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9月0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千年古井贡酒寻踪之历史篇——

古井贡酒 从“曹操献酒”到贡酒献人民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02日   05 版)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公兴槽坊情景再现

    古井贡酒的老厂房记忆

    千年魏井与独孤将军

    古井酒文化之煮酒论英雄

    古井集团正德广场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每当此金秋佳期,亳州市古井镇就会迎来他们的节日——盛大的古井贡酒秋季开酿仪式。

    在一组青砖灰墙琉璃瓦顶的古建筑群中央,伫立着一尊六面体的白色酒神柱。这石柱高10.9米、重19.6吨,巍峨挺拔,与周边跨越数百年走来的明清时代酿酒作坊、唐代酿酒遗址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庄重而典雅的“小天地”。

    仪式就在这里举行。石柱侧面分别镌刻了造酒、献酒图、酿酒法等,以及有关古井贡酒的历史故事,而它的正面,雕刻着一位英姿威武的历史人物——魏武曹操。

    他,就是古井人的酒神!这一天,也正是古井贡酒举行公祭酒神典礼的日子。

    穿越1800年的历史时空,曹孟德把酒临风,再次站在他曾驰骋逐鹿的中原大地上。只不过,这一次他的后代子孙们没有过多宣讲他的文治武功和丰功伟绩,而只把他做过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

    公元196年,曹操把家乡亳州出产的“九酝春酒”(即古井贡酒的前身)进献给了汉献帝刘协,并上奏《九酝酒法》,阐述了美酒的酿制方法。据称,这是中国白酒作为贡品的最早文字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酿酒方法之一。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如今,就在曹公进献的九酝春酒基础上,一代一代亳州人发展、改良了古老的酿酒技术,跨越千年之后,在新时期,成就了中国白酒业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被誉为“中华第一贡”的古井贡酒。

    到2012年,古井贡酒年销售额超越50亿元。这之前,古井贡被评为“中国酒类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

    “贡献美酒,乐享生活”,这是曹操的家乡人对美酒精神的重新阐释,也体现了古井贡酒古今一体、返璞归真的企业价值观和使命感。

    这个漫长而美好的美酒传承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如何演绎的?

    酿酒大师曹操

    古亳州地区酿酒历史悠久。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对亳州的尉迟寺史前遗址进行了13次考古,在大汶口文化层发现了20多个类型的酒具。在这个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原始第一村”中,出土了1万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人们饮酒用的陶尊、陶甑、陶等。

    中国社科院的考古学者认为,这些酒具的挖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水平,同时将中国酿酒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可以确定中国酿酒历史在5000年前。

    据考证,古亳州地区到了汉代,酿酒业就已经相当发达。当时已经流行用不同的谷物来制曲,根据工艺不同而分为多种品类:有廉价的“行酒”,有少曲多米、“一宿而熟”的“甘酒”,也有叫做“酣”的白酒、叫做“糟下酒”的红酒和叫做“醴”的清酒。

    当时,贵为丞相又酷爱饮酒的曹操,对天下美酒的出产情况不可能不了解,他选择故乡的美酒进献给皇上,应该是经过再三斟酌和比对的。由此可见,“九酝春酒”在当时当地,也应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名的农学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曹操的《上九酝酒法奏》:“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臣曹操。”奏文落款为“汉建安元年,时丙子冬月”。

    春酒者,即春季酿的酒;九酝,是指酿造工艺中,要分九次将粮食投入正在发酵的曲液中,直到酒曲发酵完毕,酒熟即止。研究者发现,曹操所言的酿酒法中酒曲和原料米比例大约3%,由此可推知,“九酝酒法”已经使用了近代生态科学酿酒的雏形。

    更有趣的是,曹操在上奏中,不仅总结了“九酝春酒”的工艺,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他发现,实际操作中如果用九斛米,酒味苦烈,口感不佳,而“增为十酿”,则恰到好处。《齐民要术》中说,“曲多酒苦,米多酒甜”,酿酒工艺中原料和酒曲的配比比例,是能否酿出好酒的关键环节,这主要依靠酿酒师们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把握好。

