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致·创新的活力

实业的前途

林衍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19日   06 版)

    格力电器形象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格力电器的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片中的董明珠身着一身银灰色衣服,与身后一字排开的格力空调一起,出现在 “Chinese Gree,Global Gree(中国格力,世界格力)”的广告语下。

    这里有“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每年会吸引400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从2012年开始算起的5年内,格力电器将成为在纽约时报广场亮相时间最长的中国企业。

    这与格力电器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相符。截止到2013年,它的全球用户已超过2.5亿人;在全球每11台家用空调中,就有4台空调产自格力;每天,格力制造的空调超过10万台。

    “我自认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太会衡量所谓的得失,只一味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对我而言,格力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就是制造出中国乃至世界的最好空调的方向。我希望格力空调能成为世界上叫得响的牌子,能让中国的空调业在国外同行面前挺直腰杆。”这段自述,来自董明珠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企业的工业精神可以缺失吗?》。

    其时还是2006年,许多制造业企业纷纷转战投资房地产,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董明珠则逆潮流发声,在当年的两会上首倡中国企业当有“工业精神”。她在文章里这样写道:“工业与商业是不同的。这是一座用思想与汗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构造起来的大厦。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侥幸与投机在这里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种‘工业精神’,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走向未来。”

    时隔7年,董明珠依然固我。当我们向她抛出“实业的前途”这个命题时,她的回答干脆利落:“如果中国13亿人都搞资本运作的话,我想象不出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在地产最疯狂的时候,在金融投资最疯狂的时候,格力电器依然坚持做制造业,可能这个过程里我们并没有得到短期的巨大利益,但是我们收获了另一个,就是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走到世界的最顶端。”

    当年曾被视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等实业家不再时髦,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巴菲特、索罗斯和李嘉诚

    在董明珠所处的这个时代,“搞实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光鲜的标签。

    2010年11月,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未来,我可能从一个实业家转向一个资本家了。”他当时解释道,公司现有保健品、网游、金融投资三项业务,其中赚钱最多的是金融投资,“比前两项加起来还多”。

    2011年年初,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与一家拥有全球第四产量的民营压力锅企业董事长聊天儿时得知,他已经把企业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给法国的一个家电集团。而在20年前,这家企业还是东南沿海一个小县城里很不起眼的街道小厂,替双喜牌压力锅做贴牌生产。

    “20年,一代人,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那个位置?在如今的中国商界,不愿意‘再埋头做压力锅’的中国商人到底有多少?”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吴晓波这样写道,“近年来,专心实业似乎已经是一件十分‘落伍’的事情了。当年曾被视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等实业家不再时髦,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巴菲特、索罗斯和李嘉诚。‘用钱生钱’显然比实业来得轻松愉快。我近期常碰到一些仍在实业界打拼的企业家,他们纷纷萌生退意,向往做一个投资家,不愿意再干实业。”

    和吴晓波立场一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房地产对于实业家来说已经变成了“亚当的一枚苹果”。而一种更形象的说法则早已经流传于网络——“投资如虎,地产似猪,而主营像牛”。

    事实上,在以利润微薄、竞争白热化为标志的家电行业,资本的诱惑往往来得更加直接。格力电器总裁助理、企管部部长张伟回忆,他曾去参观过一家空调企业在某地的投资项目,结果发现这个只有150万台产量的项目居然圈了1000多亩地,“两三百亩足够了,你说它圈那么多地还能用来干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董明珠也曾提及,格力电器无论到哪里投资建厂,对方都会提出给几千亩地让他们搞房地产,“都被我们拒绝了,你知道吗,别人说,没有遇到像你们这样的人,别人一来都是先把地圈得大大的”。

    必须看到,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中国经济很难谈发展、谈强大,我们要有吃亏精神,即使利润很少也应该坚持下去

    在《企业的工业精神可以缺失吗?》那篇文章里,董明珠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想我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国的制冷工业界。我一直把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业精神’作为格力的发展信条之一,但真正读懂其中含义的人又有多少? ”

    其实,董明珠的这些肺腑之言是源自阅读《亨利·福特自传》后的感悟。100年前,福特为美国进而全世界“装上了车轮子”——1913年福特汽车流水线诞生,汽车成本陡降60%。百年后,格力电器也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宣传片里写下了“With 250 Million Users(2.5亿用户)”与“Energy-saving up to 40%(节能40%)”的字样。

    “可能我们一台空调才赚几十块钱,但是如果投资房地产,一平方米可能就赚一万块钱。但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中国经济很难谈发展、谈强大。我们要有吃亏精神,即使利润很少也应该坚持下去。”董明珠意味深长地说。

    事实上,如果将观察视角放得更辽远一些,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甚至完成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业报国”曾是企业界近百年的梦想。早在1886年,以状元身份开办工厂的张謇就曾产生过“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想法,并明确提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在那段“兵战”与“商战”同时燃起战火的乱世,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被史家称为“黄金16年”的鼎盛发展。无锡“面粉和纺织大王”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上海“棉纱大王”穆藕初、中国“重化工之父”范旭东、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和“火柴、煤业和企业大王”刘鸿生等,都是当时实业界的代表人物。

