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4日之前,很少有人知道林书豪是谁。他是谁呢?一个辗转于各支NBA球队不断被下放到低级别联赛的球员,一个在陌生城市睡沙发随时准备着被裁掉的球员,一个入场时被球场管理员阻拦“嗨,那是球员通道”的球员。
2月4日那晚,在经历了和新泽西篮网队的比赛后,林书豪一战成名。他全场拿下了25分,帮助球队不可思议地取得胜利,更重要的是,他展现了无以伦比的篮球智商。一位美国资深体育主播张大了嘴巴:“这小子是谁?我报道NBA那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一名此前默默无闻的球员一下爆发了。”
纪录片《林来疯》花费大量笔墨记录了2012年2月前的林书豪——这是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原因,它不势力。影片开头,主创谈到初衷,和林书豪一样,他们也是生活在美国的亚裔青年,几年前,听到一个亚洲小子把常青藤篮球联盟搅得翻天覆地,于是决定拍一部纪录片玩玩。说这话时,他的表情好像是:我们也不知道拍这些做什么,纯粹是因为欣赏。
在NBA联盟里,种族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这里只相信黑人球员,其次是白人大个子,至于亚洲黄种人,门儿都没有。姚明是个例外,首先,进入NBA前他已经在世界大赛上证明了自己;其次,他来自中国,一个令NBA联盟垂涎三尺的市场。
对从小生活在美国郊区的林书豪来说,皮肤和人种反而是一种深刻的障碍。他是地道的美国人,中文都不会说几句,NBA联盟不会关照他。成名之前,他已经习惯被“轻视”,90分钟的纪录片里,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描述篮球带给他的“不公平”。
中学时代,林书豪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控球后卫,在帕罗奥图这所郊区学校,他带领球队击败了群星闪耀的马特莱中学。按正常逻辑,他应该轻松进入一所以篮球见长的常青藤学校,比如杜克大学。但没有任何学校想要他。他的教练对着镜头不满地说:“对,他不符合标准,没人要他。因为他是亚裔,又是控卫。”哈佛大学接收了他,但这所大学的篮球水平糟糕透了。
大学生涯的林书豪球技依旧出色,北美大学联盟最优秀的后卫,最有价值球员,但他却是最不受欢迎的那一个。毕业后,他有能力进入NBA,但选秀大赛又耍了他。当他看到那些数据不如他的黑人球员被NBA球队选走时,失望极了,因为他是亚裔,是的,没有一家球队的经理相信这个小个子的亚洲后卫。
之后就是他进入NBA之后的故事,十分美国梦。从不被重视的六号替补到成为球队领袖,绝对励志。可纪录片没怎么拍他成名后的故事,镜头中反反复复出现的林书豪,是一张沮丧的、绝望的、欲哭无泪的面孔。他的背影,他的落寞,他一次次起跳投篮,一次次祈祷。
没从事过体育运动的人不足以想象这种痛苦,那种绝望是无边无际的,它首先击垮你的身体,其次打败你的精神,时刻在你耳边唠叨:你不行,你不行——你进不了NBA,你打不好篮球。林书豪从来没有放弃,支撑他的是坚定的信念,他坚信当下的挑战是命运对他是否热爱篮球的考验。
成名战前,林书豪心里一遍遍祷告:“我只想打球。”他知道,这一次,拿不出说得过去的数据,就要立刻打包走人,此后在NBA,他不会获得任何合同了。
“感谢上帝。”成为NBA的明星后,他在接受采访时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我是一个无神论者,这句话放在林书豪身上,我的理解是,上帝只是载体,它承载了林书豪对篮球强烈的热爱,在爱面前,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容怀疑的信念。
有时候,梦想是这样的,它之所以被称为梦想,就是需要你不断努力再努力,而不是掂起脚尖就能够得到。在梦想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没有等到回报,是因为付出的还不够多。林书豪相信命运,是因为他相信梦想。在这个世界上,相信,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纪录片《林来疯》中有一个人被多次提及:科比。林书豪做替补时,几个朋友问他,科比和詹姆斯谁更厉害?他说不知道。“我只是比你们坐得稍微近一点儿。”他这样自嘲。他第一次和科比对决前,科比傲慢地回答记者:“林书豪是谁?我不知道。”那时,林书豪已经在NBA崭露头角。那场比赛,林书豪像疯了一样砍下职业生涯最高的30分。赛后,这个话题再次被提起,“我想,现在他该知道我是谁了。”林书豪说。
梦想就是这样,实现后,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会随之而来。林书豪打破成见,冲破了NBA固有的规则,成为继姚明后最知名的华裔NBA球星。他能走向伟大吗?我相信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在他看来,为梦想而不是为任何人打球,这让人安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