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舆情观察

挤掉领导干部“家事”报告的水分

本报记者 李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31日   10 版)

    日前,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今年起,将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

    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舆论关注。有网友直呼,此举是牵住了管理监督干部的“牛鼻子”。

    早在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就曾联合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此后,《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也相继出台。

    于2010年出台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报告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包括领导干部本人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个人收入、房产、投资等事项。

    让领导干部们把“家事”拿出来晒一晒,目的是为了加强管理和监督,真正做到廉洁从政。然而,近年来,“裸官”贪腐、“表哥”、“房叔”等字眼儿仍不断冲击公众眼球,表明这一制度的监督和威慑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硬制度出现疲软的原因之一,即是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核查机制。一些官员抱着侥幸心理,堂而皇之地在报告中掺杂水分。不少人指出,只申报不核查,申报就没有多大意义。

    如今,中组部发出《通知》,填补了这一漏洞。《通知》中明确提出,从2013年起,每年都将按一定比例,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抽查核实。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对拟提拔的部分考察对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对象和其他需要核查的对象进行重点核查。

    有网民戏言,“这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中奖。”抽查核实,让原本直接被锁进保密柜的申报材料,都有见光可能。“只报不核等于白报”的怪圈被打破,迫使领导干部再无侥幸心理,敢给报告“注水”。

    此外,《通知》还要求,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离岗位、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同时还强调,凡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这一举措让网民直呼“硬气”。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数据显示,超四成言论为该《通知》叫好,认为反腐有了实质性进步。期待能够落实的声音,也达到了24.8%。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民提出更高要求,认为监督其实还可以更进一步。网民“余音绕梁”即呼吁,“官员申报事项应向社会公示,不只接受组织的监督,而且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监测显示,这类观点占到近三成。此外,也有不少网友提出,处罚力度还可以加大,不如实或隐瞒报告的情况一经发现,应该“直接记入诚信档案并一票否决、永不录用。”

    事实上,无论是捉“老虎”还是拍“苍蝇”,反腐路上,总不乏民众的期待和叫好声。对于监督、惩处的力度,老百姓更是希望能大一点,再大一点。但《通知》所迈出的这一步,仍然让不少民众感到欣喜,正如网民“厦大Mr_Right”所言,政府职能正在逐渐改善,未来值得期待。

101岁姚奠中:低调求简不担“大师”名
清华再次迎来双“60后”掌舵人
挤掉领导干部“家事”报告的水分
首都师范大学71名“本科变专科”学生获校方补偿
深圳中院:“老赖”车辆将被限制上路
北京:“黑车”高速闯杆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