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大型国有骨干企业湘电集团主办的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和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70多年的蓬勃发展,其不竭的发展动力和创造力都来源于对文化的创新和建设。一直以来,学院按照“依托湘电,对接产业,校企融合,错位发展,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校企双方开展深层次交流与合作,让企业文化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打造了校企融合、独具企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形成了鲜明的“校企融合,全程育人”特色。
一、企业办学、校企一体,校企文化融合有支撑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与湘电集团融为一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企业办学优势。湘电集团创建于1936年,是我国电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务院确立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先后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套)重大新产品上千项,其中100多项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被誉为“中国电工产品的摇篮”和“我国民族工业的脊梁”。截止到201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245亿元,拥有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22家,上市公司1家。
湘电集团与学院从创办起就一直“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湘电集团视学院为企业人才培养的“血库”,大力支持学院发展。“湘电集团在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和强劲发展势头,为学院依托企业办学,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谈起学院的办学优势,学院党委书记秦祖泽教授自豪不已,他介绍:“湘电集团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元,用于学院的教学,并让学院共享企业产品工艺、产品技术、高端人才资源。”湘电集团董事长周建雄也多次表示:“电气职院是湘电人才输入的‘血库’、湘电是电气职院的人才培养基地”,“湘电有多大,电气职院的舞台就有多大”。
湘电集团实力雄厚,有着一流的管理、技术、产品、品牌和文化。湘电“力道文化”是在湘电集团七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有着悠久的传承和深厚的底蕴,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校企一体的办学优势使校园文化零距离地贴近企业文化,使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依靠,校企文化融合有支撑。长期以来,学院依托湘电集团先进企业文化,通过共同创新产教结合机制、共建专业、共建教学团队、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数字化校园、共育校园文化、共同为湘电服务等项目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校企文化互融、互动、互惠的建设格局。
二、全程对接、全面融入,校企文化多维立体融合
学院充分利用校企一体的企业办学优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条主线上融入企业文化,在组织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实现文化融合。通过“一线四面”实现了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做到了全程、全面、多维度立体的互动与融合。
(一)全程对接,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 校企共同探索产教结合机制创新,将企业文化注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将校企融合、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两车间、三领域、三证书、五段式”融合湘电文化元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湘电集团旗下分、子公司共同组建“湘电电机学院”、“湘电风能学院”和“海诺电梯学院”等校企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校企文化水乳交融,湘电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以“湘电电机学院”为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湘电电机事业部副总担任院长;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新生进校后,企业遴选“电机学院”学员,作为企业准员工;开学进公司见习一周,熟悉工厂环境、产品、设备,进行安全技术和企业文化教育;“电机学院”建立了“管理、技术、车间”三支企业教师团队。管理团队由企业管理人员构成,主要负责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实训管理;技术团队由企业技术人员构成,与学院教师共同参与专业技术教育和毕业设计;车间团队由企业生产一线的技师构成,主要负责学生技能培养。培养方案保证学生学习期间四分之一的时间进入公司实训;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由认知实习、基础实训、专业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五个阶段构成,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五段交替”教学来实现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校企利益共同体”办学模式搭建了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校企融合新平台,实现了办学实体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师资构成一体化、校企文化一体化。
2. 校企共建专业,将企业文化植入专业建设。学院与湘电集团等企业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专业设置、专业课设置将企业文化渗透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按照“依托湘电,立足长株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服务以新能源和先进装备为代表的湖南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生产建设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学院围绕湘电集团9大主业办专业,形成了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引领,以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为核心,其它专业为支撑的8个服务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势专业群,使培养目标明确、行业特色凸显。学院在所有专业课教学中有效植入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企业文化。以专业实践教学为核心,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构建了“教学车间-生产车间”两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训练-生产实训”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从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实训环节的运行机制到管理模式全面采用企业化模式建设和运行,打造真实的校内企业生产环境,多层面、全过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3. 校企共建课程,让企业文化进入学生课堂。学院开设湘电《力道文化》课程,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实习阶段,学院与湘电集团企业文化部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力道文化”宣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增加湘电集团企业文化元素,构建了基于湘电“力道文化”的德育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编教材,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有关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为导向设计课程。目前,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26门,建设省院级精品课程21门,开发校本教材、实习实训指导书84本。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为平台,由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或技能大师合作开发了100门优质空间资源课程。
4. 校企共建教学团队,让教师感受、吸收、传播企业文化。学院从湘电风能研究所、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湘电电机事业部选聘了一批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风力发电、电机与电器、机电一体化等重点专业的企业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制定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办法和教师下厂锻炼等教师培训制度,定期选派教职员工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专业为单位,按分厂组建了校企共同体的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车间团队;建立了“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身份互换制度,企业和学校关键岗位实行三年一轮换制度,以此来推动校企共建专业,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形成。通过系列措施,教师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切身感受、吸收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5. 校企共同教学,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各环节。学院与湘电校企全方位合作实施人才培养,企业方向学校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派最优秀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全程介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和课程教学。新工艺、新技术由企业技术团队授课;学生顶岗实习采用“现代学徒制”,实现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学徒、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教师与师傅、作品与产品、评价与标准、操作与工艺、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我们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的专任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湘电集团调来的;湘电集团所有的车间设备,都是我们的学习资源。我们就像企业的准员工,在企业内进行实训,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碰到校园内无法触及的问题。”机械工程系2011级学生黄晓林说。
