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冰点特稿第910期

在框框外撒点野

本报记者 陈璇文 郑萍萍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1月22日   12 版)

    一个常驻车库咖啡创业团队的成员在门外抽烟透口气

    在北京的中关村,有这么一个地方。有人说,这里是“创业者的乌托邦”,也有人用甜蜜的口吻赞美它是“创业者的初恋”。一位在中关村“混迹”20多年的IT人士,更愿意把这里比喻为“互联网的江湖”。

    小米公司的雷军、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这些在中国互联网和投资界声名鹊起的“大佬”们,时常会来这里坐坐。

    两年多前的一天,穿着T恤衫、牛仔裤和一双绑着橙色鞋带儿帆布鞋的雷军,当着众人的面,把手里的小米手机“咣当”一声摔在地上,以证明他的产品“很有品质”——就是在这个地方。

    那时,雷军还不敢用10亿元赌注和格力电器的董明珠打赌。那是一个在2013年年底引起国内商界轰动的赌局,赌的是:5年之内,小米公司能否在营业额上超过“传统行业”的格力。

    同样是两年多以前,一位美国硅谷的创业家来这个地方看了看,回去后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文章里说:“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下一代——那些从顶级高校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学生身上,他们聪明、动力十足、野心勃勃。”

    很多终日泡在这里,埋头写代码或者修改商业计划书的人,似乎都在等待揣着钱袋子的“天使”降临在自己身边。他们中的一些人无数次地幻想,如果资本看中了自家技术和创意,没准自己就是下一个“雷军”,或者下一个“马云”……总之,是下一个创业传奇。

    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在这里,不用付租金,只要买一杯咖啡,就可以坐上一整天,给自己打工

    其实,这个地方,是一家咖啡馆。

    它坐落于一家“特价房130元/天”的宾馆里,门脸还不如隔壁的一家牛肉面馆醒目。只有站在宾馆外面向半空仰望,才能看到灰色的砖墙上面,有一个蓝色箭头拐了弯,朝下指着:“宾馆2楼”。

    走近这家宾馆,一股牛肉面的香气,而不是咖啡的味道,在鼻腔里弥漫。北京的深冬,裹着军大衣的宾馆前台服务员,对着推门而入的人们,几乎面无表情。那些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像一阵风一样,从她的眼前晃过,然后一蹦一跳地冲上楼梯。

    宾馆的电梯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2楼不停。

    爬上电梯不达的2楼,才开始嗅到咖啡的味道。要说装修的情调,这家咖啡馆难以达到一般店面的及格水平。屋顶没有装吊顶,连普通的天花板也省去了。通风管道和空调压缩机近乎暴露在屋顶下,仅仅裹着一层黑色的保温纸,有的地方还开裂着,就像被太阳暴晒过的沥青马路一样,粗陋不平。

    咖啡馆的红色大理石地砖,经过无数双鞋子的磨蹭,有些发黑。包裹墙壁的灰色墙纸,有的已经卷边,部分开始脱落。

    有人评价,这种装修风格很“后现代”。但这家咖啡馆的工作人员说,当初这样设计,是为了省钱。

    开这家咖啡馆的人,名叫苏菂,今年34岁。将近3年前,他为咖啡店选址,几乎跑遍整个中关村西区,最终选中了这家鼎鑫宾馆的2楼。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租金不贵”,每平方米2元/月。

    不少经常光顾这家咖啡馆的人说,这里怎么看,都更像一个地下车库。事实上,苏菂第一眼看到这个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地方时,它本就是一个堆满货物的大仓库。

    对于苏菂来说,在一间大仓库里开咖啡馆,反倒符合他的胃口。

    2011年,苏菂去了趟美国。他开车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和圣何塞之间蜿蜒几十公里的狭长地带,跑了大半个月。这个狭长地带,就是著名的硅谷。

    苏菂专门去“拜谒”帕洛阿尔托市爱迪生大街367号。那里有一间占地30多平方米的老旧木质车库。1938年,一个名叫比尔·休利特的单身汉和带着老婆的戴维·帕卡德,在这间狭窄的车库里,开始创业。

