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指评天下

微时代:生活瞬间化

张颐武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03日   10 版)

    几年前,微博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那时大家还是尝试着使用这东西,几年后,微博已经成了生活中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也成了许多人发布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常见的平台。最近两年来,微信又改变了我们和熟悉的人们交流的方式。

    在中国,微博的发展是以新浪微博在2009年8月试运行上线为标志的。虽然在这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但都不具有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此后,中国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新浪和腾讯的微博。微博是通过对twitter的借鉴出现的。但中文的140个字的容量远比西文的140个字符为多,虽然短小但却仍然能够传达相当丰富的信息,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微信从2011年上线以来,以无比迅捷的速度蔓延,形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的方式。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网络往往是依赖微信建构的。它们构成了我们“微生活”的底色。

    微博和微信最近成为人们公共生活与私人交流之中不可或缺的平台。这个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正在中国的社会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它不仅在很多方面对于传统的纸质或电子媒体构成了冲击,也对新媒体的其他形态形成了冲击,它的功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微博已经许多次地发挥了它的社会功能。一方面作为个人的信息平台,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人们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越过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的其他方式,依赖微博来接受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个人直击信息、进行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它在具有媒体功能的同时,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它所具有的弥漫式的传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都让人着迷。而微信的力量在于人际关系的紧密性比微博更强,因此往往在类似短信的相互交流的功能之外,其实也有类似微博传播信息的平台的意义,如“朋友圈”的传播,往往人们会视为比微博更加有效和有力的方式,因为微博里不管怎样,大家都是弱联系,大V和普通人之间还是若即若离,但微信都是可靠的熟人的交流,热烈讨论的微信群与当年的QQ群极相似,但当年QQ群里只有年轻人多,现在的微信群却是各种人的聚合。我们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微信群中乐此不疲地发布信息,引起讨论,而微信的公共账号,更加定点化地将意见传播给你。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而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前者是向互联网上的公众发言,后者是在短信式的交流之外,也利用朋友圈或微信群向自己的熟人发言,传播信息。

    微博和微信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逐步像手机号码或电邮地址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虚拟世界的新宠,又对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它带来了新的分享的可能,也带来了具有想象力的公共空间。“微文化”出现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了突破历史限度的瞬间的时间,并在这种时间之中凸显出“事件”的意义。这种“事件”类似于法国哲学家巴迪欧的意义上的“事件”。按他的说法:“独特的真理都根源于一次事件。某事必须发生,这样才能有新的事物。甚至我们的个人生活里,也必须有一次相遇,必然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可预见或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必然有仅仅是偶然的突破。”

    微博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显然扩展了中国舆论的空间。人们关注的许多事实都通过微博得到了传播,有效地让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诸多事实。而微信则将微空间具体化,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网络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同时也承载微博的信息发布的功能。

    微博和微信也是双面刃。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发布者,就没有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只需要140个字就可以了。同时,微博里有大量匿名人群,他们发布的信息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有些时候,一些人为了博取粉丝,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一些难以为外人明了的目标而制造虚假信息。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有些时候,由于许多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对一些适合他们的趣味或想法的虚假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也会出现辟谣往往不如谣言走得远的现实情况。这些流言利用一个确实存在的事件,但在叙述中夹杂虚假的信息,这所造成的辟谣成本往往极高,难度也极大,使得许多“阴谋论”、“黑幕论”往往不胫而走,快速弥散。同时,一些虚假信息往往由匿名者发出,而实名者转发传播,其他匿名者由于对实名者的信任而加速传播。在整个流程中实名者无需负责,匿名者无法负责,虚假信息经过这样的过程快速传播。在这样的传播之中,“事件”并没有它的历史性,而是一种此时此地的当下性的展开。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短小精悍,往往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往往是依靠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这就造成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这就使得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而复杂的观点难以展开。于是扣帽子多于作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微信则起了在熟人之间传播来增加它的可信度的功能。微博将我们接受信息的平台“微化”的同时,“微信”将我们的人际关系“微化”。

    这些都是“微生活”。

    “微生活”一是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性,我们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二是通过“大数据”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踪迹。这里留下的人们的兴趣、关切和习性,都会成为社会生活最为关键的信息的资源。

    微时代的出现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深刻地根本改变文化和生活方式。“微”有两个方面的形态:一是空间方面新的压缩,“微”是一个返归自我的内在性的可能。它把外在的大空间转化为自我感受的小空间,更加关切个体生活的内在的感觉、情绪和心理。它把空间化为一种心理空间的外化。这里的空间已不再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表达,而是在微空间中自我的再发现;二是“微”在时间领域里是一种内在性的时间的再发现和再展示。空间微型化之后,时间反而得到跨越的可能性。时间通过微化处理得到释放,我们的生活更加“瞬间化”了。

分享到:
微时代:生活瞬间化
王世襄: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
“寻找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探究“世俗水面”之下的未知
一本有“温度”的蒋经国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