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一架X-47B无人机在“乔治·布什”号航母上进行连续起降试飞并获得成功。
CFP供图
去年,X-47B在美国“布什”号航母上完成了弹射起飞和降落,业内专家预测,无人战机上舰,有可能改变未来海上战争的模式。实际上,X-47B只是美国海军“舰载无人侦察和打击飞机”计划框架内的4种竞标方案之一。
2010年3月,4家公司向美国海军提交了“舰载无人空中侦察和打击系统(UCLASS)”的项目竞标文件,提出了各自的竞标方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基于X-47B研发的舰载无人飞机;波音公司的“幻影射线”无人战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基于“哨兵”无人机研发的“海上幽灵”;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海上复仇者”。
2013年8月,美国海军与4家公司签订了UCLASS计划框架内的首个合同,合同总金额1500万美元,标志着UCLASS计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美国海军希望于今年完成“舰载无人侦察和打击飞机”项目的招标,2016财年开始生产,到2020年实现航母搭载。
美国海军大力发展舰载无人战机
2006年的《四年防务述评》中,确定了21世纪初美国空中力量需完成的4类主要任务,分别是:全方位保卫美国;与极端主义斗争,消灭恐怖主义网络;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应对在军事领域可能出现、有能力同美国竞争的潜在对手。
为更有效地完成上述任务,美国国防部提出“统一的无人空中作战系统(J-UCAS)”计划。计划目的是研发具有大行动半径、滞空时间长、隐身性好、能融入未来统一作战网络的无人战机。
美国战略预算评估中心出版的《研发“无人空中作战演示验证系统”:海军航空兵新时代来临?》一书中指出,“为保卫美国国家利益,应继续保有和发展航母,但需扩展其作战潜力,同时提高其生存能力。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可弥补现有航母舰载机打击半径的不足,使得航母战斗群真正实现全球机动、全球打击,能够有效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
在此背景下,美国海军对无人战机的要求是:能在航母上搭载和起降;隐身性好;作战半径超过现有舰载机;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可在防区外发起行动;可携载多种战斗载荷;执行任务种类广泛。
2007年8月,美国海军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签订了6.36亿美元的首个“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合同,开始实施“舰载无人空中作战系统演示验证(UCAS-D)”计划。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了两个型号:X-47A和X-47B。美国海军已为此计划投入了14亿美元。
继UCAS-D计划之后,美国海军开始实施更为雄心勃勃的UCLASS计划。计划诞生于2010年,旨在研发一种由航母搭载、主要执行空中侦察和打击任务的无人飞机,保证航母战斗群和舰艇编队指挥员24小时获取所有作战空间的信息,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优先权排序,且对其中最重要和最具威胁的目标实施打击。
“侦察”与“打击”一直是海上战争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根据美国海军作战构想,未来战争中,舰载无人侦察和打击飞机将充当“海上侦察兵”和“海上杀手”的角色。
2013年6月,美国海军公布了UCLASS计划招标书中的主要技战术要求:可搭载联合攻击弹药和制导炸弹;续航时间不少于12小时;隐身性能与B-2或F-35相当;单价不超过1.5亿美元。为满足研发进度和成本限制要求,UCLASS系统将主要使用成熟技术和商业现货。
X-47B的研发进度最快,技术成熟度最高
X-47B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在航母上起降的大型无人战机,巡航速度0.7马赫,一次加油最大航程3889公里,作战半径1500公里,最长滞空时间6小时,最大升限12190米,两个内置武器舱可搭载多种载荷,最大负载2000公斤。
2011年2月,首架X-47B陆上首飞成功;2013年5月,在“布什”号航母上完成弹射起飞;7月,它在“布什”号上首次降落成功,之后又成功了一次,但第三次失败。
同年9月,X-47B研发团队宣布,UCAS-D计划框架内的测试目标已全部实现,X-47B完成了100次飞行。因此,与其他竞标方案相比,X-47B的技术成熟度最高。
作为竞标方案之一的“幻影射线”由波音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发,使用了J-UCAS计划框架内项目X-45C无人飞机的技术和部件。