    当时,他们只有一个工作台、一个钻床、一套老虎钳等粗陋的工具,启动资金有538美元。

    他们在车库研发了第一款产品,一个测试音频的振荡器。两个合伙人以抛硬币的方式,决定了谁的名字放在公司名称的前面。就这样,惠普(Hewlett Packard,即HP)诞生了。

    再后来,爱迪生大街,这条当年不起眼的郊区街道,被公认为世界第一个高科技区域——硅谷的诞生地。

    如今,每年有将近4万人来爱迪生大街参观,苏菂就是其中一位。虽然游客最多只能靠近“惠普车库”的铁门,但这并不阻挡人们观瞻车库的热情。

    在互联网创业史上,“车库”是一种带着神奇魔力的地方。除了惠普,人们还津津乐道的是,上世纪70年代,21岁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养父的车库里,开发了第一台苹果电脑;1998年,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以每月1700美元租金,租下位于加州门罗帕克市圣玛格丽塔大街232号一处56平方米的车库,创办了谷歌公司。

    “美国有硅谷,硅谷有车库,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个类似车库的地方,让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低成本创业?”回国后,在一家上市公司当投资总监的苏菂,辞了职,开始创业。

    2011年4月,一家很像地下车库的咖啡馆,在北京开业了。一些创业者选择在这里起家,看上去似乎比当年的布林和佩奇还要幸运。因为,在这家咖啡馆里办公,不用付租金,只要买一杯咖啡,甚至厚着脸皮不停地蹭喝免费的柠檬水,就可以在黑色木质咖啡桌前,坐上一整天,给自己打工。

    不过,这家向车库看齐的咖啡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无法提供充足的暖气。1月的一天下午,北京气温降到零下9摄氏度。咖啡的热气从杯子里往上蹿,但靠窗的人们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有人抱怨:“窗户漏风,空调好像也有一个没工作。”

    然而,不到下午3点,这家咖啡馆里已坐满了人。那些常年在这里办公的创业者,牢牢地守着属于他们的一张咖啡桌。

    他们的头顶上方,垂着十几盏像鸟窝一样的吊灯,灯光有些昏暗,以至于带着闪光灯的摄影记者,很不满意这里的光线环境。

    这里很多人爱提的一件事是,360公司的周鸿祎起步时的办公室也和这差不多。一个合作伙伴去找他谈事情,发现他的办公室暗无天日,白天都需要把灯全部打开。

    他们把创业看作是一种跳出“体制”的方式,毫不犹豫地跳出条条框框想问题,去冒险,有野心

    平日里,一张圆脸的苏菂,总爱坐在咖啡馆的黑色软沙发上,端一杯咖啡,摇晃着双腿,迷瞪一双小眼睛,注视着咖啡馆里进进出出的人。

    每天“吱呀”一声,推开咖啡馆那扇黑色双合木门的人,有在这里“扎根”创业的老面孔,也有创业者最喜欢的投资人,还有很多慕名来这个“乌托邦”坐坐的新面孔。

    时间长了,就连苏菂本人,也不敢轻易判断,走进咖啡馆的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前些天,一个穿着老款皮夹克的小伙子进了咖啡馆。他的夹克不合身,肩缝耷拉在肩膀下面,毛衣凌乱地扎在裤带里。头发很油,一缕一缕地,贴在脑门上。

    他买了一杯咖啡,坐在靠角落的咖啡桌前,从带轱辘的双肩包里掏出一盒纸牌。整个下午,他几乎只干了一件事:在桌上铺纸牌。

    他的“奇怪”行径,引来旁人的关注。有人在一边儿嘀咕:“你看这个人,好奇葩呀。”

    在这个咖啡馆里,流传着很多“奇葩”的故事。比如,有一个小伙子,逢人就拽着对方胳膊不松手,两眼放着光,像做演讲一样,“乔布斯好厉害呀,他改变了世界……”

    而他的结束语是:“我是搞安利的,你有兴趣吗?”

    有一个1990年出生的姑娘,从2012年底就常驻咖啡馆,和团队一起创业。她讲了一件自己眼中很“奇葩”的事情。前一阵子,有一个60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黑棉服,戴顶毛线帽,总是出现在咖啡馆。他经常走到别人跟前,歪着脑袋问:“你是投资人吗?”

