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把医学技术传下去,把我忘掉

黄雪蕻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27日   10 版)

    黎介寿院士查房,弟子们前呼后拥,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高铭华 杨晨供图

    89岁的黎介寿院士个子不高,方脸,白发向后梳,是一个雅致、谦和、极富魅力的老人,他是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先驱、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鼻祖,也是国际知名的医学家。但老人却说,他走上医学道路其实纯属偶然。

    上世纪30年代,国难当头、兵荒马乱,黎介寿和弟弟黎磊石因为家境贫寒主动辍学打工贴补家用。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你们的希望,将来一定在你们的学业上。”1942年,兄弟俩坚持自学考上了重庆的两所大学,但却没有路费前去报名。这时在南昌中正医学院工作的大哥黎鳌来信,让他们先来当练习生,第二年再考这儿的医学院,因为医学院免学费,兄弟俩就这样走上了学医之路。

    1942年,经过一年练习生培训后,黎介寿和黎磊石如愿考取了中正医学院。学院坐落在南昌郊区永新县,在这儿黎介寿度过了6年大学时光。当时医学院的要求很严苛,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就会被淘汰,黎介寿学习很刻苦,本来想学机械的他渐渐迷上了制作标本、解剖动物和参观手术。入学时,他们班共有130名学生,最后只有29人拿到了毕业证。这29人中,黎氏兄弟名列前茅,他们被分到著名的南京中央医院,一个任外科医生,一个任内科医生。那一年,黎介寿24岁。

    一

    黎介寿的医生生涯开始时,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了。多日的炮火之后,南京城突然安静下来。一天早上,黎介寿和弟弟起早去街上看解放军,眼前的场景让他终身难忘:一排排征尘未洗的军人和衣安静地睡在街头,为的是不打扰城里的老百姓。一年后,中央医院改为华东军区医院,黎介寿和全院官兵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1952年,作为华东军区医疗队副队长,28岁的黎介寿带队奔赴长春,在朝鲜战场后方参加伤员救治工作。黎介寿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些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薄的军装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浴血奋战,不少伤员严重冻伤,一些战士被冻僵,送到后方已经没有了呼吸。黎介寿被这支勇敢的队伍深深打动了。回到医院后立即递交了入伍申请书,他渴望走进这支队伍,做一个安静又勇敢的人。

    10年后的1963年,39岁的黎介寿终于被特招入伍成为一名人民军医。就在这一年,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肠道病研究也拉开了序幕。黎介寿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号称总院“一把刀”,有一次,一个患肠绞窄的男孩被送到医院,打开腹部后发现小肠因长时间缺血已发黑,热敷、的卡因注射都无效,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外科主任召集科室医生紧急讨论这个病例,众人束手无策之际,黎介寿突然想起不久前在外文医学周刊上看到过一种叫“苄胺唑啉”的药物,这是一种活血解痉药,可能对孩子坏死的肠道有效。为生命垂危的男孩注射“苄胺唑啉”后,奇迹出现了,孩子的小肠开始变红,血液的流动使这个垂死的小身体又有了生命的迹象。

    科主任欣赏黎介寿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索性将这个孩子交给他负责。孩子的病时好时坏,黎介寿也被折磨得日渐憔悴,他学习了大量有关肠缺血、肠功能的资料,经过三个月努力,终于把孩子治好了。黎介寿由此发现了肠道疾病的博大精深,从此走上了肠道研究的道路。

    然而,刚刚起步的肠道研究没几年就被迫中断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因为是医院的“反动学术权威”,黎介寿被撤销职务下放到革命老区安徽金寨白大公社。“到哪儿都是治病救人”,黎介寿没有消沉。在白大公社,他一边劳动一边用业余时间给当地群众看病,他采来坡上的鱼腥草熬汁治肺脓肿病人,用钢精锅消毒刀具为病人们做手术。一年后他离开公社回医院时,十里八乡的百姓闻讯自发前来送他。

    1968年,在黎介寿肠道研究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病人出现了。这名病人是一位历经枪林弹雨的将军,脾气暴躁,他在一次车祸中受伤,小肠破了6个洞形成了外瘘。肠外瘘简单说就是肠子漏了,粪便不停渗出导致腹腔感染,这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疑难症。医院给他作了五次手术都没治愈,气得首长嚷着要枪毙人。当年,国内对肠外瘘的研究还没起步,黎介寿主动请缨担任这个将军的主治医生。

    肠瘘病人因为肚里都是粪便,味道很难闻。将军一见他就发火:臭死你们算了!黎介寿耐着性子一边赔笑一边观察病情。肠瘘治疗的补肠是个难题。他用刀将自己的大腿划个口子,再用医用胶试图粘起来,很有效,但不知用来补肠效果如何。随后,他将医用胶用于补肠手术,却失败了。肠子是蠕动的,乳胶一糊上就掉了下来。黎介寿又绞尽脑汁琢磨起别的方法。肠营养跟不上,蠕动难控制,这是手术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黎介寿突然想到深静脉营养补充。

