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民警黎定琦中等个头,沉默时目光流露出淡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认真坚定。人们很难想到看上去与常人无异的黎定琦双眼近乎失明,更难想象受伤后的他在刑侦一线一干又是15年。
1999年,黎定琦在与持枪劫匪的战斗中,不幸被拒捕的劫匪开枪击中头部和胸部,导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仅剩0.02。半米之远,他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现在他的两眼和胸部还残留有十多粒铁砂枪弹无法取出。
次年10月,经过6次大手术后的黎定琦重新恢复工作。考虑到身体原因,海南省昌江县决定将他调离刑警大队教导员岗位,安排在指挥中心工作,职位和工资各升一级。
接到新任命后黎定琦急了:“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救了我的命,现在却让我坐在办公室干接电话的活,我心里不安。职位待遇我都不要,我还是要干刑警。如果认为我当教导员不称职,就把我撤了,我当一名普通刑警。”
上班后的黎定琦从不把自己当成“特残”人物,与其他同事一样摸爬滚打,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
右眼失明使黎定琦丧失了平衡机能,走起路来有些摇晃。为了尽快恢复以前的工作状态,黎定琦拼命用心、用脑去适应周边的环境,自己坚持摸索走路,总结出了一套“听、闻、问、摸”的工作方法。黎定琦不仅记住了从家里到办公室的131个台阶,还能辨别出他见过的每个人的声音,只要一听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为了看清一点东西,黎定琦要戴上高度近视眼镜,再加上一个高倍放大镜。
局里的晨操活动,黎定琦虽不能参加训练,但他仍坚持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训练场,听同事们训练的声音。“同事们的语言就是我的眼睛”。
进村走访时,黎定琦靠模模糊糊地“看”着、感觉着同事肩头的影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夜里在野外蹲守,黎定琦一样参加。
法医出身的黎定琦视力受损后,基本是趴在尸体上观察。凭着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黎定琦依靠使用放大镜,双手抚摸,向助手询问等方式,做到判断准确无误。
经过长期训练,黎定琦还可以通过摸手辨认出熟悉的同事。侦查破案经常在夜间进行,周围一片漆黑,道路崎岖不平,黎定琦经常在其他民警的牵扶下亲临现场指挥。刑警大队的几名青年民警常常轮流拉黎定琦的手。到后来,他一接触民警的手,就能很快辨别出是谁。
问黎定琦为什么非要在一线当刑警,黎定琦说:“一想到受害群众的悲伤面孔,我就什么困难也不在乎了。”在基层走访中,黎定琦经常跟民警在一起座谈,不仅谈业务,也常谈怎样当警察,当什么样的警察。黎定琦说:“一名民警千万不要贪图小利丧失操守。”
“他虽然看不见,但能‘闻’得到。他特殊的瞬间嗅觉来自高度的责任感。”昌江县公安局局长麦宏章觉得,黎定琦是一块干刑警的好料。
2006年4月14日,昌江县海尾镇南罗村发现一具尸体。这具尸体被搬动过,不是第一现场,人已经死亡10天。黎定琦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交锋,毫无进展,只好放他回去。当时已是夜里11点多,黎定琦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你走的方向反了,你家在那边。犯罪嫌疑人说要去歌舞厅,而村里的歌舞厅11点已关门。黎定琦就从这一句话里找到破绽,侦破了案件。
“心中有群众,就会有无穷的动力。”黎定琦在工作中常说。
2008年到2011年,海南省重点水利项目大广坝二期工程在昌江县进入建设阶段,但是施工受到部分被征地村民的干扰。为了解决问题,黎定琦来到地处偏远的辖区派出所,一住就是两个月。黎定琦一方面认真听取村民们的合理诉求,一方面四处奔波积极协调。最终,他为村民协调解决了征地款的问题,曾经带头阻止施工的村民也转变为工地服务的带头人。
从警26年来,黎定琦检验过300多具尸体,出具的尸检报告无一例差错。2006年,昌江县公安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二级刑事科学技术室”,是当时全省唯一通过这个级别的县级单位。
本报海口2月9日电
本报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王尤龙