    “这大爷说他发明了一款四个轮子的摩托车,还张嘴就来:我这个发明很牛啊,1000亿元投资也不嫌多!”姑娘一边讲,一边忍不住地乐。

    突然,她冒了句:“在别人看来,我也是奇葩吧。”至少,她已经被自己最好的朋友,列入“奇葩”行列,属于“离经叛道”的一类人。

    不少在这家咖啡馆创业的人,都自称是别人眼中的“离经叛道者”。一个名叫张迪奇的30岁小伙儿,不顾做公务员妈妈的反对,从电视台辞职,在这里搞一个“时间拍卖”的社交网站。还有一个叫黎志平的85后男生,从月收入过万元的国企辞职,跟着一个只有4个人的团队,开发一款类似微信的手机聊天儿软件。

    “放着好日子不过”,“脑子进大水了”……很多人是在别人的嘲笑中,走进这里的。

    终于,在这个谈创业才是正题的地方,这些创业者觉得自己“不是异类”。有时,他们反倒看不惯那些甘愿一辈子呆在单位里的人,“简直难以想象啊”。

    “不安于现状”、“拒绝平庸的生活”以及“不喜欢循规蹈矩”,等等——面对别人给他们贴上的诸如此类的标签,很多创业者爽快地照单全收,“是这样的,我接受”。

    那位名叫卫维克·维德瓦(Vivek Wadhwa)的硅谷创业家,曾经光顾这家咖啡馆。事实上,维德瓦还是一个经常在清华大学讲课的学者。他从很多中国年轻人身上,发现这代人与上代人的区别,“他们毫不犹豫地跳出条条框框想问题,去冒险,有野心”。

    更重要的是,维德瓦在中国大学课堂上听到关于“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企业家”的答案是,“他们把创业看作是一种跳出‘体制’的方式,一种成为自己的老板、创造自我成功的途径”。

    25岁的黎志平说,他之所以离开那家薪水不错、还发饭补的国企,很大原因是“每天过得太安逸了,担心自己不再进步”。他抱怨,上班一年半,几乎没加过一天班。

    这个年轻人用一种透着自豪感的语气说,自己挥手告别的国企,曾是马云任职过的企业。1998年底,马云从这家企业总经理的位置上辞职,领着他的创业团队撤离北京,回杭州创业。6个月后,阿里巴巴网站上线。

    黎志平还回忆起,当年参加新员工培训时,有一位老员工提起马云的故事,还说自己“差点也跟着走了”。不过,新人们难以从那位老员工的语气里判断,“他到底有没有后悔”。

    “没准我也会成为下一个马云呢!”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直安静写着代码的小黎,抬起头,将下巴颏儿磕在在笔记本电脑盖上,笑着说。

    那天晚上,一直到天黑,咖啡馆逐渐空落起来,穿皮夹克的小伙子仍旧在桌前摆纸牌,没跟人交流过。一位衬衫口袋里搁着手机的中年男人,坐到他旁边,主动跟他搭讪。

    原来,这个一下午被周围人称为“奇葩”的小伙子,研发了一种类似于三国杀的游戏纸牌。他来咖啡馆,是想找人测试一下他的游戏,同时也找找投资人。

    事实上,这个主动跟他说话的中年男人,来这家咖啡馆的目的,就是要找“可以赚钱的好项目”。不过,揣着钱来的“天使”,并不看好这个一直独自玩纸牌的创业者。

    理由是,“他始终无法迈出这一步,大胆走到别人面前,推销他的产品。至少,他缺少一种勇气”。

    这个地方可以没有充足的暖气、合适的光照,但是绝不能没有强大的网络和足够的插线板

    近一两年,这家聚集了众多创业者的咖啡馆,名气变得越来越大,“几乎科技圈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与此同时,这里卖的咖啡,价格也在上涨。从开始的15元钱一杯,卖到现在的28元钱,逼近很多知名国际品牌咖啡店的价钱。

