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3000万大学生的伙食可能成为撬动农业产业化的杠杆

本报记者 樊未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16日   03 版)

    “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农校对接’的益处已经被大家熟知了,我们还要把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我们可能找到了我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方式变革的突破口。”教育部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说。

    在很多外行人的眼中,“农校对接”与“农超对接”类似,是一个通过减少流通环节来降低高校食堂成本的好办法,但是在很多真正做“农校对接”的人眼中,它的意义绝不止于此。“它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国家食品安全体系的完善。”朱宝铜说。

    “我也是在‘农校对接’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这件事更为重大的意义的。”赵志宏一边画图一边说。“农校对接”使高校稳定的需求变成了庞大的订单,在这种订单需求的引领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可能,一些农产品龙头企业得到发展,从而带动规模化种植。这些变化改变了原来的农业生产,原来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变成了现代化的生产企业,原来的农民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农业的现代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大片土地向农企租售,土地置换空置楼,从而促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扩大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和促进。”赵志宏说。

    “现在的‘农校对接’电子商务平台还仅仅体现在‘农’和‘校’的对接上,但是这个模式一旦成功并且进入良性运行,很多其他领域也可以使用这个模式,这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朱宝铜说。

    有人说未来10年中国的商业模式应该具备四个要素:金融支持、渠道畅通、电子一体化和优化产业链。“‘农校对接’项目四个要素都是齐全的。”赵志宏说。

    “农校对接”是一盘大棋。赵志宏说其项目背后是3000万大学生的稳定客源,而现在,这个拥有3000万客源的项目,也许会撬动拥有13~15亿人口的中国经济。

怎样让高校食堂赛过妈妈的厨房
3000万大学生的伙食可能成为撬动农业产业化的杠杆
图片新闻
法官可以参加政府部门召集的协商会吗
一项调查显示:
“建筑工月薪过万‘秒杀’白领”系误读 月均不足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