    时过境迁,中国实业却似乎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吴晓波曾经这样阐释实业的境况:“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被迫向内需化转型,而国内消费市场确实也出现了旺盛之势,这其实正是实业家可以大展雄心的时刻。同时,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升级转型的重大时刻,更需要实业家全力以赴,加大投入。而这时却出现了投机之风,不得不让人生出无限的担忧。”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打过一个比方:一个国家经济体就好比一棵大树,虚拟经济是树冠,实体经济是树根,树根不牢,树冠愈大则风险愈大。

    金碚曾在一次论坛上表示,当下中国实业界缺少一种“匠性”。他讲起,自己曾和一位70多岁的日本经济学家讨论这个问题,结果对方说他们做企业的心态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很细很细,至于做好了之后卖给谁则不大考虑。在金碚看来,中国企业家的特点则恰恰相反,“高度面对市场,只要有这个市场,我自己能不能生产不重要”。

    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也提及,他曾在日本的一个小山村里发现了一个专为大企业配套洗衣机磨具的工厂,一聊起来才知道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只做这一件事情,当年创办这个企业的年轻人如今变成了70多岁的老爷爷。

    “我们听了以后很震撼,什么叫百年企业?就应该是这样的啊。我们中国就缺这种企业,很多企业做制造业不赚钱很辛苦,完了就去做房地产或者放高利贷再或者去开矿,他们哪有资源和精力分配到制造生产中,这是中国制造的硬伤。”望靖东感慨。

    一个可供参考的事实是,在长达4年的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大背景下,以实业立国闻名的德国却创造了历史新高的出口额与1991年以来最低的失业率。就在2009年,美国政府已提出经济增长模式“回归计划”,这被称为“再工业化”。

    企业要赢得世界的认同,就必须有领先他人的核心技术,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也是如此,真正的制造业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

    事实上,面对“实业的前途”这一重大命题,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样本参考价值。某种意义上,它的成长轨迹甚至打破了许多国内外观察者对于中国制造业的一 些既有判断。

    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吴晓波曾经指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电脑以及家电产业一直在“贸易”、“制造”与“技术”的发展优先次序上摇摆徘徊。家电业往往从引进生产线起家,然后在市场营销上取得成功。因此,“贸工技”和“工贸技”是两大成长模式,其中无一例外的是,技术都是核心能力中最薄弱和滞后的一环。而当这些企业逐渐壮大,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展开正面竞争的时候,技术落后的现状便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

    观察格力电器20多年的成长史,不难发现,它的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走上了“工贸技”的道路并曾经受制于此。但其特别之处在于,它几乎是家电行业中最早实现突围并走向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激荡三十年》里曾经记录过这样一段历史:2000年前后,格力与其他两家企业竞标重庆一家体育馆的中央空调项目,而其实这三家中国最重要的空调企业都没有能力制造这种空调。他们不约而同地向拥有该技术的日本某公司询价。最终格力中标,结果是把这家公司的空调买回后拆了商标,再自降100万元出售。时任董事长朱江洪赴日欲向该公司购买这项技术,当场就遭到拒绝。对方说,我们为此研究了16年,你们中国人认为用钱就能买走吗?朱江洪深以为耻。

    “我们是2002年去日本的,回来后我们就成功地自主研发了多联机这个产品。来到格力这么多年,我感觉那一年是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最突破的一年。”作为见证者的格力副总工谭建明将那件往事视为格力转型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中央空调领域因其对技术、投资的高度要求,被公认为是“强者的游戏”。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掌握核心科技”,某种意义上,广告语的变迁也暗合了格力电器20多年的发展脉络。1989年就加入格力的谭建明清楚地记得,在当时所谓的技术,就是买国外的样机抄,“当时,全厂‘最有前途’的岗位是销售,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回来经常请我们吃饭”。

    时过境迁,格力电器如今拥有中国制冷行业中唯一一家国家级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0个国际认证实验室、5000多名研发人员汇聚于此。谭建明笑着谈起,有一次开会,几个研发人员的电话轮流响起,全部是猎头公司来电。为此,格力电器甚至不得不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员工集体换号。

    谈论起格力电器20多年的发展路径选择,董明珠有一套独特的认识:“一个孩子刚刚生下来,你让他讲话是不现实的。等他慢慢可以讲话进而有了思维的时候,就显示出不同的能力来了。当他最后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格力发展这么多年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企业要赢得世界的认同,就必须有领先他人的核心技术。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也是如此,真正的制造业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

    对于未来,董明珠仍然有很多愿景,她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信赖格力空调,就像“信赖奔驰、宝马一样”。她还希望格力能做成一个百年企业,尽管这“也许需要三代以上格力人的努力”。

    “如果哪里赚钱我就做哪里,不赚钱就不做了,那是不负责任。”董明珠一再强调她的信条,“我们既定的是100年的企业发展,就要有100年的战略规划。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实,不扎实不健康的话,到不了百年。”

专注的力量
实业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