    不过,这家咖啡馆的常客,恐怕不会计较咖啡的价格,甚至可能并不太在意手里端着的东西是否好喝。

    有人说,每天弥漫在这家咖啡馆空气里的,除了摩卡和拿铁的气味,还有一种气息,来自这些创业者身上,那就是无法掩饰的野心。

    一个初次探访这家咖啡馆的人,进来坐下没多久,就开始感叹:“这个地方真像一个江湖,感觉人们都好牛啊,头衔都是‘C’字打头吧。”

    在这里创业的人,有的头衔已经带上字母“C”,比如某家网站的CEO(首席执行官)、COO(首席运营官),以及CTO(首席技术官)。或者,有的人正在努力让自己的“title”(头衔)和“C”字沾边儿。

    靠近咖啡馆门口的一面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招聘启事。有些招聘启事都省得打印,纯手工书写。那些趴在A4纸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大多在召唤一个牛气的技术合伙人,或者最有创意的运营官,往往也在宣告一个“有前途”的互联网产品,正在诞生中。

    如果有人突兀从某个角落里冒出来,主动向陌生人搭讪,并且兴致勃勃跟对方介绍自己“超牛”的创业项目,也并不奇怪。

    很多创业者不讳言,创业是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如果说不想挣钱,那就是虚伪”。

    在这个创业的江湖里,被奉为经典的财富故事是,YouTube网站创始人陈士骏20个月赚130亿元的传奇,李彦宏看到百度股价在纳斯达克一路狂飙时的泪流满面。

    两年前,在一家成熟互联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的段利军,辞职后去咖啡馆创业。周围人不理解,问他:“你为什么敢去创业呢?”

    “我没有车,没有房,也没有老婆。我一个月在公司挣个一两万,什么时候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出生于河北农村的段利军说。

    在发家致富的欲望驱动下,如同野草般在咖啡馆里拼命生长的的创业项目,大部分和互联网有关。不少野心勃勃的创业者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应该从这里挖出来。

    常年停留在这家咖啡馆的人,大概都无法想象,如果离开网络,他们是否还有勇气在这里待下去。在这个被他们视为乌托邦的地方,可以没有充足的暖气、合适的光照,以及舒适的桌椅,但是绝不能没有强大的网络和足够的插线板。

    于是,插线板的电源线缺乏审美地吊在半空中,而不是匍在地上,是为避免人们被繁杂的线路绊倒。靠近书架的角落里,一只大黑箱轰鸣着,里面摆着几台路由器,插满接口的网线像树枝一样凌乱伸展。

    在一些创业者看来,互联网的魔力,更多在于它可以制造快速致富的传奇。而真实的暴富故事,就诞生在这家咖啡馆里。几个玩比特币的人,在短短数月里晋升为“千万富翁”。

    数天前,“千万富翁”赵东和几个同伴,窝在咖啡馆的一间小屋的沙发里,嘴里叼着一根烟,手指头“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忙着被他们视为“金融革命”的比特币事业。作为这家咖啡馆的“老人”,赵东起初痴迷于搞“开源硬件”,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后来,他卖掉自己的部分股权和房子,重新找投资项目,其中就包括价格暴涨的比特币——一种复杂代码组成的“电子货币”。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特币和赵东的千万财富,都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但这不妨碍很多创业者羡慕这位个子不高的年轻富翁。有时,会有人黏在赵东身边,跟他开玩笑:“给我投资几个比特币?”

    不久前一个周五晚上,一场有关比特币的沙龙在咖啡馆里举行。挤在各个角落的人们,在吃掉了上百盒披萨饼和蛋挞之后,被主持人拉进一种热闹的氛围中。一位胖胖的男主持,在台上欢快地向众人提问:“大家猜猜,现在比特币的价格是多少呢?”随之,一个阿拉伯数字从屏幕里跳出来,现场掌声雷动。

