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生死关头,他一把推开战友

——追记第12集团军“朱德警卫团”模范基层指挥员罗昊

特约记者 王余根 通讯员 周林 戴强 廉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10日   06 版)

    48年前的7月14日,陆军第12集团军战士王杰毅然扑向即将爆炸的炸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

    今年的同一天,第12集团军部队海训场上又出现同样感人的一幕:“朱德警卫团”破障营三连指导员罗昊,带领官兵进行重难点试验攻关时,遭遇海上突发险情,在冲锋舟即将侧翻的一刹那,他奋不顾身把战友推开,自己却壮烈牺牲。

    该集团军政委张学杰流着泪说,罗昊的“一推”和王杰的“一扑”一样,体现了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诠释了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价值取向。

    “打仗冲锋,我必须坐第一船”

    “罗昊短暂的军旅历程,印着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朱德警卫团”团长汪生虎说。罗昊任排长后第一次参加海训,就主动要求参加全团课题示范,组织的“障碍物爆破清除”课题被团里评为精品课题。

    他进机关不到一年,就担纲完成了团队抗洪抢险行动预案的优化,被评为团优秀机关干部。任指导员期间,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队党支部被团里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2008年10月,当排长的罗昊因为表现突出被团里推荐参加集团军参谋集训。作为一名工兵专业的新参谋,专业受限,经验缺乏,与大兵种的老参谋相比没有一点优势。

    集训期间,罗昊白天听课记录,向装甲兵、步兵、炮兵参谋学习合成专业参谋业务,晚上加班加点反复练习,以优异成绩捧回“优秀学员”的大红证书。

    到团作训股后,他主动要求当任务最重、离打仗最近的作战参谋。到基层任连主官,他选择到作战准备任务最重的破障三连。

    “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战场,脑子里始终装着打仗。”连队官兵说。

    去年11月,团里组织战术课题演练,连队担负“排障”课题演示任务。以往演示这个课题,没有航渡阶段,直接从岸上展开行动,蓝军只是“活靶子”,训练流于形式。

    “必须按打仗的标准来!”罗昊果断叫停“练为看”,从团作训股申请8条冲锋舟、40余支冲锋枪以及发烟罐等器材,模拟战场背景重新制订了演练方案。

    接下来,他和连长带领大家对课题进行反复推演,对8处不符合实战要求的地方进行更改,课题验收后在全团推广。

    “训练站第一个,打仗坐第一船!”这是罗昊当指导员以来的真实写照。

    今年年初以来,团队担负着海上作战重难点课题攻关任务,连队任务最重。罗昊带着党员骨干每天加班加点,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绘制各类图表100余份,革新器材10余件,形成3个理论研究成果,解决海上标示通路浮标受风浪影响容易发生偏移等多个重难点问题。

    “假如有危险,我第一个上”

    事发当天,黄海某海域的海训场上,突击舟突然进水熄火失去动力,一个涌浪袭来,舟体飘摇欲倾。

    坐在舟首的罗昊“腾”地一下站起来,摇晃着跑向舟尾的操舟机处置险情。就在舟翻的瞬间,他一把将处在危险位置的操舟手孙良东推向大海,而自己却永远倒下了,宝贵的生命定格在28岁。

    罗昊在完成这一“站”、一“跑”、一“推”壮举的同时,喊出的“都别慌,让我来”让人刻骨铭心。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三个出来’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团政委朱良坤眼含热泪说。

    2008年6月,集团军赋予连队操舟手示范教学任务,冲锋舟海上换乘课目,因为技术要求高、危险性最大成了一块硬骨头。任排长刚满一年的罗昊主动请战要求负责这个课目,通过精心准备、积极训练、反复试验,安全圆满完成了课目演示。

    前年6月,连队正在淮河某流域组织新装备水上驾驶训练。突然,一艘破障艇方向杆出现故障,在河面上不停旋转。新驾驶员一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处置,此时,一列采砂船队从上游疾驶过来,很可能发生撞船事故。 

    危急关头,在岸上指挥训练的罗昊立即跳上一艘汽艇,快速驶向河中央。瞄准时机,他跳到艇上,然后挂上倒挡慢慢将艇退回岸边熄火,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7月13日,罗昊牺牲前一天的16时许,连队海训场有一艘载有11名游客的游艇失去动力被困海上,情况十分危险。此时,罗昊带领官兵刚好出航归来。

    “海况复杂,有危险,我带队去。”罗昊拦下几位主动请缨的排长,挑选精干人员驾舟靠近出事游艇,在台风抵达前将游客全部转移上岸。

    “我怎样对战士,战士就会怎样对我”

    “大家快跳!”

    险情发生时,罗昊大喊一声,同时用力将操舟手孙良东推下大海逃生,自己却不幸被螺旋桨砸中头部,永远地倒了下去。这一舍己救人的壮举,体现了一个基层干部对士兵的手足深情。

    “我就是死,也要把指导员托住!”突击舟翻了,左臂受伤不能动弹的下士王志远,用右手将昏迷的罗昊托在水面,坚持近10分钟直到等来救援,自己却差点沉入大海。

    7月25日,罗昊烈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蚌埠举行,几十名退伍老战士闻讯从全国各地赶来,在罗昊的遗体前哭成一片。

    是怎样的力量,凝聚起罗昊和战士之间如此深厚的情感?罗昊的日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怎样对战士,战士就会怎样对我。”

    2009年,四级军士长胥金盾的母亲患病急需一大笔手术费。罗昊也没有多少钱,他打电话回家向母亲借了3000元给小胥,送他上车回家。

    去年8月,上士罗延生的母亲生病急需用钱,罗昊把身上的2000元全部塞给小罗,并向团里帮他申请了5000元困难补助,发动党员为他捐款5000多元。

    今年4月,上等兵杨佳旭的父亲因车祸住院,他主动拿出自己1个月的工资给小杨救急。

    2011年,四级军士长王兆建的父亲因邻里纠纷被打伤入院。王兆建情绪激动,谁做工作也没效果,罗昊找到他一句话就平息了他的情绪:“你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咱们一起以儿子的名义想办法!”随后,他请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同学到王兆建家帮忙,问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每逢节假日,罗昊都主动上哨位、下厨房,让战士多休息一会儿;每次妻子来队,他都会带着她到班排转转,和战士聊聊天、问问家常;每当遇到涉险处突,他都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把安全留给战士。

    “对待战士,要有危急关头替他们挡子弹的手足真情!”罗昊曾说。

    今年5月,连队组织爆破分洪训练,当罗昊和电起爆接线员徐航路接好线路回撤至离炸点不到10米处,炸药突然起爆。还没等小徐缓过神,罗昊一个箭步冲过去就把他扑倒,飞溅的石子和泥沙落在罗昊身上噼啪作响。

    7月14日,当突击舟侧翻的危险关头,罗昊又一次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醒来。

特约记者 王余根 通讯员 周林 戴强 廉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0月10日 06 版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余姚:大水围城停水停电
网上“少先队用品商城”开业
天使之旅·设计师雅安行动启动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薄熙来上诉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上海连夜处置黄浦江堤防险情
借力新媒体吸引青少年
团委跟踪青年成长过程
生死关头,他一把推开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