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2月09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记者手记

方丽丽的笑与不笑

本报记者 黄丹羽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2月09日   03 版)

    娟秀的字迹,抄写了派出所、党政办电话和村干部的联络方式,贴在志愿者宿舍的床头。这间陈设简单的小屋,因为女孩子的细腻装点,多了几分温馨。

    隔壁就是活动室。方丽丽把墙上贴的照片一张张指给我看。“这就是小锐,你看,是不是很漂亮?”她笑着说,眼睛亮晶晶。

    初见面时,我刚做了自我介绍,她就叫起来:“咱们上次通过电话!”原来是一年前曾有过短暂交流,我几乎没了印象,她却一听我名字就想起来,笑得眼睛弯弯。

    这姑娘真爱笑。她讲考研失败误打误撞当了村官,笑。她讲第一次走进村委会看着破桌破椅破窗户直失望,笑。她讲自己听不懂巢湖方言,老百姓都不理她,笑。她讲寂寞难耐甚至怀疑自己在浪费青春,还是笑。

    直到讲起因为父母离异而失去快乐的孩子,她不笑了。

    她搬出一大摞文件夹和笔记本。给家长的信、备课笔记、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留守儿童资料——这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留守儿童资料,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性格、优缺点、爱好、特长、薄弱科目、在活动中的表现……

    也许因为自己也曾是个留守儿童,她格外懂得这些孩子。所以她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可是,像她这样温柔纤弱的女孩子,是怎么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孤军奋战,建起这个远近闻名的活动室?

    她又笑:“我不是一个人啊。”母校的老师、同学,村干部和乡亲们,网络上的热心人,各级组织部门和团委,都是她的“盟军”。她认真细数着帮助过她的人,这些内容稿子里用不着,可我不忍心打断她。记得别人的帮助,并且懂得感恩,这一点不是所有得到过帮助的人都做得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此时回忆她的笑容,我想起了这句话。

    相关文章:

    方丽丽:因为曾经留守 甘心服务留守

变淡的“年味”如何浓起来
郎咸平:让社会自我治理充满活力
县处级干部成为舆情高关注群体
方丽丽:因为曾经留守 甘心服务留守
方丽丽的笑与不笑
广东惠州:镇属事业单位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
北京海淀:多渠道做好大学生村官宣传工作
北京平谷大学生村官深山办“春晚”
湖南花垣县大学生村官服务队获“省优”
人行陕西勉县支行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信贷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