    虽然大半个咖啡馆都沉浸在暄闹的海洋中,但还是有些人低着头,对着笔记本电脑,默默地修改着某款正在开发中的软件代码。

    即使身在“乌托邦”,也不是人人都沉浸在创业的快感中

    这家闻名中关村的咖啡馆周围,林立着很多高端大气的写字楼。有人从那些写字楼里义无反顾地出走,没过多久又骄傲地回去。只不过,他们从打工者,变成了老板。

    段利军就是这么“华丽丽”转身的。他离开那间咖啡馆,带着6个人的团队,搬进一个大堂里挂着水晶灯、摁电梯需要刷卡的写字楼里。

    他开发的一款手机游戏,用户量在短时间内暴增,宣告他的初始创业成功。如今,他坐在月租金1万元的高档写字楼里,有时会透过落地窗,向咖啡馆的方向张望一下。

    这样活生生的成功案例,激励着不少渴望“逆袭”的草根创业者。不过,另一种论调在创业圈里,也如同明镜一样高悬——“创业失败的几率是99%,成功的几率只有1%”,或者“创业成功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随口问问咖啡馆里的创业者,他们大多赞成这个令人失望的观点。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很固执地认为自己会是那个占据“1%”和“小概率事件”的人。

    “出来创业的人,多少会有一种赌徒的心理。”一位较早开始在咖啡馆“混”的创业者说。他叫刘辉,是圈子里的“老江湖”,人称“辉哥”。

    辉哥爱穿贴身的棉麻衣服,时常在人前炫耀自己的身材,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事实上,他最近有些焦虑,他创办的一家研制企业软件的公司,遭遇发展瓶颈,“从去年9月份开始,就没有收入了”。

    对于搞创业的人来说,一时间没有收入,甚至还倒贴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从韩国留学回来的周杰(化名),正在研发一款儿童教育发展评估软件。自打创业以来,“1年半都没有收入”。

    连续4个多月睡在朋友家客厅沙发上,但周杰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悲催”。同样,尽管遇到了结结实实的困难,辉哥还是会跟别人说“最近正在跟阿里巴巴谈收购”。

    有时,这里的创业者会无情地打击周围人,“你这个东西不靠谱嘛”。更多时候,他们会互相鼓励,“你这个项目听上去很不错”。来自同道中人的赞扬,像是一针兴奋剂。

    口上虽说“不悲催”,但是创业路上的绝望感,还是说来就来。去年,有一阵子,周杰的创业项目碰到难题,令他整个人都狂躁起来,“眼睛只能看到半张咖啡桌前的亮光,周围一片漆黑”。

    绝望至极,他抓起手机,跟自己的创业合伙人说:“我想死!”电话那边传来一句:“放屁!我正忙着呢。”接着,就断掉了。

    有时,创业的现实,相比于起初的幻想,确实令人很纠结。不久前,一个上海的创业者,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走进这个“乌托邦”。

    当她和别人聊起自己的创业经历,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这个30岁的姑娘,原本是上海的一名公务员,“从体制内走出来”,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儿童乐园。

    “起初想得很美好,办一个室内迪斯尼,还做了市场调查”。于是,她在银行贷了款,跟亲戚朋友借钱,甚至卖掉了车和房,不断往自己的梦想里投钱。

    但是,她被创业中各种“莫名其妙”的细节所缠绕。“以前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地应对别人”,如今她忙着往消防、工商、税务等各个部门跑。

    顾客挑刺,税务部门罚款,成本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打击接二连三,让她愁得“三天三夜都没合眼”。

    后来,当她听说北京有一家咖啡馆,被称为“创业者的天堂”,就立马买了机票,连着一个星期泡在咖啡馆里,“找点灵感和机会”。

    曾经壮志凌云的女创业者发现,即使身在“乌托邦”,也不是人人都沉浸在创业的快感中。比如,一个从建筑设计院辞职的80后男青年,满腹辛酸地感叹“创业就是撞墙”,连声后悔当年在机场看了马云的电视访谈,上了互联网这条“贼船”,却至今也赚不了大钱。

    这个远道而来的上海姑娘,最近也挺“纠结”,并且开始“怀疑人生”。有行业大佬劝她把店面转让,“赶紧收手”。但是,她又不甘心半途而废。或许,她更害怕的是重新回到“体制内”那种“机械刻板”的平淡生活。好在,她当初办的是停薪留职,仍然有回去的机会。

    有一种奋斗,连接起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爱迪生大街367号,与北京中关村海淀西大街36号

