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3.5米高的钢架下,工人张青正在装保温板。他来自七台河,正在进行孵化场厂房的建设,这是黑龙江共青农场的第二个鸡场。现在,孵化场的地基已经打完。
“跟着建筑队盖了这么多年厂房,有不少孵化场,听说这个孵化场是最先进的。”张青用抹布擦着保温板上的土,低着头说。
共青农场孵化场从2012年哈尔滨国际贸易洽谈会上开始规划,计划到2014年4月28个鸡场全部建成,可以提供650个工作岗位。也就是说,到时每100个共青农场人里就可能有三四个人在孵化场工作,其生产的商品鸡会销往日本等国家。届时,黑土地上的商品鸡将变成“绿凤凰”,带着安全和健康的梦想,飞出北大荒。
共青农场及周边其他几个农场的孵化场与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厂一起,是亚洲最大的肉鸡生产线,其中,孵化场全部采用从荷兰进口的专业设备,12个人就能操控30万个鸡蛋的孵化工作。
共青农场的商品鸡一体化生产是一个“先有鸡后有蛋的过程”:先是父母代养殖场养殖种鸡,它们的蛋被送到孵化场进行孵化,然后把鸡雏送到养殖场养大,最后进入屠宰场变成商品,每个环节都可控。
共青农场畜牧科兽医师庚琳说:“为了避免环境污染,我们把孵化场的选址挡在了稍微有些坡度的山上。与南方孵化场比较密集的分布模式相比,建在山坡上更有利于场内空气的流通和环境的净化。”
“绿色生产”的观念贯穿整个肉鸡生产线。饲料厂的玉米等原料全部来自共青农场内部,吃这种饲料,雏鸡大概50天后长到6斤左右,达到进入屠宰场的标准,而如果吃添加激素的饲料,成长为商品鸡只需要不到40天。另外,从荷兰进口的设备,以及无污染的养殖、孵化和屠宰的方法也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清洁、绿色、无污染,同时保证了商品鸡的安全、健康、无毒害。
“空气这么干净,空间这么开阔,鸡的心情就会变好。鸡的心情好了,长出来的肉和心情不好的鸡肯定是不一样的。”共青农场商务局副局长付鑫负责生产线的招商引资工作,他抬头看看天,兴奋地说,“除去绿色的生产方式,这边的环境和资源应该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南开大学 张文婷 山西农业大学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