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艾克白尔·艾尔肯是个大忙人。
校园里总能看见他一路小跑,去图书馆,去教室,去食堂……同学们戏称他为“跑步哥”。就连这次采访,也是分了三次才完成的。每一次,艾尔肯总是说:“马上,马上我就去有电脑的地方”。
艾克白尔·艾尔肯的家在南疆喀什叶尔羌河流域旁的麦盖提县,那里风景优美,以刀郎舞、农民画和红枣而闻名。父母、艾克白尔和妹妹一家四口挤在砖房里。
2000年,艾克白尔还在念小学时,父母就双双下岗了。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父亲外出兼职了多份工作,母亲靠灵巧的双手编织小花帽、刺绣手帕、小挂件等手工艺品卖一点钱。尽管如此,他们家还是得靠申领政府补助生活。
艾克白尔考入大学后,为筹集大学第一年的学费,母亲把自己的黄金首饰卖了,父亲同时兼职了3份工作,一天工作达14个小时。
孝顺的艾克白尔深知父母为他们兄妹俩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回报父母、改变命运是他认真学习的最大动力。
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因此填报了新疆师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今,艾克白尔仍记得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乌鲁木齐时,母亲在火车站的反复叮咛:努力学习,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育人。
艾克白尔所在的汉语班一共34名同学,只有4人是少数民族。汉语班所有课程均是汉语授课,这给艾克白尔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汉语发音不标准,汉语理解较慢,文字书写表述能力弱……这些问题每天都困扰着刚上大学的艾克白尔。学不好汉语,就学不好专业课,怎么办呢?
“我向学院一位汉语水平很好的少数民族老师请教,他告诉我,想提高汉语水平就应该多读报纸,坚持读报既可以提高汉语能力,又可以了解时政,丰富专业知识。”
从此以后,艾克白尔每天早早起床,奔到宿舍楼下值班室领当天的新报纸,坚持放声朗读一小时。世上最难的事就是坚持,而这个小伙子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通过不断地阅读汉语书刊,他对汉语的兴趣不断加深,喜欢上《三国志》等文史书籍。更让同学们佩服的是,他平时说话常常引经据典,古典诗词也常挂在嘴边。
虽然汉语水平提高了,艾克白尔发现自己还是改不了一说话就脸红的毛病。“第一次竞选班干,我没参加,坐在下面看到台上那么多同学都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心里很是惭愧。” 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改变内向的性格,融入集体生活。
下定这个决心,艾克白尔又忙碌了起来。参加普通话能力大赛、准备演讲比赛、竞选学生会、参加公益活动、组织晚会……前前后后,他一共参加了8次演讲比赛,最终获得了自治区二等奖。凭借出众的口才、良好的工作能力,他被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自治区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
“太忙了,只好跑起来节约时间,挤时间读书。”说起同学们称他为“跑步哥”,艾克白尔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校期间,艾克白尔的成绩十分优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我做到了凭自己的奖学金支付学费、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
2012年9月,艾克白尔作为唯一一名维吾尔族研究生,同其他7名同学一起,参加了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交换学习的项目。刚到华师大时,艾克白尔又困惑了。图书馆里座无虚席,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深受震撼。他想读书,却总是找不到座位。经过几次观察,他发现自己总是下课先回宿舍后去图书馆,错过了占座的良机。
从此,一下课他就一路小跑,爬上图书馆的台阶,趁同学们去食堂吃饭的时间占座,再沿着樱桃河一路小跑去吃饭。此时,食堂里早就不剩下什么了。
但艾克白尔却很开心:“这样我能保证每天4小时阅读量。”马恩选集、邓小平研究、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一学期下来,他在华师大阅读了大量经典文献,还搜集到了毕业论文资料。
回新疆后,他决心去考华东师大的政治学博士。现在,艾克白尔每天奔跑在考博辅导班与图书馆、宿舍之间。“做一名教师的梦想始终没有变,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我想把自己的全部才力贡献给美丽的新疆。”
(水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