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6日,在美网女单首轮角逐中,中国选手李娜击败对手顺利晋级。
新华社/法新
《纽约时报》在8月22日刊发的一篇报道《李娜,中国网球的叛逆者》近日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称,李娜在2002年退出国家队之前,曾被教练要求服用类固醇,这是一种被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明令禁止的违禁药物。不过,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今天对记者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同时,《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大量援引了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其中的一些内容很可能因文字翻译的差错引起歧义。
依照《纽约时报》的描述,李娜2002年退役的原因是“繁重的训练让她身体透支,教练粗暴地压制她与姜山的恋爱,主教练强迫她违背医嘱,服用类固醇药物,使她药物过敏”。如果李娜确实曾被要求服用类固醇药物,中国网球和中国竞技体育形象无疑将遭受重大影响。但《纽约时报》的这段描述并不是来自李娜的直接引语,而更像是出自李娜自传的相关篇章,但在李娜的自传中,她只是说到自己在2002年退出国家队之前,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使用激素药物治疗,并未提到使用过类固醇。
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今天也向记者表示,不相信中国队的教练会让队员使用违禁药物。其次,假设有教练铤而走险让队员使用兴奋剂,也肯定是在不被兴奋剂检测查验出的前提下,而2002年的时候,网球在中国还是非常冷门和边缘化的运动项目,当时的网球队根本不具备规避兴奋剂检测的条件。此外,媒体的误读也可能存在,在李娜身上,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媒体的报道曲解她本意的事情了。
本报北京8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