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区有一家博物馆。它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建筑,没有琳琅满目的展品,甚至在你离它只有十几米距离时,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就是这样一所博物馆,让我第一次有了向所有人推荐的冲动,因为它在娓娓道来中呼唤着乡愁。
这间博物馆坐落于史家胡同24号,名字叫做“史家胡同博物馆”。
有的博物馆门前会有高高的阶梯,或大型的广场。从心理学角度讲,参观者在通过如此之长的“通道”后,会产生对眼前建筑的崇敬之心,使后者让人感觉更庄严。与之相比,不起眼的入口,与周围景致协调一致的外观,则是另一种与参观者互动的方式,目的不是把自己搞得很神圣,而是让参观者有共鸣。
史家胡同博物馆很好地遵循了后者的原则,它的入口是一座非常普通的木门,上有舒乙先生的题字“史家胡同博物馆”。舒乙是正宗北京人,仅凭这幅字,就奠定了博物馆的“京味儿”基调。
迈过门槛,置身于一个敞亮的院子,院内几棵古树叶子已掉光,但并不妨碍它们抢镜。在一棵树斜出的树枝上,垂下几条用来挂鸟笼的钩子,老北京闲来无事溜溜鸟儿,也让院子里叽叽喳喳,叫出市井的灵气。
这座院子在结构上并不是典型的“四合院”,而且比起作为文保单位的四合院来,似乎“糙”了一些。但它的内涵便体现在这“糙”字上,只要你凑近观察,会发现墙上看似斑驳的砖石垒砌得非常讲究。干净、整洁、讲究,这不就是老北京人的气质么?再说,这些青砖都是土生土长的胡同产物,是博物馆的建造者用几年时间,从北京胡同翻修院落的建筑垃圾中“抢救”过来的!在大部分人都在更新换代的时候,有这么一座院落“收留”这些胡同的记忆,是一件幸运的事。
这样做,可能有人会觉得太“矫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这种说法显然不太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把旧的东西保留下来,不简单地因为它年代老,而是因它传递着一种审美情趣,后人看到它,触摸它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油然而生的美好。这座博物馆给人的感觉,恰是这种油然而生的美好。
听着叽叽喳喳的鸟鸣,走进第一展厅。首先介绍的是“胡同”的由来。可能很多北京人对胡同到底指什么都不太清楚,这里的讲解词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客观的解读。没有多少高深的学术辞藻,但读起来很接地气。拐角处有一张老地图吸引了我,红黄蓝绿几种颜色被涂在了北京城的街区地块之中,乍一看我以为是当年满族统治者的八旗划治,一看说明才晓得,这是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城的时候各个国家的瓜分地图!
怎样在讲述和评论中间拿捏火候,体现着博物馆说明文字的功力。史家胡同博物馆的一个特点是讲述文字很接地气,娓娓道来。在处理八国联军占北京这幅地图时,博物馆依然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呈现这段历史,并没有很多主流博物馆中下狠力气斟酌的价值评判。把事情呈现给观众,至于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让观众自己去领悟。这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不评判不意味着草草了事,恰恰相反,史家胡同博物馆在细节上的精雕细琢让人佩服!第一展厅内的一个巨大沙盘,以极其精细的手法复原了史家胡同50年代的面貌。设计者找到了1957年的测绘图和1959年的航拍图,把图中的每个院落一一展示。沙盘上方则是2000年前后的一张史家胡同航拍图,两相对比,可以发现这条胡同几十年变化不大,很多院落和房子还都保持着当年的样式。也正因为如此,史家胡同才更为珍贵。毕竟,“几十年不变”,在今天的中国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还有一些令人称道的细节,比如在复原史家胡同11号院的2层小洋楼时,把它现在摆在门口的几座花盆做了出来;在复原东罗圈胡同3号的正门时,木门上的一组对联也逼真地刻了出来。看着这些微缩景观,我呆呆地望了许久。博物馆的设计者在传递着一个理念:保留过去的东西,并不是排斥现在和未来,而是记录下生活在时间中留下的印记。有了这些印记也就有了根,有了根,现在和未来才更踏实。
史家胡同的故事很多,博物馆把它们整理起来,给观众一一讲述。故事里有生活在这里的名人,有人艺如何在这条胡同里成立,有史家胡同小学的历程。这里既有民国风云,也有建国初期的艰辛奋斗,更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大的、小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博物馆同等对待。过去百姓的生活用品、老照片、老玩具……让人回到曾经的年代中。
我去史家胡同博物馆是个周六,正赶上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在进行培训。这些志愿者大都是年轻的学生,他们拿着笔记本,细细记录着每一个故事。展厅的另一边,一位老人带着个几岁的女孩。女孩看到一张胡同老照片时忽然喊了起来:“奶奶,这个是您啊!”奶奶回答:“是啊,那时的奶奶头发还是黑的呢。”小女孩接了一句:“头发黑,头发白,都是我的奶奶!”屋外的鸟儿叽叽喳喳了几下,仿佛在应和着。
我不知道志愿者是否听到了祖孙的这段对话,我想他们应该记录下来。史家胡同就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奶奶,她不需要涂脂抹粉,回到青春靓丽。她需要的是子孙帮她每天梳梳头、捶捶背,让她知道,在你心里,她是你最亲的人。
地址: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地铁灯市口站下。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免费开放。
燕海鸣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