6. 服务湘电,用校园文化反哺企业文化。学院主动适应湘电集团转型升级的需求,通过建立面向企业的学校文化输出机制,为湘电集团实现产业升级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为企业输入优秀的文化因子,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系统,实现校园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反哺。一是建立面向湘电集团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湘电集团培养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一线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我们企业输送了65%左右的管理干部和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周建雄表示。二是建立面向湘电集团职工的培训机制。承担湘电集团职工的继续教育任务,近三年培训湘电集团职工1.8万人次。三是建立面向湘电集团职工的终身教育服务机制。根据湘电集团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需求,帮助湘电员工建立“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享受世界大学城资源,借用信息化途径,为湘电员工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四是建立面向湘电集团的技术服务机制。学校与湘电集团共同成立多个研究所,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为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方面提供服务,目前,校企共同开发产品23项,获得专利19项,为湘电集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各层面
1. 以物质文化的融合为基础。学院全面推行湘电集团VI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统一规范网络主页和演示报告首页、校园环境、宣传用品、员工服装、宣传系统等等,统一规定校园标准用色、专用中文字体规范、名片等,构建了与企业气质相适应的整体形象。
学院积极推进校园物质环境的企业化,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湘电企业文化元素,使学院成为具有浓厚职业氛围、深厚人文意蕴、幽雅物质环境和一流文化品位,且“独具湘电企业特色”的文化校园。学院利用湘电企业文化资源,把战略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引入校园建成“企业文化长廊”, 把风力发电产业文化引入校园建成“风电展示厅”,汇集杰出校友的创业实例与奋斗格言形成“优秀校友风采”展示,将湘电集团企业文化元素引入教室。在校园建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满工业文化气息的齿轮、转子、定子、电机等企业文化景观。让学生“悄声”体味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标准,感触可亲可近的典范、可学可赶的榜样,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走进学院,既能看到布局科学、如诗如画的优美校园环境,又能体会到校企融合、开放办学的文化氛围;既能感受到学院与湘电集团风雨同舟的厚重历史,又能感受到与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同步发展的蓬勃朝气。
学院与湘电电机、湘电风能、湘电海诺电梯等湘电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初步建成“教学车间”和企业“生产车间”配套的风电、电机、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五大实训中心、54个实习实训室为主体,22个“产学研实践基地”挂牌企业为依托的实习实训基地群。还在校内外分别建立了风电专家龙辛工作室和全国劳动模范董日中、牟密等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轰鸣的实训基地里,既有企业纪律规范、工作流程、警示标语,又有学院的温馨提示、章程制度,学院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和实训教学需要,营造出“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的实训环境。在这里,学生不但能接触到企业尖端生产设备,充分感受湘电企业文化,还能在真实的生产实训模式下接受“双师”的指导,真正实现“实习场所像车间一样,实训教师像工程师一样,实训作品像产品一样”。毕业生吴重阳去厦门一家电机企业应聘,主管问他:“我们这里的机器设备你见过吗?”他十分自豪地说:“你们这里有的,我都见过、用过。你们这里没有的,我在湘电早就见过了!”
2. 以精神文化的融合为核心。学院在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借鉴和吸纳湘电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融企业精神与学院精神于一体,用企业精神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塑造人。例如,学院把湘电集团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用湘电集团“严谨、创新、感恩、自强”的企业精神来激励全院师生员工,进而转化为校训,并构建了凸显职业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体系,营造了浓厚的职业文化氛围。
3. 以制度文化的融合为保障。学院融合湘电集团管理制度的精髓,在学院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在制度层营造企业管理的文化氛围。在管理制度方面,学院引入湘电集团的6S和ISO9000等现代企业管理工具,对办公现场和学生课堂、实践场所实行科学合理的定制和清理整顿,使现场人流、物流、信息流顺畅而有序,为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创造了安全、文明、整洁、高效、明快温馨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素养。在质量制度方面,学院引入湘电集团质量文化,按照“质量是我们的人格和尊严”的质量观和“创造一流品质,树立良好形象”的质量准则,构建了工学结合下“实境、实做、实评”教学过程考核模式,形成了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企业评价、日常检查、随机检查,全程考核”于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学院尝试引入企业团队管理方法加强班级管理,按照项目管理方式举办活动,按照物业管理方式进行宿舍管理等等,以社会化、企业化、开放性的方式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 以行为文化的融合为延伸。学院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润物无声”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进一步促进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通过举办企业家论坛、专家论坛、大师讲坛、校友讲坛等论坛,把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校友中的创业先锋“请进”校园,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使学生较早的接触与了解企业文化。依托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是电气职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又一亮点。学院引导学生组建与专业相关、与企业相联的各种协会,广泛开展具有职业特色的社团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目前,学院各类社团25个,涵盖思想理论、文艺体育、科技创新和公益爱心等领域。每个社团“挂靠一个湘电集团下属企业,有一位企业工作人员指导”,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学院鼓励学生在高层次竞技舞台上展现自我,坚持“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以赛精艺,技艺相长”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覆盖所有专业的各类校内技能竞赛,对学生进行企业价值理念、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与创新意识、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教育,每年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都能屡有斩获。“学院还通过校企联合举办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联谊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企业员工与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带到校园,促进校企文化互融。”院长李宇飞强调。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色校园文化彰显独特魅力
学院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入学时的不自信乃至自卑的心理得到彻底改变,自尊和信心被唤醒,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学生们在学习、创业以及创新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近3年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100余项。毕业生深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位列同类高校前茅,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学院毕业生杨明、王增木6月份毕业到湘电电机事业部,8月份代表湘电集团参加全省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就分别获第一名和第三名,被直接授予省技术能手和技师资格。
校企融合、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学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学院在坚守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奇,近几年来,学院建成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精品专业1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1个,先后获得“湖南省示范性(骨干)职业院校”、“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建设院校”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新能源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学院先后受邀在“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论坛”、“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大会上介绍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