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夜,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距离嫦娥三号发射只剩下一天时间。往日里工作人员穿梭往来、调度口令此起彼伏、数字闪耀跳动的飞控大厅,今天却空无一人,格外安静,只有那一排排黑色的工作台。
这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线参试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休整。作为嫦娥三号任务的指挥调度、轨道控制和数据处理中心及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的所在地,该中心今日所有技术状态已经“冻结”,出现的问题也已全部归零。
该中心主任、嫦娥三号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陈宏敏说,在长达近3年的任务备战期间,北京中心撰写了几万字的方案预案,新编了百余万行软件代码,组织了几十次的串讲辅导,进行了几十次的系统联试,同时对大量的硬件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
“目前,嫦娥三号任务测控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待发射!”陈宏敏说。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首次在地外天体实施软着陆探测,任务技术状态之新、飞控技术难度之大均前所未有。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介绍,此次任务飞控工作有“三高”:技术状态全新,处置能力要求高;遥操作约束复杂,飞行控制精度高;系统交互多,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器协同程度高。
陈宏敏则进一步将嫦娥三号任务面临的飞控“挑战”解读为三个“首次”、三个“全新”和四个“不可逆”。
三个“首次”:中国人首次要将飞行器降落在地球以外天体上,北京中心将进行遥操作控制;首次启用两个深空站;首次使用大功率变推力发动机进行轨道控制。
三个“全新”:北京中心新建了深空干涉测量信号信息处理中心,为任务提供高精度测轨控制;全新研制了遥操作子系统;将启用全新的遥操作大厅。
四个“不可逆”:近月制动控制、15公里降轨控制、动力下降控制和两器分离遥操作控制,过程复杂、控制约束条件多,具有不可逆性。
针对这些难点和新特点,周建亮说,北京中心先后突破了高精度月面视觉定位、月面巡视动态任务规划、巡视器路径规划与行走控制等六大关键技术。
此外,他还透露,我国新建的喀什和佳木斯两个深空站将首次参加任务测控工作,北京中心新建成的遥操作中心和深空干涉测量系统也将首次在任务中亮相。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