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下午第一节课开始还有10分钟,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小学六6班的冯飞扬已经端坐在教室里,拿出从图书馆借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和《宝葫芦的秘密》,安静地阅读起来。
和他一样,每天下午这个时候,几乎全校学生和教师都在看书,原本热闹喧嚣的校园一瞬间安静下来。发生在学校里的这一转变得益于该校发起的阅读创新项目——“石头汤阅读联盟”。
“这是一个旨在通过阅读活动深化学校阅读氛围、推广阅读理念的民间组织。”据屯溪路小学校长陈罡介绍,联盟由香港一家基金会和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小学、望湖小学等8所学校共同发起。自2012年3月启动以来,联盟迅速壮大,不仅包括公立小学,还囊括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和乡村学校,如今已有30所学校加入进来。
据了解,“石头汤”的名字来源于一个美国画家创作的绘本故事:一个村庄的村民因与三个外来的和尚一起分享“石头汤”,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石头汤阅读联盟的成立,与《石头汤》故事的寓意异曲同工,意味着分享阅读的快乐。”陈罡告诉记者,联盟成立的目的正是通过区域内的学校抱团,共同致力于阅读推广,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以前,家长和老师选书看重实用性、功利性,但这些书显然调不起孩子的兴趣。”阿甲是国内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也是《石头汤》的译者,他为联盟提供的第一块“石头”,便是详细的书单。
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根据规定,参加联盟的学校,每年只给每个班级统一配上一半的图书;另一半由学校拨付每个班1000元购书基金,由学生和教师、家长一起自行购买,将选择权还给学生。
“自去年始,联盟学校的图书都是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学校通过区政府统一招标的图书商自行采购,深受学生喜欢。”在望湖小学图书馆,校长胡冬梅随手拿起一本“绘图版”四大名著。“这种图文并茂的读本,远比纯文字的图书更受学生青睐。”据了解,包河区政府每年拨付学校的购书经费多达500多万元,其中有120多万元投入在阅读联盟项目上。
在联盟发起者看来,阅读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在胡冬梅的引领下,记者仔细打量这座小学图书馆,偌大的图书馆装饰前卫却不失童趣。
图书馆正中心是一颗空心大树,喜欢有自己空间的孩子们可以躲在树洞里舒适的沙发上阅读。树洞里有一张麻绳编制的大网,网上夹着各式各样的新书推荐。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爱的角落看书。
不仅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书,阅读也渗透到望湖小学校园文化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每周都有一节图书馆课。每天清晨,孩子们都要参加晨诵,诵读童诗、童谣、古诗经典。”胡冬梅说。
“每次来到学校,我就会觉得读书是最有趣的事情。”正在翻看《小屁孩日记》的于洋小朋友高兴地说。
“自联盟启动以来,孩子们读书兴趣的提升十分明显。”胡校长介绍,今年4月学校抽查发现,图书馆借阅量已经达到每天上百本书。
除了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组织相关教研活动,该联盟的另一重要活动便是每两个月一次的校长圆桌会议,通过会议达成共识。联盟除了规定各学校必须开设阅读课,还鼓励其申请阅读创新基金项目。其中,每个创新项目的基金上限为1000元,由校长圆桌会议审批。阅读联盟就像是一个阅读创新的孵化池,不到一年时间,“回收废纸换新书”、“亲子阅读存折”等29项创新基金项目就通过了圆桌会议的审批。
如今,联盟成员已有30多家。陈罡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和基金会联系,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教学生学会检索图书资源,排架,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检索图书资源,畅享读书的乐趣。”
通讯员 黄小健 本报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