    因此,有论者认为,从曹操的上奏文中可发现,曹公绝不是一个只谈理论不加实践的书呆子,他爱饮酒,更要研究酒,甚至还亲手尝试了酿酒工艺。给皇上献酒,按说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以曹操当时的权势和影响,大可不必在这种看似不重要的小细节上过于讲究,而事实上他一点都不含糊。

    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完全可以算做一位合格的酿酒师,他至少是超越了“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文人境界。

    岁岁“进贡”

    虽然东汉时代的中国酒距今已经上千年,但由于古亳州地区酿制美酒的无断代技艺传承,曹操的九酝酒法与今天古井贡酒的蒸馏酒工艺仍有着一脉相承的相传。这也带来了此后历代,亳州这一地区但凡和平繁荣时期都是酒旗飘飘。

    隋唐时代,盛于乱世之后,也是中国酿酒技艺大发展的时代。国家有专门负责酒类生产和管理的“良酿署”,酒税更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唐人好酒,甚至许多皇帝亲自参与酿酒,唐太宗引进了西域葡萄酒的工艺,在皇宫中开场子酿酒。

    唐人崇尚“美酒盛以贵器”,“葡萄美酒夜光杯”、“琉璃钟、琥珀浓”,不但要喝好酒,还必须拿像样的酒器营造气氛。有记载称,唐代的各类名酒多达四十多种。烧酒一词也在此时有了出处,大诗人白居易曾言,“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

    此时的亳州,开始显示其显赫的身世。亳州是唐代“十大望州”之一,下辖8县。还是宣武军节度使所在地,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分区,节制亳州、宋州、颍州,地位甚高。同时,亳州手工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集市众多、酒坊林立。

    经后人考古挖掘,这里出土了一大批隋唐时代精美的酒器酒具,尤其以各类造型丰满、色彩丰富的瓷质酒壶、酒杯为上品,足以证明当时亳州酒业之发达。

    宋代是中国造酒术大繁荣时代。从宋人撰写的“酒经”,就能看出这个时代的人们对酒的喜爱和推崇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苏轼写过《东坡酒经》、林洪编撰了《新丰酒经》,朱肱创作《北山酒经》三卷,后来李保又写了《续北山酒经》,还有窦革的《酒谱》、范成大的《桂海酒志》等,据清朝人郎廷极统计,宋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创作制曲酿酒理论和工艺最多的朝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宋人通过酒,把天地人融为一体,比“三杯通大道”只喜狂饮的唐人,更多了一些沧桑感和哲学意境。

    此时的亳州,别的不说,单说该地区的酒税征收额,据记载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已经高达“十万贯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酿酒业的盛况。

    再往后,到了元代,亳州年酒税曾多达75077锭11两5钱,在排名上进入全国“第一阵营”,被称为是“四大酒都”之一。

    明初期,怀姓商人在减店集,也就是今天的亳州古井镇,建立了“公兴槽坊”,以酿制“减酒”闻名。万历年间,祖籍在减冢店的沈鲤担任朝廷的“阁老”。就像当年曹操献酒一样,他也把家乡产的美酒,当时叫做“减酒”,献给了朝廷,并在奏折上引用了亳州当地民谣,“涡河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佳宾”。

    沈鲤在当时贵为三代“帝王师”,为人方正清廉,万历皇帝对他非常尊敬。他死后,万历皇帝亲笔赐额“责难陈善”、“肖德世臣”。沈阁老献酒,再次让家乡“减酒”的名声广为远播。这可谓有明确记载的古井贡酒二度进贡。

    明末战乱频起,亳州酿酒业大受影响,直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才恢复到原有的规模。到清代,减店各槽坊大都采用“老五甑”酿酒法,品种也由单一的大曲酒发展到色酒、老酒、福珍酒、药酒等多种系列产品。

    时至晚清,亳州人姜桂题任直隶提督兼统武卫左军、热河都统、陆军总检阅等职,曾被皇帝赏赐黄马褂,并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这位毅军第三任统帅,也没忘记把家乡的“减酒”进贡给太后品鉴,为此慈禧还以“福”字回赐。这就是古井贡酒历史上有记载的三度进贡。

    往事悠悠。新中国成立后,古井贡酒从第二届国家名酒评选开始,连续四次荣获金奖。1987年国庆节期间,应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函请,为满足节日及外事活动需要,特向古井贡酒厂购买两吨古井贡酒。

