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队的主官搭配不合适,两名主官性格刚烈,过去共事时就有过节,不宜在一起搭班子。”
“曲江区中队指导员性格比较内向,军事素质较弱,与中队长不符合强弱搭配、性格互补的原则。”
这不是私下议论,而是武警广东总队韶关支队党委常委与在支队工作时间较长的机关部门副职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大队军政主官共27人,就党委初步确定的大、中队主官配备方案进行讨论时,与会人员的发言。
3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结果是:原方案中有8名主官重新搭配或另荐新人。
在韶关支队,这样的“集体相马”已形成制度。这种做法揭开了干部配备的神秘面纱,大大提升了支队党委的公信力。近年来,该支队提拔调整干部464名,均是采用这种办法研究确定,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不仅选拔干部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在处理士兵切身利益问题和经费管理使用方面,该支队也有一整套确保公正、廉洁的相关机制。
在处理战士入党、考学、学技术、选改士官等问题时,该支队坚持“阳光操作”,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基层推荐、审查考核、选前公示、组织审批等程序确定人选。每年总队下达士官选取名额后,支队将名额一次性全部分到中队,把名额、条件和程序“晒”在阳光下,全程透明。
在经费管理使用上,该支队则实行“源头控制”机制。2010年10月,该支队党委在广东率先推动地方党委召开议警会议,形成了《关于加强市武警支队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各县(市、区)武警中队现代化建设的通知》、《韶关市委专题研究武警支队有关工作会议纪要》3份红头文件,将支队、各县(市、区)中队年度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使支队申领经费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权力交出去,权威树起来。2009年以来,该支队共调整使用干部464人、选晋士官660人、选送技术学兵217人、考学提干17人,上下普遍满意,无一封告状信。
2010年10月,筹划6年、投资近1亿元的武警支队新办公楼要兴建了,消息传出,盯上这块“肥肉”的建筑工程承包商蜂拥而至。
如何既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又确保领导干部清正廉洁,还不影响部队正常工作,做到“三全其美”?该支队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一致意见:这些项目的经费大多都是市、县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由政府承建,采取“交钥匙工程”合情合理。达成共识后,支队长、政委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
2012年7月,支队新办公楼正式破土动工。由于采用了“交钥匙”的办法,工程进展十分迅速,4个月便顺利封顶,并将于今年底正式交付使用。大楼建设过程中,支队常委严格自律,无一人收受任何形式的回扣,其不沾金钱、远离诱惑的举动在驻地群众和部队官兵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2012年,新丰中队的张文明在中队考核中,获得军事第一、理论第二、民主测评第一的好成绩,得到了预提士官培训的“入场券”,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培训结业考核。
回到中队的第二天,中队的饭堂门口贴出了《支队长、政委就2012年度士官选取工作致全体官兵公开信》:“一定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切实把思想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强的义务兵选取到士官队伍中来……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干扰基层的选取事务,确保选取公平、公正、公开……”张文明一字一句念着墙上的《公开信》,心里对照自己的条件,觉得“很有把握”。
尽管一些同学说张文明的想法“幼稚”,他父亲也从老家打来电话说给他凑了些钱,让他“赶紧去给领导表示表示”,但张文明还是选择了相信《公开信》,相信支队领导常说的那句话:部队的建设交给大家,个人的大事交给组织。
宣布留队人员那天,当听到留队人员中有自己的名字时,张文明的眼泪夺眶而出,他说支队长和政委没有说大话,只要努力工作,奋勇争先,自己的事就可以放心地交给组织。
“常想为官之责,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走进韶关支队每名党委成员的办公室,都可以看到放在办公桌一侧“自律牌”上的这段话。这是警钟,更是该支队领导的具体行动。该支队也因此被武警部队表彰为“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
何丽平 陈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