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十大新闻”评选:鸡肋可以做成美味

任大刚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1月10日   02 版)

    2013年的传统媒体哀鸿遍野,从业人员人人自危,其专属产品“年终盘点”已没有多少家坚持做,而是在纷纷考虑如何转型了。

    不过,很有一些商业机构、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等等,却接过传统媒体“年终盘点”的遗缺,自顾自地公布着自己领域或地盘上2013年度的“十大新闻”,林林总总,笔者做了一番不完全统计,至少多达110个以上。

    那些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大概有着专属自己的媒体公关部门或企业内刊,像模像样地地公布着自己的“十大新闻”,虽然没有公布评选程序,但分析其评选标准,大概经营成就、扩张速度、公司掌舵人的活动是必备三项。无一例外,在笔者所看到的的公司“十大新闻”中,没有任何负面新闻——或许真没有。

    行业类“十大新闻”更多,细分起来,既有工商类也有文体类,一般说来,这些“十大新闻”公共性很低。比如,工商类“十大新闻”中,既有钢铁业、煤炭业、汽车制造、通信业等认知度稍高的新闻评选,也有茶业、旅游地产等公众认知度较低的新闻,还有公众完全不熟悉的,比如蓄电池也评选出该行业的“十大新闻”。最有意思的是“电”,可以分门别类查到水电、火电、核电、光伏发电等领域的“十大新闻”,可谓一网打尽。文体类除了常规的几大球类之外,公众不太关注的棋牌类,也有“十大新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评选结果中,有的来自商业网站。业外人士无从置噱,业内人士恐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政府部门,包括地方新闻机构,评选地方“十大新闻”的劲头似乎不像前些年那么大了,在所收集到的地方性“十大新闻”中,层级低的有区县级,高的有省市级,既有笼统的新闻评选,也有按照工作类别列出的教育、经济、旅游新闻等。在所看到的评选结果中,无一例外,没有负面新闻入选。在一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导致数十人死亡的省份,在所罗列的候选新闻和入选新闻中,这条新闻均未列入和入选。从候选新闻到正式的“十大新闻”,几乎算是一份耀眼的政绩榜单。

    综合来看,上述100多类的“十大新闻”,整体公信力不高。

    公司企业自己评自己的新闻,如果没有故意隐瞒可能危害社会公众的事情,可归入企业形象宣传范畴,它当然需要借此树立公众形象,存而不论;一些商业机构进行的行业新闻评选,在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上,难保没有利益输送,再说,也没有法律规定禁止商业机构进行行业新闻评选。如果有众多商业机构参与这种评选,最终也一定是公信力较高的机构赢得业界尊重,这是一种市场选择的优胜劣汰。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公共新闻的评选,看似罗列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背后实际是评选机构对待本地人民的真实态度和良知。

    此外,几乎所有新闻评选,都没有公布其评选程序,有的在报道评选结果时,只是声称一下该评选是由哪些人士组成的评审小组完成的,有的干脆就什么说明也没有,大有摆出愿意相信就相信,不相信就拉倒的派头。所谓“十大新闻”评选,成了各类机构团体趋之若鹜而公众视之为鸡肋的游戏。

    “十大新闻”应该怎样评选?似乎没有定论,有的是编辑部磋商,有的是专家论定,有的是公众投票。但无论采用哪一种程序,确保其公信力应该是第一位的。除了一些需要表明价值立场和专业水准的评选,其他采用公众投票,不失为一种最为合理的办法。比如,香港学友社的做法无疑可资借鉴。

    为加强香港中学生对香港、大陆及国际社会各方面发展情况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时事的关注,有助日后在校内推广公民教育,香港学友社从1992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全港中学生新闻评选活动。以2013年度“十大新闻”评选为例,其办法是先从参与新闻初选的20所学校所提交的建议新闻事件中,筛选出本年度的30则候选新闻,然后再由来自110所中学的8.2万人,从候选新闻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新闻”。2013年12月31日结果揭晓,“山西男童小斌斌遭挖眼事件”以逾5万票,成为今年中学生“十大新闻”之首。

    有关这一评选,学友社分析称,选举结果反映学生较关注具话题性及易于理解的新闻议题,而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更为关注复杂议题。学友社因此建议学校在通识教育课堂上,加强培育学生整理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建议不同的社会团体应提供网上教学平台及教育活动,以支持教师推行通识教育。

    可见,被视为鸡肋的“十大新闻”评选,看来也可以做成美味。

“十大新闻”评选:鸡肋可以做成美味
一个访问学者眼中的留美本科生
读EMBA的官员该去读MPA
管不住下半身,能把持住法槌吗
“偶遇”领导
批评“考研基地”不如检讨招生指向
你想多活20年,那么请戒烟
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