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宁省对辖区内8个城市开出5420万元“空气质量考核罚单”,并承诺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该省蓝天工程。这是辽宁省自2012年出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以来,首次开出“灰霾罚单”,罚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从下级城市财政资金中扣缴。尽管行动果断,但质疑之声也不少:譬如地方政府缴纳的5000多万元罚款,最终究竟由谁来埋单?(《中国青年报》12月17日)
理论上说,政府不是生产者,罚单自然是财政兜底,最后还是纳税人埋单。明明是问责政府治霾不利,被雾霾所累的市民反倒最后掏钱:这“灰霾罚单”,真的仗义吗?
公众对雾霾罚单的关切,显然不只是在于罚单本身,而是对城市治霾思维的群体焦虑。12月出现的雾霾,已波及25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十面霾伏”之下,治霾就成了斗智斗勇的焦点议题。
尽管备受质疑,辽宁的“灰霾罚单”却在最初收获了“五星好评”,道理并不复杂:一是三个月前,剑指大气污染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被公众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十条。此后,各地的应急预案也应运而生,但其中也不乏叶公好龙者。避让等待的多,当真责罚的少,“灰霾罚单”毕竟动了真格。二是在经济转型无法一蹴而就的语境下,环境友好型增长方式不可能从天而降。下一场雾霾再来,我们怎么办?停工放假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许只有赏罚分明,治理才会穷尽一切努力。
就像辽宁省官员坦承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罚款,的确对一些城市来说不算什么,“作为沈阳这样一个大的省会城市,3000多万它也是不在乎的”。主要是罚钱后,市长的面子挂不住,以此倒逼官员认真处理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你非要说这酒色泽如何、味道怎样,岂不是鸡同鸭讲?
看来,这罚单本就是“罚市长面子”的,又何苦在谁掏钱上纠缠?只是,如果“市长们”都看穿了罚单背后的小心思,虚化于官德之上的“城市责任”,真能兑现为真实的权力痛感吗?
今年6月,《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其中就有依据PM2.5指标高低,来对城市进行奖励或罚款的规定。譬如,若城市考核不合格,下一年度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暂停审批对该城市PM2.5指标造成重大影响的工业建设项目。眼下来说,真要停批项目,可能比罚钱更靠谱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