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创业板

“双十一” 酝酿已久的虚拟“逆袭”

王梦影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18日   09 版)

    今年的“双十一”已经被一些媒体称为“创造了奇迹”的一天。支付宝刷下了意料之中但仍绝对傲人的350亿元日交易额。1.7亿笔交易后是数以万亿计深夜抢单全天关注的热情参与者。连总理都要为马云“点赞”:“你创造了一个时间节点。”

    然而,也有声音指出,“双十一”的透支作用开始显现。首先是四大快递公司均突破1000万件的快递揽收量在透支物流能力;第二是爆发性的狂欢透支了消费意愿;第三是网店价格欺诈透支了公众信誉。

    的确,“双十一”的收尾矛盾重重。那么,“双十一”真的在寅吃卯粮,以至于会丧失后劲吗?

    要理解现在给未来留下的问题,不妨看看过去如何造就了现在的热闹。那么,不妨把“双十一”拉出孤立的“网购节日”设定,看成时间线上的一个节点。

    显而易见的是,在电商发展的时间线上,这一天是一个小高峰。阿里巴巴的策划无疑是成功的,而比策划更关键的是近年来的市场积累与所有因此而来的野心和梦想。此次“双十一”前夕,除了照例让线下销售业一阵紧张外,“什么都卖”的淘宝更是卖起了理财产品和火车票,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金融、交通等大佬的地盘。虽然结局仍不明朗,方向倒是异常明晰:未来让传统行业紧张的,只怕不只是“双十一”这一天了。

    另一方面,稍稍回顾不难发现,评论指出困扰“双十一”的信誉危机——价格欺诈、刷分买好评等,其实此前也一直困扰着电商。“双十一”造就了传统销售业难以企及的巨大成交量,因而在放大便利的同时,必然也会放大早已存在的问题。

    这引出了第二条脉络:自由与限制的悖论关系。线上商业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却也留下质量的隐忧。发展过于迅速使得第三方质量认证与监控体系难以跟上,反而会制约未来的发展。网购在刺激快递业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个行业无限压力,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顺着这个思路看向更大的舞台。未来“双十一”乃至整个电商销售面对的困难,除了处理大量点击与支付等的技术问题外,更复杂的是有机融入正在转型的整个社会产业体系中。以生产链条为例,今年“双十一”出现了很多所谓特惠新品,实际上只有设计样板,根本没有投入生产,要依靠订单量规划生产数量,必须要等到12月甚至更晚发货。这固然省了仓储与尾货处理的麻烦,避开了小商铺的条件限制,但却损害了电商迅捷方便的最大优势,好不容易建起的互动机制大厦可能因此轰然倒塌。

    第三条脉络在商业领域之外。网络和消费这两大元素,让不同背景的人群在这一天联合在一起。网络为买卖双方省去了真实世界中一切讨厌的因素:开店要面临的高房价,天南海北求购的麻烦,以及求一货不易……消费则刺激了网络的异常活跃,每一个数据收发节点都兴奋地“噼啪”作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淘宝成为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双十一”的狂欢演变成某种大众文化的存在,人群获得虚拟的能动力量——为节省而花费更多。他们远离加班与拥挤的交通,打开电脑,开始兴高采烈地花钱。

    像一场热闹的电影,剧情再精彩,观众再投入,最终也会落幕,人们带着留恋起身,再次回到真实世界,还有因长时间投入而有些凌乱的头发和疲倦的眼睛。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双十一”都是一次酝酿已久的虚拟“逆袭”,然而电商集成全产业链的势头已然不可阻挡,大的经济转型更不可避免。但公众情绪潮起潮落,最终总是要停留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没现在高,但也不会比过去低。

    “双十一”的业态,并非“不健康”,只是“不一样”。必须承认的是,“不一样”的业态亟须梳理与规范,并且,制定规范本身就是一种试验和创造。

    明年,我们再期待。

网售“私家厨房”食品,你敢买吗
“双十一” 酝酿已久的虚拟“逆袭”
广州荔湾 电商扎堆儿
上海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启动
真人密室逃脱 需要先驱者“铺路”
看起来很火 初入行不利
需提升游戏知名度
微校直播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