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观了解所作出的决策,一定比基于想象和轻视作出的决策更有力”
“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可能都只是一知半解。
26岁的马宇歌,把这个问题大大地印在了她的新书《去印度成长》的封底上。4年前,以清华大学工学、法学双学士身份毕业的她,就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只身去了印度留学。
一年的学习与游历,她看到了与传闻中不一样的印度。可是,“看得越多,了解得越多,对印度社会的不理解也越来越多”。为了突破自己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瓶颈,她选择了去牛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
“印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社会。”马宇歌说。
印度有壮美的泰姬陵,却也常常被人贴上“脏乱”的标签;印度被称作“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仍根深蒂固;印度是重要的“金砖国家”之一,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电力短缺等发展问题……在马宇歌看来,“正是这些矛盾,让印度变得有些难以看透,甚至轻易地被人贴上各种负面‘标签’。然而,我们却并不了解这些矛盾的根源。”
最近4年内,马宇歌在印度共待了17个月时间。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她最近又去了印度,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虽然先前她已经将自己在印度的见闻和感悟写成了《去印度成长》,但她仍在连连感叹自己对印度的认识“太浅太浅……”马宇歌觉得,她对印度的观察和思考,或许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问题一:“民主制度”与“种姓制度”余孽如何并存?
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尽管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在印度独立以后已经被废除,却似乎仍渗透在这个国家的肌理里。以平等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和以不平等为特征的种姓制度余孽,如何在这片古文明之地共存?
马宇歌觉得,要理解这对矛盾,先要从种姓制度的起源讲起。
众多学者的考证表明,种姓制度起源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同职业从业者慢慢发展成了一个种姓。比如,最高种姓“婆罗门”最初是负责解释宗教典籍、主持宗教仪式等工作的;而最低种姓“不可接触者”,则是负责清洁污秽物等工作。渐渐地,形成了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另一方面,印度又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经历过激烈社会革命的,因此,种姓制度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沿袭下来,并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尼赫鲁等开国元勋为印度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在经济上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却选择了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西方社会的渐进式民主,经历了200多年的历程,但印度的民主制度却是由政治精英们一朝引进,因此,当一种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现代政治文明与一种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相碰撞时,巨大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虽然印度宪法规定人人平等,但在人们的观念中,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印度社会。”马宇歌说。
但是,一切正在改变。
“印度宪法规定,对于在历史上受压迫的群体要作出补偿。比如,在公立大学和公共机构中,会为低种姓的群体预留名额,以追求结果平等的方式,希望更快地医治历史顽疾、弥补历史缺憾。目前,虽然弱势种姓人群在印度国会和工商界管理层中所占的比例仍远远低于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相较于印度建国之初,现在的比例已经高出很多了。”
马宇歌举例说:“我留学的尼赫鲁大学是印度最好的大学之一,学生有15%左右来自弱势种姓群体,或者是残疾人群体。我感觉,至少在学校里,种姓的藩篱已经基本被打破了,大家都是按照成绩来一较高下的。”
“在印度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确实是一个非常缓慢过程。但毕竟改变正在发生。”马宇歌说。
问题二:强奸案频发,一个现代国家何以频繁出现如此野蛮事件?
前段时间,印度强奸案频发的新闻屡屡引起世界关注。
“印度强奸案发案率,现在甚至比印度上世纪50年代建国之初翻了一番!”马宇歌说,究其原因,“这是印度社会发展水平没有跟上现代政治和经济发展步伐的结果。”
从人口方面说,印度是“性别选择”现象普遍的国家,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很多底层男性找不到伴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性侵案频发。
另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印度女性地位仍然低下。虽然印度的宪法和劳动法都规定了“两性平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仍然被排斥在很多岗位之外。
马宇歌同样从积极的一面看待这个问题。她说:“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两性平等的问题上,印度社会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只是,这个进程同样太缓慢了。”
“去年新德里黑公交轮奸案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发生以后,‘女性平权’浪潮在印度再次爆发,人们上街游行抗议,要求通过立法确保女性权益。很多NGO(非政府组织)也在为此奔走呼号。事实上,两性平等的问题在印度社会精英阶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索尼娅·甘地是一位女性;在印度企业高管中也不乏女性。只是,男女平等的观念还没有从精英阶层‘辐射’到底层民众中。在这个进程中,印度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马宇歌说。
问题三:印度真的是脏乱无序的吗?