    在附近经营一家书店的张伟,过去从不光顾咖啡馆,最近倒成了这里的常客。他还记得,当初那块蓝色的咖啡馆招牌挂上墙时,很快就隐没在周围一片花花绿绿之中。

    就在短短两三年间,这家以创业为主题的咖啡馆越来越红火,它所在的街道却日渐萧条。这个名为海淀图书城步行街的地方,一直以来是北京传统图书业的重要集散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图书城。

    2006年,张伟在图书城“昊海楼”里租了一间店面,做起图书生意。那时,他赶上了海淀图书城发展的好光景。2005,在城市规划蓝图中,这里将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创意产业基地。为了匹配这个代表着产业转型的商业品牌,海淀区政府还对图书城进行了一番改造,给这条步行街装上夜景路灯,加了园林绿化,将街内店铺统一装修成灰色砖墙的北京风格。

    当年,这条被打造得很古朴但又追求现代化的步行街,吸引了很多创业者,他们在这里开书店、乐器店以及服装店,在墙上挂起花花绿绿的招牌。

    在张伟的记忆里,这条街上曾经人头攒动,年轻人爱在这里约会,书店里到处都是“充满书卷气”的面孔。数字显示,最繁华的时候,这条街上每日人流数可达到数十万。

    创业者之一的张伟,在这轮创业潮中赚到钱,买了车和房,在北京扎下根儿。

    但是,好景不算长,古朴建筑楼群里的大小书店,在和网络电商的拼杀中,“死掉很多”。

    那些花花绿绿的招牌,陆续从灰色砖墙上消失,有的干脆被扔在街角,和一些装修后被废弃的砖块木头堆在一起。雪芹书画社、向阳体育文化用品店等曾经“算有名气”的品牌,已成为这条街上的一段历史。

    这样的景象让张伟不免唏嘘感叹。如今最爱光顾书店的人,除了店铺老板,就是快递员。“最凄凉的是,店里一整天都不进顾客”。有的书店老板干脆将店铺改装成格子间,自己每天坐在电脑前,上网搞图书批发和零售。

    一到下午,整栋楼里几乎没有人声,只是像复读机一样,不断“播放”着快递员撕扯透明胶带时尖利的“哧哧”声。

    夜幕降临后,这里陷入一片沉寂,只有零零星星的身影闪进咖啡馆。整条街上,最大的光源就来自这家咖啡馆,灯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从半空中洒下来。

    曾经踌躇满志的张伟,站在昊海楼外面,一抬头就能看见那块蓝色的招牌,但是他一直“没有太在意”。到后来,他开始不解,为何好多书店开不下去了,一家咖啡馆里却人气兴旺。

    前不久,张伟终于走进了这家咖啡馆。他似乎解开了谜团。

    见证了一条街的兴衰两极,张伟逐渐明白,技术浪潮涌过来,“很多传统的东西,不顺应这个趋势,就可能被淘汰”。如今,他坐在咖啡馆里,最爱跟别人聊的话题是,“传统书店如何利用互联网转型和升级”。

    不过,张伟说,他不想放弃开书店。“搞科技的人,难道就不读书吗?如果这里以后发展成为创业大道,读书人应该更多啊!”

    这位资深的书商不赞成将传统书店全部请出这条街。他认为,“活下来的书店自有生存之道”。

    或者,他更留恋的是,他们这代人在这条街上的创业历程。

    “让我的传统书店转型和升级,也算是我的二次创业吧。”这个在北京创业将近10年的中年男人说。

    曾经的创业者,不经意间就会留下一些奋斗的印记。与这里——北京中关村海淀西大街36号,相隔16个时区的另一条街道——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爱迪生大街367号,正是一代美国创业者的记忆符号。

    2007年,那间诞生了惠普公司的车库入选“美国历史古迹”名录。“(惠普)车库的重要性,在于它所体现的创业精神。”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下属国家古迹注册处的历史学家这样表示。

    事实上,北京的这家咖啡馆,这个“创业乌托邦”,名字就叫做“车库咖啡”。

本报记者 陈璇文 郑萍萍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1月22日 12 版

在框框外撒点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