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过去,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10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共接待游客4.28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1%。全国假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出游人数的持续增长,今年国庆节假日旅游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景区客流、车辆过于集中,游客分流、车辆疏散效果欠佳,景区综合接待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假日协调机构和景区的预警和控制疏导机制尚不健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尚需加强。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改善,游客文明出行意识仍需增强等。9月30日13时至10月8日8时,全国假日办接到了284件投诉,均进行了及时妥善处理。
虽然出现了诸如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等,但窃以为,此次全国假日办的表态,并没有一味渲染成绩,而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风格。
存在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文过饰非。
在我看来,旅游业存在问题,这点毋庸置疑,旅游主管部门和从业者也并不避讳谈面临的问题。做为一个朝阳产业,旅游产业历史遗留问题少,大部分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生长痛。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0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7.44亿,国内旅游总花费3175.5亿元;2009年,国内旅游人次19.02亿,国内旅游总花费10183.7亿元;而到了2012年,国内出游人数高达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两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朝阳产业。
在旅游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刚提出“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游客已经涌向热点旅游目的地。而目的地显然还没有准备好。
对于黄金周长假出现的问题,应该分析是频发的常态问题,还是纯偶发问题。对于常态问题,可以通过制定规范来管理、控制。而对于偶发问题,可以一事一议,不必上纲上线。
在我看到的一些关于九寨沟滞留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和专家们大多爱说一句话:管理问题。管理有没有问题?我没去一线采访,不能妄下评论,即使有,相信通过这次教训,九寨沟景区管委会的管理者们都会吸取教训,明年会好的。去年“十一”黄金周出现相似情况的华山景区,据今年去暗访的同行说,秩序很好。
吃一堑,长一智。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不出现问题更好。但,那是理想态。对于有可能长疮的地方,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让脓发出来。对于刚集体认识到自己是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产业来说,由庞大人流聚合成的市场,是检验管理质量的惟一标准。在痛中学习,在痛中成长。怕的是推诿责任。
既然是生长痛,就得有个从痛苦走向健康的过程。有些问题,必然是大家要理性面对的。
比如,对于刚刚焕发出游热情的人们来说,涌向最优质旅游资源是必经的过程,基于此,热点旅游目的地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对如潮人流。
再比如,时间也是旅游要素中的稀缺资源,一些专家呼吁用带薪假期来解决黄金周的拥堵,在我看来,至少在2020年前是不靠谱儿的。从拉动内需的角度来说,会有越来越多的措施鼓励人们出游,而作为消费者来说,出游也是最愿意被拉动的内需。
出游愿望越来越强烈,出游人数越来越多,出游时间相对集中,精品目的地仍很有限——不挤?那才是新闻。
对于中国旅游的生长痛,无论是公众,还是主管部门,都要做好担当的准备和理智的选择。
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