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辆车的租车公司”——这是外人对易到用车网的第一印象。在位于北京总部基地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最显眼的东西,是一块占据整面墙的电子屏幕:一个个绿色的小坐标,就是分布在你四周的、可供“随叫随到”的商务车。下载一个App软件,活动几下指尖,车型、司机、价格和距离信息就“尽收眼底”,从选车到上车不过十几分钟,而且可以“先租用,后付账”,甚至,电子账单上能显示你的出行轨迹。
“我们正在做的,是中国第一个整合500家租车公司资源的电子终端。我希望,未来它能成为出行界的‘淘宝网’。”易到用车网创始人兼CEO周航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租车,一个并不新鲜的词汇。而2009年底的一个念头,把周航这个远在异国的租车业“门外汉”,与这两个字牢牢地绑在一起。
“我那时经常出差,而商务人士出行的困难在于:既希望‘随时随地’地用车,又要保证连续性、私密性和一定档次。”周航说,“传统代驾租车难以满足前者,出租车难以实现后者。我就在想,能不能找一种方式,把二者的优势集合起来?”
这个想法,首先把周航和其他两个创业“老搭档”集合在了一起。那年,周航37岁。这个1994年起步的连环创业者,此前已创立了一家大型数码集团公司,当时正在海外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在而立之年“转换跑道”,在一些人看来匪夷所思。
但在周航看来,“我骨子里有喜欢挑战的血液”。他想弄明白的是:3G时代里,中国有没有一种更经济、更绿色的租车出行方式?
2010年初,周航回国寻求答案,他与搭档经过对北上广深等地的调研,最终决定——搭建一张GPS网,把租车公司的闲置车辆“数字化”。
“一家大型租车公司,日常保有的车辆多达上千台,但传统租车需要提前几天预定、按天计费,因此在非节假日时,车辆的闲置率较高,既浪费了资源,也不够环保。这个时代,我们要做的不是提高存量,而是‘盘活’利用率。”周航认为,用数字方式调度闲置车辆当中,可能就蕴含着一条经济、绿色的出行之道。
“经济”、“绿色”体现在价格和距离之中,这是周航设计易到用车网的核心想法之一。
“我们不‘按天计费’,而是‘按小时’和‘公里数’综合计费。”在周航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他对着App软件说一声“我要去东直门”,几秒钟后,一张地图出现。位于西南四环的总部基地附近,共有33辆移动的小绿点,最近的距离不足1公里。有车辆响应之后,一一点击,可以查到每辆车的车型、价格和司机服务星级,选择一辆经济型的租用车,就能在12分钟之内,以每小时30元+3元/公里的价格,享受“点对点”服务。
能让“经济”与“绿色”实现的法宝很简单——最近的距离,灵活的时间。
结束用车之后呢?别忙着付钱,你会先收到一张有趣的电子账单。点击“时长”,能出现精确到秒的租车起止时段;点击“距离”,则能“追踪”这辆车的每一步移动轨迹。只有在点击确认之后,租车方才能实现信用卡划款。
据周航介绍,这样的“在线自助式”选择、下单、调度和付款,能占到易到用车网业务量的90%。“这意味着,只要有一张24小时乘以7天不间断的稳定数据网,哪怕凌晨两点,哪怕公司无人值班,也能满足一个人的异地随时租车需求。”周航说。
尽管如此,在冰冷的数据之外,周航仍在思索着“人性化”三个字。用他的话说:“我是从自己的一个需求起步而走到今天的。用户体验,永远比‘投广告’重要。”
人性化体现在细节之上。比如,在这个截至今年9月刚满三岁的新生网络里,存在人工干预的辅助力,一旦某个被用户选定租用的车辆,距离用户25公里以外时,就会被系统“发现”,并以人工形式向车辆发送提醒信息,若5分钟内得不到回复,则由系统重新为用户选定可租车。
再比如,在目前国内推行的出租车统一预约呼叫平台上,一个很大的“瓶颈”在于:司机到了,乘客走了,谁赔?而周航已在他的网络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用户确定租车,最后让车辆“白跑了一趟”,系统会在用户事先担保的信用卡里,扣除30~40元的“爽约金”,从而大大提高被租车辆的响应积极性。
从2010年5月成立易到用车网至今,周航带领团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短短几年间,这张网络已经覆盖全国49个城市、500家租车公司、万余辆车。
但一开始,像很多创业者一样,周航的路走得并不顺利。
最大困难在于,一个“门外汉”,如何说服众多租车公司加入其中?周航的办法是:先用技术团队打造出一张过硬的网络,然后,培养租车公司的“新习惯”。但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最“绝望”的时候,他一口气免费向1500辆车每车分发一部手机,希望其中的App软件能“被体验”。但几个月后,800台“蒸发”了。
“正确的方向,才值得坚持。错误的方向,必须及时调整。”周航反思,想让别人信服,必须找到利益结合点,并拿出行动。于是,对租车公司,他在结账时间和速度上“不打折扣”;对用户,大刀阔斧地改预付租车为事后付款。点滴调整,让易到一步步驶上快车道路——从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业务量成长了十倍。
现在的周航并不满足,他开始设想更远。未来,他想整合更丰富的用车方式,成为出行这一行的“淘宝网”;他想实现北京市数十个工业园区内的“共享用车联网”;他想助力国企及事业单位的车队改革,为“低碳出行”增添一种可能性。
“只想着财富的创业,很难长久承载你的梦想。”周航更愿意看到的是,出行,从此不同。
中关村人才特区
2011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加快建设首个中国特色的人才特区。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中关村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1.5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