    由此,古井贡酒入选为国宴用酒,同时也成就了其灿烂酒史上的“第四次进贡”。

    “贡”字风波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从古老的“减酒”到古井贡酒,本身又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奋斗史。

    建国初期,整个亳州城只有18家槽坊。1958年春,亳县张集乡第十一人民公社,在“公兴槽坊”旧址,办起了“减店酒厂”。当时只有32名职工,122条发酵池,一口锅甑,月产白酒2000公斤。

    可以说,初创时期的古井酒厂完全靠人拉肩扛,条件相当艰苦。在缺少机械化作业工具的情况下,制曲工人都是用脚把酒曲一点点踩实。

    当年秋,亳县县委工作检查组到减店酒厂检查工作,偶尔品尝到酒厂生产的一种散酒,大为惊叹。询问后方知,原是“公兴槽坊”的老工人利用酿酒之机,私下在明代老发酵池里投了几百斤高粱,试酿而得。

    随后,安徽省轻工业厅专业评酒家经品评鉴定,认为“此酒风味独特,入口绵柔,落口甜淳,回味悠长,国内少见。”

    安徽省轻工业厅很快派人专程赴亳县减店酒厂,考察减店集的酿酒条件和水质情况,并询问“遗老”,查阅有关资料,掌握了“减酒”的生产史料,随后将样酒呈送给当时的省委主要领导。

    为确保质量,安徽省轻工业厅暨食品局重新组织专家认真品评,并与省内外名优酒互相比较,认定该酒风味独特。当即贴上“此酒以百年老窖和古井泉水所酿,老五甑操作工艺,曾进贡过帝王”的标签,瓶装送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局酿酒处鉴定。

    翌年4月,安徽省轻工业厅拨款10万元,建成大曲酒车间、粮仓、酒库及破碎车间各1幢。7月21日,亳县减店酒厂改为省营酒厂。10月16日,又定名为亳县古井酒厂。

    同日,安徽省轻工业厅通知:“亳县古井酒厂所生产的高粱大曲,经省领导研究决定,命名为古井贡酒,其根据是: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的九酝春酒以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九酝春酒成为历代贡品;其二,现在酿酒取水之古井系南北朝遗迹,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由此,古井贡酒在新中国的中原大地上重生。

    按说,以用水之井和酒的历史典故命名,无可非议。但当时古井贡酒还是遇到一点波折。

    1960年2月26日,亳县古井酒厂按级申请注册古井牌“古井贡”商标时,国家工商局却致函表示异议。他们答复说:“古井酒厂申请注册的古井牌商标可以使用,但古井贡酒最好改为古井酒。”他们显然并不喜欢古井贡酒历史上有关曹操与贡酒的故事。

    当时安徽省专卖公司经理高四龙,为了让古井贡的商标通过,特意给国家工商总局写信,做了说服工作:“我的看法,‘贡’字放在上面没有什么不好?况经省长提议,那么不用‘贡’字可能因为有封建名词,就因为这个理由,我国和世界各国对这样的字眼还是用到,而‘贡’字表示过去是封建所用,现在革命落到人民手中,这不正说明像故宫等大型建筑回到人民手中一样吗?”

    国家工商总局最终同意采纳“古井贡酒”这个名字。当年5月,古井贡酒就被评为安徽省名酒。之后,在1963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一举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第2名。

    然而文革期间,古井贡酒的“贡”字仍被戴上“四旧”的帽子,数十万套古井贡酒商标被一举焚之,新商标被简化成“古井酒”。不过,文化和品牌的魅力是不会轻易消退的,应广大消费者的强烈要求,古井贡酒商标在1973年又被恢复使用。

    在随后1979年、1984年、1989年,古井贡酒在全国第三届、四届、五届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金牌,由此便稳稳当当列入中国名酒行列,品牌也越叫越响。

