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为整合志愿资源切入社会管理创新探路

眉山团组织公益联盟助推社区自治

特约通讯员 田波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14日   08 版)

    9月9日一大早,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芙蓉路社区的居民王昌维兴冲冲地赶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窗口,凭记录自己志愿服务情况的爱心服务卡,领取了一张20分的爱心兑换券,他可以凭券享受一次免费体检服务。

    57岁的王昌维是下岗工人,黑黑的脸庞,有点驼背,患有哮喘病,但精神很好。每次参加社区关爱老人、小区自治巡逻、文明卫生劝导等公益服务,他心里都挺乐的,因为“自己既献出了爱心,又能得到‘奖励’”。

    从去年5月开始,团眉山市委推出以“志愿服务进社区、共建共享促和谐”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由地处城中心的团东坡区委牵头,社区团组织具体负责,整合社区居民、志愿者、商家三方力量,组建“爱在身边·公益联盟”志愿者组织,采取“宣传引导居民参与服务—取得爱心积分—兑换公益服务(物品)”的运行模式,探索出一条整合社会公益资源、激励人人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新路子。

    从抵触到欢迎:“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在社区,由于缺乏组织化的参与渠道,居民关注的多是个人利益,对社区事务和公共利益不太上心。眉山市芙蓉路社区主任周雪梅说:“很多事情社区居委会不出面,是没人管的。”

    献爱心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社会上不时发生传销、诈骗等恶性事件,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明显滋长。苏祠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郑栋介绍,他们曾对500多名社区居民进行志愿服务参与度调查,结果显示,35%的居民不知道志愿服务是怎么回事,14%的居民表示在有困难时不想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这样的现状和社会心理给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往往无法开展,容易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郑栋说。

    对此,团东坡区委意识到,要想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车子转动起来,宣传动员和示范引导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少。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团东坡区委跑遍了城区34个社区开展宣传动员,走街入巷与居民交谈,挨家挨户与群众沟通。同时,在青年较多、服务热情较高的飞跃电器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先期建立志愿者队伍,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开展便民服务;选择社区领导重视、群众基础好的苏祠街道芙蓉路社区作为试点社区,开展示范性服务引导,潜移默化带动居民自发参与。

    “这是一个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的过程,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并不容易。”“爱在身边·公益联盟”负责人唐婧说。

    在走访中,公益联盟“温暖空巢”青年服务队了解到,家住玫瑰园2区的骆朝林是“三无老人”(指城镇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很差。“开始我们去他家时,他总是不开门,只是探出头来望一望就不再搭理了。第三次去的时候,他感受到了诚意,终于愿意和我们说说话了。”唐婧回忆当初刚去帮扶的情形还挺感慨,“大家想送点棉被、椅子等物品时,他总是推辞,说这些东西都有。其实,他家里的东西都很破烂,早就该扔了。”原来,老人不相信志愿者,又特别好面子,不想被当成弱势群体。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唐婧组织志愿者联系民政部门为老人申请办理了低保,与市政管理处接洽装上了天然气,增添了厨房设备,对老人居住的院坝进行了维修清理。为了随时了解老人的状况,志愿者还和他约定,每隔半个月就到他家“视察”一次,看看需要些什么东西。唐婧说:“现在老人经常盼着我们去呢!”

    家住珠市东街的邹波,因为患有癫痫病,性格很孤僻。志愿者到他家进行需求调查时,他一直低着头不肯说话。公益联盟专门找了两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试着跟他交朋友,经过两个多月的接触,小伙子心结解开了,特别是参与了几次服务“试验”后,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服务热情高涨。现在,在街面秩序维护、交通路口疏通、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中,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爱在身边·公益联盟”活动开展以来,在350名青年志愿者的带动引导下,许多社区居民开始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仅芙蓉路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就已超过1000人,416名居民正式成为社区志愿者。

    爱心大循环:“用爱心换取积分,再用积分激励更多的爱心”

    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往往坚持不了多久,许多人参加一两次就再没出现过。怎样激励更多群众长期持续地参与社区管理服务?这是摆在团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

    团东坡区委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陈军从事志愿服务管理多年,在与社区群众干部多次沟通后,她发现,在目前群众公益意识普遍不够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兑换的方式,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体系,激发居民持久投身社区公共事务,不失为当下一条有效途径。

    谁来为激励提供必要的财力和资源支持?陈军通过走访发现,其实爱心企业、商家和单位还真不少,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商品和其它资源回馈社会,这对其自身公益形象和品牌打造也有帮助。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公益联盟一方面与辖区内的商家单位合作,将十多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家确定为服务兑换商,签订《合作备忘录》,按照约定为居民志愿服务免费提供商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的弱势群体、社区事务、潜在服务资源等整理分类,围绕社区管理、扶孤助弱、青少年成长等8个方面确定服务项目,每一项有细化的服务内容、积分明细和兑换方式。居民注册志愿者后领取爱心服务卡,根据各类项目开展服务并进行积分评估登记,在社区服务站领取5分、10分、20分、50分等爱心积分券后,便可以到“联盟商家”处领取“爱心礼品”。

