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没营养的表扬是帮倒忙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31日   02 版)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天津调研考察,在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听取情况时,李克强三次打断企业负责人,追问“有哪些政策可以调整”。他说:“不要光表扬政府,要承认,我们的行政审批和发达国家比做得不够好。这些问题一定要改进,要适应企业的发展。”(中新社12月29日)

    负责人爱说表扬话,也许是因为过去遇到了太多爱听表扬话的领导;这一次表扬的话被三次打断,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头脑清醒、不爱听表扬的领导。能大声地反驳别人的不同观点,是一种美德;能不客气地打断别人的表扬,更需要勇气,更是一种至上的美德。无疑,弥漫的阿谀奉承和赞美诗是一种话语腐败,消除这种舌尖上的腐败,需要敢说真话,敢于批评的下属,更需要听得进真话、听得进批评的领导。

    一直以来,舆论场中流行着一种论调,认为“替政府说话”、“说表扬政府的话”才是帮政府。持这种论调的人,不仅自己从来只说表扬政府、表扬领导、赞美体制的话,还坚持凡是政府做的都是正确的,凡是领导说的话都要拥戴。与之对应的是,认为批评政府的声音都是坏声音,尖锐批评政府的人都是坏人,是“西奴”和“汉奸”。更有极端和偏执者,听到别人批评政府和国家就会跳起脚来骂人,愤怒地让批评者“赶快去美国”。

    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以赞美和批评来区分敌我,太天真幼稚。多少人在阿谀奉承中醉生梦死,多少人倒在了赞美表扬的温柔乡中,多少人毁在了周围一片歌颂的欺骗和迷惑中,多少问题潜伏在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歌功颂德中。实际上,那些没营养的表扬不仅没帮到忙,而是在帮倒忙,是在误国误民。不要小看那种骂声,很多时候,批评声,不同意见,恰恰是在大帮忙。

    那些习惯为政府唱颂歌的人理直气壮地认为,网上那么多批评政府的声音,我们当然应该去表扬政府,用表扬的声音中和批评的观点,以形成舆论平衡。但不是有人赞美,就能“中和”掉那些批评的声音。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舆论场中不是缺少“表扬政府”的声音,而是这种声音缺乏公信力,难以得到众人的认同。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此话虽有点儿偏激,却值得反思。如果只是一边倒的赞美,却没有批评的自觉,听不见不同意见,视批评如洪水猛兽,那么,“赞美”也将因为缺乏批评而变得苍白无力。

    不要惧怕骂声,不要不敢骂,小骂倒能大帮忙。当然,我说的骂并不是无原则、非理性、泼妇似的谩骂,而是一种面对问题、理性批评的态度。称之为“小骂”,并不是给“骂声”分等级,不是排斥“大骂”,而是与网上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毫不讲理的谩骂划清界限,也是与那种既不客观、又无善意、为骂而骂的恶骂保持距离。小骂,不是为了帮忙,而是面对事实承认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客观上当然能起到“帮忙”的效果。

    就像李克强说的那样:要承认,我们的行政审批和发达国家比做得不够好。这些问题一定要改进,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这种批评,并没有讳疾忌医,并没有那种“中国的就是好的”、“外国的就是坏的”的傲娇感,而是直面实际存在的问题。中国30多年的改革之路,正是问题倒逼的结果。面对问题,第一能体现客观,实事求是;第二能表现坦诚,这种坦诚面对问题和批评的态度,是对民情民意的尊重;第三能体现自信,自信问题不会掩盖成绩。一些领导听不进不同意见,闻批评色变,听骂声就要跨省追捕,恰恰是极端不自信的表现。政府坦然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面对现实的诚恳反而能赢得理解,一味自夸逞强反而招致舆论反感。

    勇于批评,容纳骂声,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也是凝聚共识和打通两个对立的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场上,一片赞美声;一是在网络媒体的舆论场上,充满着非理性的谩骂声。打通两个舆论场,就是要告别赞美与批评的对抗,用理性的“骂声”去寻求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也提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成绩无与伦比,但问题也高度集中——看到成绩,面对问题,这应该是我们基本的共鸣点。

没营养的表扬是帮倒忙
记者为啥常能发现“腐败新动向”
年终考评不是事迹报告会
如何让“不在状态”的央企恢复状态
银行有责任提醒客户防骗
美国驻华大使能做些什么
媒介素养:每个有手机的人都需要
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