    贡酒应贡人民

    今天的古井贡酒,已经超越了传统“贡酒”的含义。香飘千年的古井贡酒,本身蕴含着一种内在的“贡献文化”。

    当年,曹操在汉室衰微、诸侯混战的背景下,扶持弱小的献帝,并将家乡美酒奉上,体现的是他在大危局时刻,挺身而出、续写历史进程的勇气和担当,由此展现了他对历史负责的英雄主义使命感和忠诚。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肯定曹操的历史功绩。他分析,董卓之乱后,曹操专权,他重刑名,立法严,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经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世人通常皆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批评曹操,而鲁迅还给曹操一个真面目,他评价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对今天的古井贡酒而言,从曹操献酒一直传承下来的“贡”字背后,是以“忠诚、贡献、共享”为理念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是对浓厚的传统文化,所进行的一次深刻挖掘和现代转换。

    事实上,这种“转换”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它并不是古井人凭空想出来的“金点子”和广告词,而是他们一代代创业者,经过了多年艰苦奋斗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洗礼之后,基于企业实践而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经验,这里面,搀和着浓烈的土腥味和汗味,以及独有的厚重酒糟味。

    古井贡刚建厂时,创业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擦擦汗,拨拨灯,超额任务上北京”。可是正赶上1960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安徽是当时的重灾区。老厂长聂广荣一边把造酒的粮食看的紧紧的,一边把酒糟、酒糠分给了当地百姓吃,救活了不少人。但老厂长因为没时间照顾家中老小,他在阜南农村家中的父亲和儿子都饿死了。

    多年以后,当老厂长聂广荣的小儿子聂古井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还忍不住泪光盈盈。他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古井酒厂的建立;退伍之后,他子承父业,全部职业生涯都“贡献”给了古井酒厂,一直在供销、灌装、安检等企业一线岗位工作。

    这位一直被人叫做“小古井”的老古井人,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对来访者说,“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古井集团了”。

    改革开放之后,古井贡酒要从“计划调拨”体制转轨成为在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这需要主动求变、不断革新,而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需要古井人具备对企业强烈的使命感和忠诚度。

    有人回忆,那时候跑销售,即便是酒厂领导出差,也是格外简朴。有时候为了节省费用,住店时大家不论级别身份,打地铺睡在一起;吃饭更随便,路边买个大馍,就个咸鸭蛋,喝口白开水,就是一顿……

    就这样,1987年古井贡酒被人民大会堂选为国宴用酒,1988年古井贡酒荣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夏尔奖,1996年古井贡在深交所上市,同时古井酒厂改制为股份公司(即更名为: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面向市场的机制转换,在激烈的白酒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进入21世纪,古井贡迫切需要创新再造。2007年,古井集团新的经营团队成立,提出“回归与振兴”战略,要求经过三到五年奋斗,使古井回归白酒主业,古井贡酒回归高端品牌,重回中国白酒第一阵营,他们提出“打造中国最好的白酒企业”的愿景。

    2008年,配合古井贡酒复兴的“酒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为国家4A级工业旅游风景区,这也是中国白酒业的首个4A景区。

    2009年,古井走出持续十年的低谷,在中国5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排行榜中,排名第175位,同时获得“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影响世界的民族品牌”称号。

    2012年,在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举办的“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活动中,古井贡酒品牌价值为208.99亿元,同比增长48.55%,这标志着以古井贡酒为代表的皖酒,正以稳健的步伐,重新冲刺中国白酒品牌第一方阵。

    2013年8月,古井贡酒荣获品牌中国华谱奖,连续两年获此荣耀。与此同时,在“华樽杯”第五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活动中,古井贡的品牌价值高达261.65亿元,位列安徽白酒第1名和中国白酒第6名,成为安徽省人民的骄傲。

    到今天,拥有千年传承的古井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贡献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企业责任和使命:在公司治理层面要“为股东作贡献”,在企业管理上要“为员工作贡献”,在市场营销中要“为客户和消费者作贡献”,在社会关系上要“为地方经济作贡献”……这种“贡献”无处不在,必须上升为一种企业意识形态和行动自觉。

    有一则小故事,很好地总结了古井贡酒的“贡献文化”。1987年5月,杨得志将军来古井酒厂做客,他品尝古井贡酒之后,乘兴题词:“古井自古有名,贡酒应贡人民。”

    今天,将军这幅题词就镌刻在古井亭旁边,与跨越千年的老槐树、北魏古井,以及蓝天白云相衬托,鲜明地昭示着古井贡酒的过去与未来。

    (众石文 庚伟摄)

分享到:
古井贡酒 从“曹操献酒”到贡酒献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