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在医护人员面前 病人很神圣

——记北京军区第二六一医院精神病科总护士长蔡红霞

特约记者 覃照平 通讯员 丁顺国 李光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18日   01 版)

    在医疗界,有着“金眼科,银外科,挨打受气精神科”的说法。但蔡红霞在精神病科一干就是30年,并且舍不得离开这个又苦又累的科室。

    科里有一名老病人,无名无姓,在她工作的医院住了20年,蔡红霞称呼他“老爷子”,对他像父亲一样,陪他聊天,给他喂饭、剪指甲。老人活到78岁,弥留之际叫的都是蔡红霞的名字。

    因为是部队医院,蔡红霞还经常去部队为官兵服务。有一次,在为战士做心理筛查时,她发现一个姓张的班长测查量表出现了较高的敌对分值。这是一种典型的报复心理。

    “我咽不下这口气!”见了她,情绪激动的张班长不断重复这句话。原来,张班长的未婚妻和公司的老板好上了。蔡红霞耐心劝说,化解了他的报复冲动。

    几个月后,张班长专程来医院感谢蔡红霞护士长。

    最高兴就是看到病人康复

    这么多年来,蔡红霞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精神病科住过一名姓何的公司总经理,他患有被害妄想症,喝的水全是饮料,吃饭要到外地去。住院后,他也拒绝服药、吃饭。

    得知他是江苏人后,蔡红霞和他攀起了老乡,一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她回家做了一盆面条,自己先吃了一碗。过了一会儿,看她没事,何总将剩下的面条吃光了。从此,只要是蔡红霞送的药、饭,他都吃。

    3个月后,何总康复出院,还把全科医护人员请到自己的公司参观,他充满感激地对蔡红霞说:“是您的一碗面,打开了我的心锁。我和我的公司感谢您一辈子。”

    然而,精神疾病患者并不总是这么平静而清醒的。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早上,一个躁狂症女病人因为没有饺子,说什么都不吃饭。蔡红霞盛了一碗稀粥喂她,没料到病人飞起一脚,踢在她肚子上。

    忍着剧烈的疼痛,蔡红霞仍然哄着病人,为她换上新床单,把地上打扫干净,做完这些工作才离开病房。“他们是病人啊。”她平淡地回忆说。

    在精神病科,受到病人攻击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个年轻男病人突然扑向蔡红霞,揪着她的头发,把她的头使劲儿往桌子上磕。身边的工作人员迅速将她解救出来,但她的头上已经鼓起一个大包,被打成了脑震荡。

    第二天,那个患者情绪平静后,见到蔡红霞就抱着她的腿直磕头,愧疚地说:“对不起,我真不知道当时做了什么。”

    不少护士受不了这种充斥着“叫喊、打砸”的生活,选择了调离或者转业。有一次,蔡红霞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不懂演讲技巧的她,上台后,只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10分钟。

    那些声情并茂的选手之前都获得了热情的掌声,蔡红霞讲完,台下静悄悄的——观众们都哭了。

    多年来无怨无悔的坚守让蔡红霞赢得了不少荣誉,她荣立了一等功,被评为全军模范护士,今年5月,又获得了国际南丁格尔奖。

    以身试药

    不少人以为“功成名就”的她要离开这个特殊的科室了。其实,她真的有这样的机会。有一年,医院准备调她到机关工作,不料蔡红霞却推辞了,她坦诚地说:“我喜欢护理工作,愿意和病人在一起。当领导坐办公室,我不是这块料。”

    那时候,国内外科、内科护理诊断经验非常成熟,但在精神疾病护理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蔡红霞利用业余时间,用8年写出了《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这本专著成为全军卫生心理专科医护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天天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她知道病人的自尊心比普通人更强,有时尊重比爱心都重要。有一次,蔡红霞在病区巡视时,一个年轻病人径直走到她跟前,展开一双满是灰尘的手,手心里是一块糖。

    “护士长,吃糖!嘿嘿!”病人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蔡红霞毫不犹豫地接过糖块填到嘴里,微笑着说:“嗯,真甜!谢谢你!”

    一个护士不理解,蔡红霞解释说,病人喜欢你才主动找你,如果拒绝了就会在他心里留下阴影,认为你瞧不起他。再说“我们这里又不是传染科,病人吃了都不生病,我吃了会有什么事”。

    蔡红霞喜欢“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说过的一句话:“既然选择做医生,你就得把病人看得比自己重。医生在病人面前好像很神圣,其实还不如说病人在医生面前很神圣。”

    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不能与人顺畅沟通,服药后不舒服,要么不吭声,要么比划半天,护士也不知道说的是真是假。蔡红霞就决定做一件“只有傻子才会干的事”——以身试药。

    有一次,她试服了两片氯硝安定,下台阶时就摔了一跤,她要求服用这种药的病人上厕所时,护士都要扶着。从此,病人摔倒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蔡红霞还在自己身上试验了氯丙嗪、氯氮平等精神病类药品,记录下服药后的困倦、头昏、心慌、乏力等症状,总结出“易头昏的药物宜睡前服用”、“导致肌无力的药服用后须加强观察”等护理经验。

    让患者病愈后能适应生活

    在蔡红霞心里,有一个遗憾,她护理的一名抑郁症患者,病愈出院后因为缺乏生存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病情几度反复。这让她下定决心创办工娱治疗中心,并分设了手工制作、厨艺、舞蹈等8个治疗室。

    去年,一位女病人的刺绣作品获得了北京市精神康复患者技能大赛第一名,病愈后,她在网上开了一家礼品店,实现了自食其力。2007年以来,先后有7000多名患者从工娱治疗中心康复出院。

    在众多患者中,蔡红霞忘不了那个叫贝贝的孩子。他16岁,因为患有先天性脑发育迟滞和自闭症,一直不会说话。孩子恐惧扫帚,蔡红霞就让人把扫帚都收起来,还带他和其他病人一起学画画、捏泥巴。

    贝贝的情绪渐渐发生了变化,只要有集体活动,他都乐意参加。别人提起蔡红霞的名字,他会高兴地手舞足蹈。有一天,贝贝该出院回家治疗了,蔡红霞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门口。

    “妈……妈!”分别时,贝贝突然嗫嚅着对蔡红霞说。声音不大,却让大家都惊呆了。蔡红霞眼含泪水答应着,幸福地笑了。

    再过几年,蔡红霞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她的计划是“好好歇一歇,陪陪孩子,学学做饭,选个面朝大海、树密花多的地方度假,补上这些年的‘欠账’”。

    但她想了想又说:“医院不少部门都超编,只有精神病科常年缺编,如果人手不够,我愿意工作到医院和病人不需要我的时候为止。”

志愿者奋战3小时 清理小广告400斤
乐山“三门干部”挂职贫困村接地气
别“剩”
勤俭节约何时能成为我们的习惯
银川110多小时“全城总动员”
在医护人员面前 病人很神圣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走进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