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使命行动—2013”演习中,一支装备保障小分队跨区转战,伴随保障数十种高新装备。13名技术尖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被参演部队誉为“随队神医”。
这支能征善战的小分队,来自全军唯一综合性战役级装备保障部队——南京军区装备技术保障大队。
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孟昭斌自豪地说:“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他们组建不过5年,却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经受住了诸多重大任务的考验。”
强军路上,他们“起步就冲锋”
2008年7月,总部赋予南京军区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试点任务。这是一项涉及雷达、火控、光电等多项高新技术的庞大系统工程。
当时,大队组建没多久,缺经验缺人才缺装备,但党委一班人还是据理力争,终于争取到了这项重大任务。“党员攻坚队”、“老兵突击队”相继成立,官兵们豁出去了。
年近半百的大队党委班子成员、总工程师万让鑫毅然挑起“设计总师”的担子。他奔走于新装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所和部队演训场,同战士们一起住帐篷、钻车间,修改完善建设方案、论证报告,设计研制专用设备工具,编写技术资料,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
为开发系统综合检测设备,他边与研发单位谈判,边学习火控、导航、火力等多个子系统,半年时间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门内通”。
“强军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得分手”成为这个大队每名官兵坚守的信念。
2010年10月,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成果鉴定会认为:“该项目论证充分、体系完整、技术先进、集成度高,研制难度很大,在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维修保障体系规划、资源集成和部件不解体检测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对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强军路上,他们“时刻保打赢”
组建之初,大队党委就根据装备保障需求,立项了包括“万能电源”等在内的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它们都是破解装备保障难题急需的。
雷达修理中队在巡修中发现,随着部队雷达装备飞速发展,各种配套电源种类繁多、型号不一、互不兼容,这是导致雷达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
于是,总工程师万让鑫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让雷达装备像手机一样,拥有一个‘万能电源’?”
不是没有人想过这个课题,全军先后有5家科研单位进行过艰苦攻关,但都没有什么进展。有人也觉得“没必要自找麻烦”。但大队党委态度十分坚决:“为了加速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冒点风险也值得!”
万让鑫铆足了劲,经过两年多艰辛探索,终于成功突破了大功率电源小型化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第一台雷达中频电源在基层部队小实验室里诞生了。它的体积、重量仅为一般专用电站的1/5,能与目前所有雷达装备相匹配,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延长20%,故障率降低30%。
不久前,东南某地,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正在进行,“红军”某新型雷达电站受损“趴窝”。过去,更换一个这样的雷达电站,需要10多名战士用叉车运装。如今,一名技术保障人员携带“万能电源”,如同更换手机电池一样很轻松就恢复了雷达的战斗性能。
这种神奇的“万能电源”不仅“体瘦”量轻,而且兼容多种型号雷达,它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瞄准技术尖端”是大队一直追求的创新理念。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是近年列装部队的“撒手锏”装备,一套系统由9种单体、45台装备组成,堪称陆军最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综合运用了光、机、电、液等专业领域最新技术。
大队领受这项任务后,从建设理念、技术手段、军民融合路径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总体论证和研究开发工作。
“系统出了什么故障,由哪些修理机构修理,修到什么标准”,曾是该系统维修保障的一大难题。大队会同军地专家,编写了100多册技术标准资料,实现了装备保障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
科技创新带来了保障力的大幅提升。不久前,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从西北大漠演兵场一回来,就走进大队进行“一站式”的“全身体检”,一举“诊治”涉及7种单体装备的21个“小毛病”。过去完成这样的全面检修,要跑全国多个省市、10多家装备工厂,而今依靠大队建成的“综合医院”,一下便可轻松解决问题。
去年年底,这项被誉为大型复杂武器“综合医院”的建设工程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至此,大队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自主研制了262件套设备工具,其中27件套在全军推广,编制的153册技术标准下发全军部队使用。
强军路上,他们“紧盯未来战场”
2010年7月,这个大队首次组建战役装备保障基地,全程参与军区实兵自主对抗演习:临机处置战术情况,现地抢救抢修34台次“战损”和突发故障装备,赢得指挥部和参演部队一致称赞。
成功接受实战化“大考”,标志着大队组建两年即形成野战综合保障能力。载誉归来,官兵期待中的“庆功会”变成自下而上检讨式复盘。
对此,有的参演官兵不理解。大队党委及时统一思想:成绩属于过去,抓部队建设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往前赶、往实里抓、往深处抠,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紧接着,一场维修保障业务技能考核比武再次引发官兵思考。比武中,火炮中队士官王柯,素有“火炮神医”的美誉。然而,比武刚开始,他就被判出局。
某型火炮维修能力考核现场,王柯凭着一双“火眼金睛”,迅速判明故障,组织全班展开抢修。21分钟后,故障成功排除,抢修组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组装。这时,王柯发现一枚螺帽断裂,而整个备件箱找不到匹配的零件。
他急中生智,现场从另一门完好火炮上拆下一枚螺帽,迅速完成了组装。时间刚好卡在优秀标准之内。
正在王柯暗自庆幸时,没想到现场考核的大队长吴西良果断亮起了“红灯”:不及格!
“这叫拆拼修理,也是一种维修手段。”王柯不服,同大队长较起了劲。
吴大队长严肃地说:“拆拼当然可以,但你们把其他完好火炮的零件拆了,另一门炮不是失去了战斗力吗?再说,这个螺帽属于常用标准配件,你的战备工具箱里为什么没有?”
王柯还想申辩,吴大队长接着说:“实战情况下,如果遇到刚才这种情况,你应该采取的补救方法是,立刻到维修方舱加工一个新螺帽。”
“我们宁可要真实的低分,也不要虚假的高分。如果把不实的作风带到战场上,就可能输掉一场战斗!”吴大队长的认真,令现场官兵折服。
事后,王柯服气地说:“这次‘栽’了个大跟头,却让我们都捡了个‘明白’——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战场。”
这样的较真儿,在大队并不鲜见。
军民一体化区域保障机构建设是总部赋予大队的一项试点任务。2009年9月,总部在大队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时,专家组提出流水线式修理建设方案。
没想到,大队领导当场提出异议:“传统的工位式修理更适合大队实际。”
专家组认为:流水线是当前国际最流行的维修模式,步骤清晰,工作高效。
大队领导坚持解释说:“大队保障装备多,至少需要建二三十条流水线,工间面积和保障人员都难以满足需求。”
专家们被说服,同意大队拿出一个工位式修理的设计草案看看。
没想到,大队长吴西良早有准备,当即拿出一份图纸,详细向专家组作了汇报。专家组讨论后一致认为,该设计比较符合实际,最终采纳了他们的方案。
让实验室对接演兵场,实现了科研革新与保障能力“两促进”。近3年来,该大队立项25个科研攻关课题,100%来自一线部队;11项科研成果全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并100%被总部或军区推广。
邵敏 汪志忠 林万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