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从“四难人群”到农村建设“主力军”

——记安徽省含山县清溪镇太平村“留守妇女互助组”

新华社记者 杨玉华 周畅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27日   02 版)

    在安徽省含山县清溪镇太平村,有一个特殊群体,以前被称为“四难”人群:发展生产难、农村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难,她们就是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妇女。在一次偶然的互助中,她们建立起“留守妇女互助组”,现在,这些留守妇女由“靠人帮”变成“我帮人”,成为农村建设“主力军”。

    安徽省含山县清溪镇太平村共有21个自然村、259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800多人,留守妇女有450人。每年年初,村里的青壮年男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只剩下妇女留守在家中。

    “既要照看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家里所有的粗活、重活几乎都是我一人承担,要是赶上农忙时节,恨不得将自己掰成几个人来使。”留守妇女王自莲说起以前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

    2002年5月,王自莲从家里亲戚间相互帮忙中得到启发,“可不可以把全村的留守妇女组织在一起合作劳动呢?”

    在大家的积极响应下,太平村“留守妇女互助组”诞生了,以自然村为单位,七八个人为一小组,农忙时,小组留下一个组员在家负责做饭、照顾全体组员的孩子和老人,其余人一起下地干活,各家的农活轮流做。

    “以前每到插秧、割稻子、收棉花时,家里只有自己劳作。2001年一场大雨,我家没来得及收割的一千多斤水稻烂在田地里,一年的辛苦就这么白费了。”加入互助组的丁一红说,“现在加入互助组,有全村的姐妹帮忙,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王自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一个人在家种两亩稻,从收割、挑稻到打稻,根本忙不过来,如果请人,一人一天按70元算,外加中午、晚上两顿饭,一天花100多元。现在有了互助组,几个人一起干,2亩稻不用一天就能收割完,不仅省时、省钱,心情也好了。”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安徽省妇女联合会宣传部部长昂朝霞表示,在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到城市务工就业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普遍感到生产生活压力大,子女教育困难多,身体精神负担重。

    太平村杨村村民组的李碧华,其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读初中的儿子的教育问题,使李碧华整天愁眉不展。加入互助组后,在一起干活时,李碧华说出自己的烦恼,大家把自家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拿出来分享。李碧华说:“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大大改善,孩子也听话了,多亏了姐妹们给我出主意。”

    “自从互助组成立后,太平村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没有超计划生育的、没有留守妇女离婚的。可以说互助组的成立促进了治安好转,保障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太平村党支部书记丁佑仁说。

    安徽省妇联了解这一留守妇女互助模式之后,在留守妇女比较集中的地方普遍开展建立互助组的工作,目前,安徽省累计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8866个,参与妇女超过15万人。

    互助组的成功建立,让这些留守妇女从原来的“靠人帮”变成“我帮人”,互助的内容也由原来农忙时栽秧、打油菜、收割,扩大到帮扶孤寡老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现在,每当村里开展科技培训、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时,村干部都会把任务交给各个互助组,由各组的组长带队完成。在公益性事业上、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成为农村建设“主力军”。

    据新华社电

以扎实有力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第九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
所谓“新闻自由”不过是“美化工具”
从“四难人群”到农村建设“主力军”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开幕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涉嫌有偿新闻、
虚假报道等违规行为
出席中国妇女十一大的代表团全部抵京
大学生志愿者当一天环卫工
重庆大学启动“五彩石”行动
荒山绿化新模式重塑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