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一些有关印度的传闻尤其是负面传闻,总是颇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比如,“恒河上漂浮着尸体”、“印度没有厕所”、“印度环境脏乱差”,等等。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印度游历了十几个邦的马宇歌,可能对此比较有发言权。“我本人并没有看到过传闻中河面飘浮着尸体的恐怖景象。这种现象确实零星存在,但是并不像传闻的那么夸张。而且,如果你了解一些宗教和社会背景之后,可能你会换个角度看待这一现象。”马宇歌解释道,“对于印度教教徒而言,人们相信,人死后身体应该归向神圣恒河和大地,一般的做法是将骨灰撒入恒河。但是,举行祭祀仪式和买焚石、木材都需要钱,一些贫困家庭或无家可归者可能会直接将遗体抛入恒河。”
当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如此做法有很大隐患。据马宇歌了解,印度政府对此也并非无所作为。“政府在恒河中养了一定数量的‘食肉龟’,用生态循环的方式来处理被抛弃在恒河里的尸体。政府还修建了一些公共的焚烧炉,供家境贫困的信徒家庭使用,以减少因贫困而抛尸的现象。”
马宇歌认为,在一些表面上看起来难以理解的现象的背后,是有宗教、历史和经济原因的。而偏见的形成,正是由于我们对印度宗教、历史和社会的不了解和片面认识。她说:“宗教信仰使得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一样。在印度教看来,心灵的洁净才是最重要的。我在印度农村村民家中看到,屋里最洁净的地方总是神龛。因此,印度环境有些脏乱,部分原因是,信仰印度教的人们对于外在的污秽似乎不是那么在乎。当然,印度政府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印度“没有厕所”、人们随地大小便的传闻,马宇歌说:“这些传闻并不完全真实。在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这是完全不真实的;在贫民窟和欠发达的地区,则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现在,印度也有公共卫生学者正在发起‘厕所革命’”。
问题四: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研究中国?
“印度人非常重视中国,这种重视让我觉得非常震惊,甚至觉得可怕。”马宇歌说,“震惊是因为,在来印度之前我没想到,面对对方国家,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态度竟然截然相反。很多中国人会把印度简单归类为‘贫穷落后’、‘不足挂齿’;但印度却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并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这种差别让人感到可怕。我觉得,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面对一个邻国、一个大国,基于客观了解和学术讨论所制订出的政策,一定要比基于想象和轻视制订出的政策更有竞争力。”
说到印度人对中国的了解,马宇歌介绍说:“很有趣,不同的印度人群对于中国的看法并不一样。”
来自孟买的拉吉使先生,是当地的巨商富贾。在他看来,印度之所以要比中国落后,是因为印度拥抱市场经济比中国晚了十年。因此他认为,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是经济自由化。
尼赫鲁大学的左派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比印度强大,是因为中国施行了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些印度教复兴主义者则认为,中国因为统一了语言、文字甚至思想,所以比印度强大;印度的其他宗教信徒都应皈依印度教,让印度成为一个统一的印度教国家。
马宇歌说:“这些多元化的看法,反映了印度不同群体关注中国时的角度不一样。印度人对中国是在‘盲人摸象’。”
说到这里,马宇歌没忘记拿中国人看印度来做一对比。她觉得:“印度人对中国‘盲人摸象’,是为了在镜子里照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我们中国人对印度‘盲人摸象’的时候,在很多时候只会轻蔑一笑。这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时候,过于轻率地做判断、下结论,会在不知不觉间让我们丧失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对印度是如此,对待这个世界亦是如此。”
还有一些数据,可以印证马宇歌的担心:“在印度全境,中国留学生现在只有2000人左右;而在2012年,印度在华留学生超过一万人;中国赴美留学生仅2012一年就有20万之众。可是,除了西方发达国家,明明还有许多国家和社会形态值得我们去研究。比如说,中国在非洲有大量投资,至今却很少有关于非洲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可以拿到国际舞台上与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者对话。中国的利益和触角已遍布全球,但我们却对全球60%以上的人口缺乏了解。如此研究现状,如何能够支持中国的国力崛起?”
问题五:印度的成功之处和不成功之处是什么?
对于一个有上百种语言、上千种宗教、上万个神,连国会开会也要同时启用20几种语言“同声传译”的国家而言,马宇歌认为,印度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在如此多元的社会中建立起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在历史上,印度曾多次面临分离主义的挑战,都安然度过。
将建筑、艺术和宗教等古文明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下来,是马宇歌眼中印度的第二个成功之处。
在马宇歌看来,印度的第三个成功之处,正是它的民主制度。“印度自1947年起实施的民主制度,基本没有中断过,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民主制度的重要元素被充分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是后发国家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不过,马宇歌在印度的游历过程中也深切感受到,印度民主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印度的民主有时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印度的发展进程不得不在平衡各方利益的过程中被放缓。电力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印度和中国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电力改革的,但是直到现在,印度电力供应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停电司空见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几亿印度人甚至完全无电可用。
“在印度,因为少数原住民拒绝搬迁而导致水坝无法修建的例子,并不少见。”对这样的现象,马宇歌却说,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正是民主制度赋予了人们与当政者博弈的能力”。当马宇歌随印度资深国会议员玛尼·尚可·阿雅先生到他的选区考察印度基层选举时,她看到,这位出身“婆罗门”家族的政治家被一位渔村首领指着鼻子大声质问:“阿雅先生,你知道你为什么输掉了上次大选吗?因为你没有兑现你的承诺……”这让她明白,民主就是打破社会不平等的力量所在,也是打通印度社会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隔阂的力量所在。虽然这个进程很缓慢,而且时进时退,但它毕竟给人们带来希望。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