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代开始酿造蒸馏酒以来,高粱作为一种适合酿酒的植物而被逐渐推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明白农作物与酿造之间的辩证关系,比如魏晋以来就有记载,即使都是大米,也分为哪种适合酿酒,哪种适合食用。
高粱出现后,别的农作物作为酿酒原料逐渐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被淘汰:大米酿酒有些燥,且酒不香甜,酒产量也不高;玉米酿酒度数高,可是酒体杂质多,不好喝;而糯米则适合酿造黄酒。总之,高粱成为了酿酒粮食之王,取代了别的粮食,并且逐步向南方推进,开始征服白酒的江湖。
可是,恰恰在宜宾,至今仍旧保留了“五粮”酿造的模式,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例外,并且成就了丰富饱满的酒体、独特迷人的口味。因为这里面有深刻的历史积淀:五粮有配方,有独到工艺,有随时代而变化的精神,是难以被模仿的。
这种例外是如何成就的?尽管有大量学者研究,可是关于五种粮食的具体使用年代、成因等,还是缺乏明确记载,也没有准确起源,只能根据现有的口述材料,去揣测在五粮液的初始阶段,如何保持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地处西南地区的宜宾,自古以来就属于各民族混居之地,包括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他们有酿造杂粮酒的传统,用多种粮食酿酒,可以使不同粮食的香味和优点充分发挥,比如高粱酒的清香、糯米酒的醇甜、玉米酒的冲劲、苦荞酒的苦香,还有大米酒的醇厚。但是,这些酒的酿造,都不能说是五粮液的前身:技术不够稳定,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形成酿酒的规范技术,粮食也时常处于更换中,那么这些地区的酿酒文化是不是给了五粮液一些影响呢?
文化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自明朝开始,汉人成为宜宾生活的主流人群,但是少数民族在州域、县境,仍保留了生动鲜活的生活习俗,而重镇宜宾则是少数民族进行各种交易的重要市场,并且在各种庆典和集会上,甚至有千人聚集饮酒的习惯。明朝的宜宾保存了宋以来的诗酒风流的场面,除了在江边的“揽江”石刻下饮酒,还有许多名胜,供当地名士和远方来客饮酒,比如说在流杯池、真武山,甚至在乡村的越溪河畔,都有经常性的这种酒会。有学者设想,在这样一片兴旺的场面里面,你带来的玉米酒,说不定和这边储存的糯米酒,混合形成了新的味道,难怪路过宜宾的骚人墨客都会留下记录,说这里的酒质更胜前朝。
就这样集杂成醇,多方佳酿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汇聚成了五粮液,这不仅仅是粮食的交汇,更是工艺的交汇,也是味道的交汇。中国酿酒工业到了元朝出现蒸馏酒,到了明代,白酒工业不断进步,度数和纯度都在增高,宜宾的杂粮酒,就是这种进步的最显著例证——用不同的粮食,酿造出醇厚度高的美酒,显然比单一使用高粱酿造要复杂许多。
五粮配方确实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到了清初,五粮液的系统基本成型了。外省人的进入,使宜宾的优良水土、优质出产、外加丰富的酿酒传统焕发出了新光彩。
根据历史典籍的记载,陕西商人清初大批进入宜宾,他们带来了经验和财富,和当地社会生活结合越发紧密,这其中,就有当铺、酿酒作坊等新兴事物,陕帮的陈三烤酒师,也就在这个阶段,丰富了杂粮酒的酿造。
按照五粮液的前身老板邓子均回忆,陈三师傅来到宜宾开酒坊,之后,就将珍贵的配方一代代传下来(配方所使用的主要粮食和今天区别不大,除了荞麦因为味道略带苦涩而被今天的小麦替代),配方还有宝贵的粮食配比,甚至还有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调节粮食比例,根据四季更迭增减曲药等——五粮液的可贵就在这里,并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就这样,康熙年间,杂粮酒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不再是流传于江湖的传说,而是有了自己的独特系统。宜宾城里,既有简单的用高粱酿造的大曲酒,也开始有利川永、温德丰等杂粮酒作坊。幸运的是,酒作坊的每一代主人,都不甘于默默地根据传统规矩酿造,而是在不断尝试革新。就拿邓子均为例,他对每口祖宗传下来的老窖池都进行了研究,知道了各自的秉性,进行了投粮比例和曲药份量的改革,并且慢慢改进了杂粮配方,结果酿造出了优质的杂粮酒。1909年,光绪年间的举人杨惠泉先生给杂粮酒命名为“五粮液”。1931年,利川永正式印刷了“五粮液”的商标。这个现在全国闻名的顶级名酒,开始不再仅为少数人所认知,而是顺江而下,逐步走出四川、走向大江大海,成为了全国名酒,乃至世界名酒。
建国之后,五粮液有过短暂的停顿,但很快于1952年恢复了生产。老先生邓子均被委以重任,开始了新的里程。也许是有天生求变的优质基因,1957年,五粮液大胆地改变了传统配方,用小麦取代了以往使用的荞麦,酒中的苦味减少,多了几缕新的芳香,要知道,这种改革需要勇气。1956年,在轻工业部举办的改进名酒品质的会议上,五粮液与众多名酒角逐,最后名列第一,这份文件现在还陈设在酒厂的博物馆中。各种工艺和配方的改进,使五粮液一直在名酒行列中位列前矛。
1963年全国名酒的第二次评比上,五粮液再次成为全国名酒。专家的审评意见是: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各味谐调,这句看似简单的话中有丰富的含义:如何做到各味谐调、味道全面?这里的祖传秘诀就是五粮液的独特配方和独特工艺,这也是五粮液在中国酒业历史长河中所作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