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随着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上将一声令下,全军“使命行动-2013”跨区机动战役演习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我军第三次跨区远程机动演练,也是第二次以“使命行动”命名、总部组织的大规模军事训练活动。
情况显示,经过不断探索,“使命行动”军演已作为全军年度例行性训练活动逐步固定下来。有关专家指出,“使命行动”演习使我军军事训练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因其参演军种多、规模大、层次高,它也将成为检验军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的战略试金石。
联合作战没有固定“主角”
与往年演习相比,“使命行动-2013”跨区机动战役演习的突出变化是陆军地位的相对下降,诸军种高度融合、联合参训成为第一亮点。
先前的跨区机动演习几乎是陆军的“独角戏”,重在检验陆军的远程投送和立体机动能力,推动陆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作战型转变。空军、海军和第二炮兵等军兵种虽然参与,但主要起支援配合作用。
2009年,解放军首次组织跨区机动演习,代号为“跨越-2009”,主要参演力量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和广州军区的5万陆军部队,机动总里程达5万多公里。2010年,解放军组织第二次跨区机动演习,代号为“使命行动-2010”,来自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成都军区所属3个集团军机关与部分实兵共计3万余人参加,参演主体依然是陆军。
军队使命任务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参与力量的联合化。未来无论是遂行战争行动,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陆军部队不可能只在自己的战区范围内行动,海空军部队也要打破战区疆界和领导体制约束,一体化联合完成多样化使命任务。因此,全域机动作战不但是对陆军的要求,也是对空海军以及第二炮兵的要求。正在进行的“使命行动-2013”演习对此有充分的体现。
“使命行动-2013”演习分成A、B、C梯次进行。A梯次虽然仍由陆军先行,演练“空地立体机动”、“远程投送”等传统课目,但在战役指挥层面已融入联合要素。
在31集团军基本指挥所里,来自海空二炮等军兵种的指挥员与集团军指挥员组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军帐”。各种指令经各军兵种指挥员研究推敲,变成“集体智慧”,有效地避免了军种间的冲突。应该讲,是指挥决策的高效融合促成了参演诸军种行动的一体化联合。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随后进行的B梯次和C梯次演习,海空军和二炮军种力量相继成为演练的主角。
据《解放军报》报道,9月22日开始的“使命行动-2013C”跨区机动战役演习,主角已由陆军变为三军。空军、海军、陆军的部队从东北、华北、西南、东南等多个方向,跨昼夜、分批次到达演习预定地域。空军出动了预警机、歼击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等各型战机和地导、雷达、高炮等精锐力量,加上配属的陆军和海军航空兵、水面舰艇,参演人数已达1万多人,与陆军兵力几乎相当。
主角的变化表明了“使命任务”演习职能与地位的提升。事实说明,“使命任务-2013”演习已由检验陆军的跨区机动能力,向训练诸军种一体化联合全域作战能力转变。
当然,这种转变不仅限于军队层面,还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和支援保障力量。为保障“使命行动-2013”演习顺利进行,地方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电力、军供、消防、人防和医疗等支援保障力量,也被深度融合到军事演习行动中。江西省吉安军分区司令员姜长超认为:“演习不但检验了部队,也全面检验和提升了国防动员系统的支前保障能力。”
对此,有专家指出,随着军队建设和运用中军民融合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跨区机动演习不仅要练军队,更要练地方政府、企业和支援力量,因此,大规模军事演习将不再是部队一家的事,而是军地共同参与的国家训练活动,“使命行动-2013”在这方面无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打仗没有过去时
“使命行动-2013”跨区机动战役演习的另一个亮点是,“能打仗、打胜仗”不仅叫得响,而且落得实。一位参演指挥员深有感触地说,演习打的不是虚拟仗,也不是过去仗,而是正在进行的眼前仗以及可能发生的未来仗。
力量投送能力是军队核心作战能力之一,美军将其与打击能力、防护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并列为四大作战能力。随着强敌的侦察监视能力、远程打击能力的不断提升,跨区机动部队不但要“走得动”、“走得快”、“走得远”,更要“走得安全”。
据导演部指挥员介绍,“使命行动-2013”是南京军区部队首次进行的跨区立体兵力投送演练。机动途中,他们不断设难局、危局、险局,让参演部队各种作战要素确实经受了一次综合考验。
信息化作战是当今战争的重要作战形式。“使命行动-2013”打的都是“信息化仗”。此次演习中,凡是列装的信息化装备都被拉到了训练场,接受实战的检验。
在以“北斗”卫星导航、预警机、一体化指挥平台以及测绘、气象、水文等信息保障体系的支撑下,空中作战力量有效地克服了生疏地形和复杂战场环境的影响,成功实施了远程机动、联合防空、空中攻防对抗等作战行动。地面和海上作战力量,巧妙运筹信息火力,实现了精选打击目标、精准使用火力、精确毁伤评估。一名指挥员形象地说,“打到哪了、效果如何、还要不要‘补一枪’,心中都有数。”
打仗不但是打装备,更是打作风,凡是不符合打仗要求的都应改。作战会议上,有人按平时开会套路先讲几句客气话再切入正题,当场被指挥员打断,“打仗又不是请客吃饭,不要讲客套话,直接亮明观点”。为提高指挥效率,传统的靠文件运转的机关工作方式,被“千字文”、“百字令”等部门文书取代。指挥员下指令,不再背诵冗长的范文,只需几个字的指令,简洁高效而且保密。
专家指出,一种训练模式的生命力在于与实战的结合程度,依据“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使命任务”跨区机动战役演习在推动军队作战转型的同时,本身也实现了训练转型。
不能过度解读
作为一支正在快速发展的军队,解放军的每次重大行动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命任务-2013”演习也不例外。
印度《经济时报》9月9日称,解放军实施跨区机动演习主要是锻炼实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能力,检验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各个单位间的协同能力,以及军方和民间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这种分析相对客观。
但也有部分国外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此次参演的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海军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处于东南、台海、南海等地区热点方向,由此推断,跨区机动演习有深层用意。言外之意,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组织“使命行动-2013”跨区机动战役演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威慑意味。这是一种过度解读。
众所周知,通过军事演习,制造紧张气氛,只是部分强国用以实施军事威慑的重要方式。
2011年11月,日本就曾以保护西南诸岛为由,组织陆上精锐力量实施远距离跨区作战机动演习。此后,还多次组织针对钓鱼岛的夺岛演习,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美军把军事演习作为展开军事打击的前奏,大战之前必要组织目的性十分明确的军事演习活动,企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军事专家指出,中国军队虽然把军事演习作为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但不脱离和平使用的本色。“使命任务”演习,无论规模有多大、距离有多远、情况有多复杂,主要是为了“练内功”,意在摸清实力底数,检验战法训法,提高打仗水平。这都是中国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的体现。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海军陆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