顺利完成了国庆首度公开亮相。
李春华说,试飞员眼里容不得沙子,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隐患,也要坚决排除。试飞员要有对国家和军队极端负责的态度,否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试飞人。
心里有底数才有底气。试飞员“倔”,因为他们有倔的“资本”。如今,空军试飞员已成为航空科研工作者的一部分。在飞机研发中,试飞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一样,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专业眼光。
一次,试飞员李国恩承担我国某新型导弹发射验证试飞,在空中模拟实验中,他先后发现了构成发射条件的设置不合理、火控系统计算机软件缺陷等问题。
有专家认为,按目前标准,已经达到试飞验证要求。但李国恩综合分析认为,如果按这样的数据标准定型,会加大飞行员操作难度,不仅不利于实战,而且会导致飞机在大过载条件下进入攻击角度时,容易吸入导弹尾烟造成空中停车。
“作为试飞员,要时刻想着部队飞行员的需要。”尽管面对的是科研院所的专家,承受着科研进度的巨大压力,李国恩还是坚持认为:应该改进构成导弹发射的条件设置,修改火控系统软件。
经过改进,这种火控系统更加符合实战要求,赢得了一线部队飞行员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