“幻影射线”为多用途无人飞机,可执行任务包括:侦察、监视和跟踪敌方防空反导系统;无线电电子对抗;为其他有人/无人飞机空中加油;使用高精度制导武器,打击陆上和水面目标;甚至与其他有人/无人飞机空中格斗等。
“幻影射线”最大起飞质量16556公斤,有效载荷2000公斤,内置的两个武器舱可装载900公斤制导炸弹或光电侦察、无线电电子对抗、热成像等多种可更换的专用设备,巡航速度988公里/小时,航程2200公里至2400公里,最大升限12200米。
2010年12月13日,“幻影射线”由NASA的波音747飞机搭载,进行了首次试飞,飞行持续时间50分钟。2011年4月27日,它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完成了首次自主飞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海上幽灵”则最大程度借鉴了“哨兵”侦察型无人飞机和F-35C舰载机的成熟技术,如尾钩、起落架、折叠翼、防腐蚀设计、飞翼式气动布局、机体上方进气道、进气口格栅屏蔽等,大大节约了研发和采购成本。
“海上幽灵”的隐身性能与F-35C相当,最突出的战斗性能是其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滞空时间为7小时,能够在任何战场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执行从打击恐怖主义到攻击各种目标等多样化任务,且由于采用了开放式模块化架构,便于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升级和安装UCLASS系统的传感器设备。
2013年4月,“海上幽灵”首架全尺寸原型机完工,但尚未进行飞行测试。
与上述三种竞标方案相比,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海上复仇者”是基于陆基型号“复仇者”研发的,于2010年5月推出。“海上复仇者”因与其他3家公司的方案差别最大,承受争议和批评也最多。
“海上复仇者”最大飞行速度740公里每小时,持续飞行时间不少于18小时,加挂副油箱后可再增加2小时,最大飞行载荷2722公斤,6个外挂点可挂载“地狱火”、GBU-12/16等多种型号空地导弹和联合攻击弹药。
UCLASS计划非常强调无人战机的隐身性能,但“海上复仇者”仍然使用了不利于隐身的传统后掠形机翼和“V”型双尾翼。而其他3家公司的舰载无人飞机方案由于采用了有利于隐身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因而占有一定优势。不过,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坚持认为,这种方案有利于无线电电子设备的布置,能提高对水面和陆上目标的探测能力。
美军装备采购理念值得借鉴
四种竞标方案中,“幻影射线”和“海上幽灵”各具特色,但要满足美国海军研发和列装的进度要求,难度很大,因此它们中标的可能性很小。
再看“海上复仇者”,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捕食者”及其升级版“死神”无人机的影子,因为它们是同一家公司研发。“捕食者”和“死神”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表现相当抢眼,这为其加了不少印象分。但“海上复仇者”的软肋是隐身性能不佳,这大大削弱了它的竞争力。
研制X-47B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大型无人机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著名的“全球鹰”无人机就由它推出,是当前美国陆军的主战无人机型,美军的所有战场上几乎都能见到它。再加上X-47B的研制进度最快,技术成熟度最高,因此,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被认为是UCLASS计划最有可能的赢家。
必须指出的是,X-47B虽然属于UCAS-D计划框架内的项目,但考虑到了UCLASS计划的相应要求。根据合同要求,另外3家公司可以共享X-47B的测试数据,这将大大加速各公司项目的研发进度。
舰载无人侦察和打击飞机项目本身存在着很大的技术难度以及潜在和现实的技术风险,为此,美国海军在UCLASS计划中引入了良性竞争机制,这非常有助于最终计划目标的达成,其装备采购理念值得各国思考和借鉴。
更令人深思的是,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已经称霸大洋70余载,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但美国海军仍能紧紧抓住日新月异的军事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勇于面对国家安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威胁和新挑战,不懈研究如何打赢未来海上战争。为航空母舰搭载无人战机,就是美国海军对未来战争中海军空中力量使用模式的大胆探索。
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