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气象干预治霾:哪里的蓝天不靠吹

刘道彩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22日   02 版)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如人工降雨、开辟城市通风道等“借风”、“借雨”方式以消减雾霾。(《新京报》11月21日)

    “借雨”、“借风”治霾,或许可以暂时奏效,但雨水冲洗雾霾后,它落到地上还会重新蒸发升空;开辟城市通风道吹走雾霾,可风停雨歇之后,雾霾依然还在那里。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各地治理似乎已穷尽招数。兰州市为防空气污染,从9月以来每天坚持“全城洒水”,但近期兰州气温骤降,导致路面结冰,行车剐蹭交通事故高发,当地市民对此抱怨不断。

    兰州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政府高调治污,提出空气质量“三年根本好转”的目标。但许多人对此并不看好,就拿二氧化硫的控制目标来说,需通过脱硫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实现,可目前兰州在此方面的治理工作尚处于项目规划和前期调研阶段,尤其是事关企业搬迁等治理措施,其实现难度就很大。

    环境污染是长期累积下来的。从兰州的治污经验来看,面对成因复杂的空气污染,无论是压减煤耗、淘汰落后产能还是产业升级等,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大量的、长时间的多方协同作战才能实现,寄望通过神奇法宝“一招制敌”,难免让治理工作流于形式。

    过去三十余年,我国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发展的压力,惟GDP论,以及畸形的政绩观,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积重难返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虽已将环境保护置于国计民生的高度,但在粗放增长方式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的情况下,伴随着内需扩大,能源、资源的利用规模和强度将不断加大,污染排放仍难抑制,有专家预测:未来10~20年,我国的主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将达到峰值。

    近年,各地都纷纷出台治污计划,但除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问题,困扰治污的难题依然很多。首先是跨界污染问题。区域传输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像北京PM2.5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中,特定气象条件下区域输送可达40%左右,这就导致本地治理得再好,都奈何不了一场风的侵扰:风一刮,所有雾霾又都回来了。在缺乏大区域协调治污的境况下,小范围治理很可能都沦为徒劳。

    更重要的,是官员对治污的理解和决心。2010年举办亚运会之前,广州试行一把手“河长制”,不惜花费亿元重金治理河道污染,但如今这些河道大都重新回到了原有模样。其主要原因是,虽然在考评和政绩压力下,这种治污办法有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但更多的则是应急与应付之举。更何况在考评放松之后,地方政府出于GDP和利益考量,仍难免对企业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环保执法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怪圈,这已成为困扰我国环保的一个普遍问题。

因“维稳”压力办错案须追责
气象干预治霾:哪里的蓝天不靠吹
让利于民才有橄榄型社会
不动产登记统一起来希望房产腐败降下去
某些因私出国别只通过“意外事件”公示
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中迷茫
平行世界的“战争”
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