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国美院85周年校庆

消失的历史重新现身

本报记者 蒋肖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17日   09 版)

    1985年赵无极绘画系列讲座的场景还原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建校85周年,这所由蔡元培创办、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在85年校史中五易其名、十迁其址。1985年在中国美术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现代主义美术运动“85新潮”始于中国美院(时称“浙江美院”),辐射全国。“85”这个数字,成了中国美院校庆的关键词。

    9月6日晚,中国美院“八五·85”学术文献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论争”、“突围”、“历程”、“新潮”四部分,讲述了学校在1985年、85个人的历史,以此折射85年校史的一脉相承。

    “论争”的起源是1985年,《美术杂志》九月号刊登文章《浙江美院的一场辩论》,报道85届学生毕业展和由此发生的一场论争。毕业生作品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其“冷漠”、“呆板”,缺乏激情和生活气息——这其实是当时两代艺术家的论争。从“文革”中“劫后余生”的教师们,强调对人性的深入挖掘;而年轻的学生们深受现代主义洗礼,痴迷于卡夫卡的荒诞和贝克特的孤寂。

    “突围”重新搭建了中国画教学座谈会、赵无极绘画系列讲座等7个标志性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历程”以黑板报形式,呈现自1928年建校以来有关艺术的事件、潮流和论争;“新潮”则是对“85新潮”的追忆,包括“厦门达达”、“新学院派”等9个内容。

    从2013年3月到8月,中国美院近百名师生,选择了85位不同时代的美院校友进行调研和访谈,从当下美院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制作了85部短片和85个再现人物当时状态的“道具箱”。85位校友中有林风眠、庞薰琹、吴冠中这样的大师,有兢兢业业的普通教师,也有在“85新潮”中开拓新风的年轻艺术家。

    时称“国立艺术院”的中国美院首任校长林风眠在1985年时寓居香港,时年85岁,进入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他的“道具箱”中摆着几张老照片。现任校长许江在1985年时是中国美院工艺系的教师,参加了赵无极讲习班,时年30岁。他的“道具箱”中,摆着他在20世纪80年代写成的《从素描走向设计》,如今已经再版了30次。

    85位校友在世的大部分人,都在开幕式当天来到现场。正如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策展人高士明所期待的,展览让在历史叙述中消失的人们重新现身。

    许江对“八五·85”展览这样解释:“它的意义正在于让八五精神,让美院85年持续的精神,重新和不断地活在校园,让美院的历史活化为一个未竞的事业整体,让参加‘八五·85’学术活动的青年艺术家们涵融其中,代代传承,梳理振兴,发扬光大。”

分享到:
火爆的艺术品市场给青年艺术家带来什么
电视剧亿元时代:别只认明星脸
消失的历史重新现身
青戏节引年轻人“入戏”
历史小说家“南阳对话”
上海国际艺术节简化开闭幕仪式
威尔第手稿首次来华展出
艺术品市场“道琼斯指数”有望出炉
麻辣一周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