    深静脉是要害部位,输一瓶高浓度营养液进去可抵人体所需半个月的营养,这是快速增强病人体质的惟一方法。经过反复论证试验,黎介寿在病人锁骨下开了个口子将导管插进去,让营养液一滴一滴输入病人体内。深静脉输液一点差错都不能出,黎介寿整夜守在床边。第二天一早,病人的脸就开始变得红润,没几天身体就强壮起来。黎介寿再次进行补肠手术,成功了。

    二

    因为“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研究”的成果,黎介寿在肠道领域成了著名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他凭借独特的治疗手段从死神手里夺回许多生命。河南永城一个姓窦的小伙子,因患肠瘘体重由125斤降到47斤。家人将他从永城千里迢迢背到南京,黎介寿不怕脏不怕臭在他身边守了三天,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治好了他的肠瘘,还给小伙的父母一个健康的儿子。

    浙江女青年陈航,因肠损伤小肠仅剩30厘米,靠肠外营养支持法恢复了健康。后来小陈又想要宝宝,在黎介寿的治疗下,顺利怀胎十月生下孩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靠营养支持生育的“无肠女”。一时间外科营养支持成了全球医学发展新方向,连西方医学权威都赞叹:“黎开创的肠外营养支持,有革命性的意义。”

    1979年,因普外科取得的成绩,黎介寿所在的科室被升格为全军腹部外科专科中心。作为中国临床医学营养支持奠基人、外科中心主任,黎介寿那年55岁。别人都以为他会干到退休,然后功成名就地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他自己觉得也会是那样的。但没想到,在63岁那年,他的退休计划被搁置起来。

    那是1987年的一个深夜,一名13岁的小姑娘因腹部出血小肠被切除后转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抬来时肠子是用两把血管钳夹住的。小姑娘的父亲急疯了一样,抓着黎介寿哀求说:“把我的肠子给她,让她活,她才13岁啊!”但黎介寿却束手无策,因为当时整个亚洲都没攻克这个难题,最终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姑娘咽了气。对待病人,黎介寿一直是相对冷静的,因为医学讲究的是精准,流着泪做的手术一定是失败的。但那次,他哭了。

    黎介寿横下一条心,不退休了,不攻克小肠移植这道难题誓不告老还乡。当时,心、肝、肾、肺等器官移植都已经应用于临床,惟独小肠因为含有淋巴细胞和细菌,移植面临巨大风险,在国内这项技术还是空白。黎介寿带着学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探索的路举步维艰,仅动物实验存活难以超过24小时这道难题,黎介寿就攻关了一年。为达到存活100天的纪录,他带着学生又奋斗了两年。几年时间里,动物房成了黎介寿重要的工作场所。夏天他们用凉水给猪降温,冬天烧煤炉帮助猪取暖。因为整天和猪待在一起,黎介寿和学生身上都散发着浓浓的味道,成了“猪倌”。经过5年动物实验,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终于获得了成功。接下来,他要向人类同种异体小肠移植进军了。

    1994年3月12日,这是个在中国医学史上都很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黎介寿进行了第一例小肠移植手术。患者杜新平是一所技校的女教员,因肠粘连开过九次刀,已到病危阶段。从早晨10点到晚上10点,开腹腔、摘病肠、修供肠、接肠、上环孢素,黎介寿在手术室里一口气奋战了12个小时,手术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次手术也打破了亚洲小肠零移植的记录,将中国器官移植水平一下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因为这一突出成就,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由“全军腹部外科中心”晋升为“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那一年黎介寿70岁,这位老人的传奇还在继续。

    三

    1996年5月,黎介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医学界,黎家“一门三院士”被传为美谈:大哥黎鳌专攻烧伤学科,黎介寿精于肠道学科,黎磊石建功肾病学科,他们都成为光荣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4月,他再次主刀为一名肠坏死肝衰竭患者实施了肝肠联合移植手术,填补了亚洲肝肠联合移植的空白。接着他又攻克一系列亲体供肠移植、急性胰腺炎等世界医学难题。2010年,由黎介寿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南京军区总医院有史以来也是江苏省医疗系统有史以来获得的惟一大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老人自己却看得很平淡:这是我们整个外科研究所的成就,如果可以,我想将我的署名排在最后。

    今年,黎介寿89岁了。老人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述说着他饱经沧桑的人生历程。黎老的母亲和姐姐早已客逝他乡,哥哥黎鳌1999年去世了,弟弟黎磊石也于2010年去世了。学生们说,老人生活清淡、一切随缘,惟独在医学研究上依然较真。现在他的大弟子、外科研究所主任李宁已将小肠移植进展到异种异体移植阶段,老人仍然不知疲倦地积极参与和支持着。说到这里,黎介寿兴奋地发出邀请:“等这个研究成功了,你们再来采访哈!”他说,“我的愿望是把造福人类的医学技术传下去并发扬光大,至于我,希望人们可以忘掉。”

分享到:
美国开战谁说了算
形似实战与神似实战
青春的花朵绽放在罗布泊深处
首届英雄文化论坛在空军勤务学院举行
军营文化走进校园军训场
把医学技术传下去,把我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