    “挺新奇的,许多服务事项都是平常生活中随手可做的,竟可以积分换东西。”社区居民张素秋说。她一次帮助邻里解决纠纷就得了3分,现在,爱心账户上已将近40分,能到锋尚健身中心换取一张价值300元的双月卡,但她还想多积一些分,争取下个月能带全家人到水天花月游乐园玩玩。

    “用爱心换取积分,再用积分激励更多的爱心。”最近刚加入公益联盟的小贺很认同这种模式。她认为,这样可以打破以前许多社区“邻居帮邻居”的狭小互助局面,商家和居民都献出各自的爱,用爱心促进爱心,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服务。

    截至目前,芙蓉路社区已有216名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并获得6500多分的爱心积分,最高积分120分,已兑换积分的有95人。通过这些积分,他们可以按兑换标准免费到超市购物,到美发店理发,到门诊体检;也可以带小孩到早教中心接受培训,陪家人到影院、快餐店等地休闲娱乐……丰富多彩又紧贴实际的兑现方式让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日渐高涨。

    陈军说,随着这一服务模式的开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服务得分的评估登记和兑现还不够方便快捷,服务项目和兑换的东西还不能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他们正准备再次摸排调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借助网络、微博和手机微信,实现服务注册、登记和兑现便捷化: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吸引更多商家推出更多可以置换的“产品”来“反哺”志愿者,激励更多居民全面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中来。

    群众是主人:“现在遇到困难,人人都是志愿者,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志愿者越来越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涉及的行业领域也更广泛。公益联盟按居民志愿者的专业喜好分成了10多个小分队,确定了“护蕾行动”社区儿童守护计划、“健康绿色路”医疗服务、“爱心敲门”温暖空巢老人等9大品牌项目。

    “螺丝钉”便民服务队便是由一群装修工、水电工、理发店师傅等社区居民组成的专业小分队,他们对外公布了服务热线,遇到困难,直接一个电话,马上就有人上门服务。芙蓉社区居民雷樟田说,自己常年瘫痪,行动困难,以前像修理电暖气这样的事,从找人到维修要耗上好几天。现在,打完电话20分钟不到,“螺丝钉”志愿者就来了。

    一天1次关爱电话,一周两次打扫卫生,一月3次亲情陪护。这是“爱心敲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的“1+2+3”结对关爱模式。建立空巢老人档案,定期开展活动,这支队伍在社区老人中“颇有影响”。家住大北街社区的53岁退休职工李和平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所住小区里空巢老人很多,于是常利用空闲为老人们提提重物,上门打扫房间,拉拉家常。对楼下的时凤仙等4位90多岁的老人更是嘘寒问暖,几乎每天都会前去看望……开始只是在院子里,现在,整个社区有多少空巢老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怎么样,她都一清二楚。

    随着服务活动的深入,服务的内容已不仅局限于打扫卫生、搀扶老人等常规服务。“群众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公益联盟负责人唐婧说,为了加强志愿者能力建设,他们正与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恩派等NGO组织合作,借助“外脑”,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吸纳更多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加入,并将成立医疗、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队,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需求。

    如何让居民更好地自我管理,帮助社区解决纷繁复杂的事务,也是公益联盟不断探索的问题。他们以楼栋为单位,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将社区原有的管理事务解构为志愿服务项目,赋予每个服务项目1~4分不等的服务积分,开展“代办跑腿”(办理低保、医保,缴纳电话、收视费等业务)服务、家庭 “1+1” 对接(双方资源互补互助)服务等活动,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哪家遇到什么困难,还没找人就有邻居上门关怀;文明卫生楼院创建,群众自发组织卫生清扫队、文明劝导队;小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就业、计生信息采集,群众又当起了义务调解员、信息采集员……居民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将“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管理员”两种角色融为一体,主动参与社区事务服务35项,社区居民间自我服务达1.5万余人次,初步实现了社区自治,成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了,小区环境变漂亮了,社区工作也轻松多了。芙蓉路社区主任周雪梅说:“以前居民遇到困难就会给我们打电话,但社区工作人员少,很多时候都忙不过来,群众也有怨言。现在遇到困难,人人都是志愿者,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社区志愿者挺厉害的。上次大南街社区两户人家为停车问题发生纠纷,差点打起来,志愿者一去,大家都是熟人,不到1小时就让他们握手言和了。像这类事情,如果换我们去,可能要花大半天。”苏祠街道一名干部说。

    团眉山市委书记王艳说,公益联盟倡导“共建共享”的服务理念,把社区公共事务解构为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兑换积分的形式,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转化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动力,将缺乏吸引力的被动参与转化为充满激情的主动自觉,发挥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学会做社区真正的主人。

眉山团组织公益联盟助推社区自治
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青年深入基层接地气
河源:团员青年评议书记部长
国足客战印尼 意义大于“比赛”
中华台北男排夺冠拒绝奖金
培训班教练热议中国篮球症结
长阳业余高尔夫球冠军赛收杆
大学生羽毛球赛在政法大学落幕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