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住在一个只有500多户人家的小城,在加拿大除了六七座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这样的小城星罗棋布。
秋天来了,邻居家的苹果树结了100多磅苹果,不是超市里那种光鲜的苹果,个个又小又酸,都送给女友了。然后,女友就做了以苹果为主题的甜点给周围的邻居送去,苹果排、苹果脆、月桂苹果卷……收到苹果甜点的邻居们非常开心,于是又把自己家院子里落了一地的苹果让孩子们捡起来,给她送去。还有人下了订单,说最喜欢樱桃派,等明年春天樱桃熟了就摘下来给她,还有人说喜欢葡萄蛋糕……
“送去的是苹果,收回来的是苹果派”,多圣诞老人的故事啊。女友则说,小城不就这样吗,大家送来送去,时不时串串门吃吃饭。
由于甜点手艺高超的女友的人气,大家提议要让她老公当镇长。邻居们一呼百应,奔走相告要帮他们拉票。其实在小城当个镇长是个清闲工作,一星期去三个半天,没事找警察局和邮局的官员们喝喝咖啡就差不多了。
这种乌托邦般的生活我听得匪夷所思,但是老公很熟悉。他在一个几千人口的小城长大,街坊邻居都相互认识。他小的时候,母亲上班就把他给邻居带。再大些,他和别的小孩就在大街上到处乱跑,捣乱了,马上有人管教他们。有一次他偷拿妈妈收藏的银币去买糖,食品店的老板把糖果给他了,转身就打电话向他妈妈告状,银币自然如数奉还。
似乎和我们小时候长大的环境差不多,那时候,好像街坊邻居都是父母工厂或者机关工作的同事,自然相互照应。只不过街坊邻居的日子在我父母那一代就终止了,现在的北京,城市越来越大,陌生人越来越多。
即使在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也有这样的社区存在。我老板有一次说,因为她小时候,生活在一条街上每家每户都认识都打招呼的小城,所以她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这样长大。她最后把家安在了一个孩子们一下学就在社区马路上一起玩冰球,早上起来总有邻居的孩子送报纸的社区。圣诞节时,整个街道约好了做一个灯光圣诞,于是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圣诞主题的彩灯,然后挨家挨户轮流聚餐。
听起来在这样的小城里,孩子们最开心。女友说,老头老太太也开心。邻居家的老奶奶都90岁了,一个星期要在社区中心玩3次桥牌,牌友平均年龄85岁。他们还练太极、偶尔结伴给孙子孙女的冰球赛当当啦啦队。
这样的小城的经典关系就是,孩子们认识彼此,他们的爸爸妈妈们互相认识,孩子们的爷爷奶奶也互相认识。偶尔哪家来一个客人,整条街都知道,于是就不那么担心安全问题。
我说这样的关系在我们这样的高层公寓中不会有。女友一边继续削着手中不知道哪位邻居送的苹果一边在视频电话里问我:“是吗?你多久没有给你的邻居烤过一个苹果派了?”
是啊,我们多久没有注意电梯里的邻居并和他们打招呼了?多久没有敲敲邻居的门和他们聊聊天了?小城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